和小室韻
一味伽那已默傳,隨機任運且忘年。
翻經不落摩騰后,成佛仍居謝客前。
教海就舟方見圣,宗門得髄始通禪。
蕭齋一炷寒沈水,了盡因緣與自然。
一味伽那已默傳,隨機任運且忘年。
翻經不落摩騰后,成佛仍居謝客前。
教海就舟方見圣,宗門得髄始通禪。
蕭齋一炷寒沈水,了盡因緣與自然。
僅靠一味伽那香便已默默傳承佛法,順應機緣、任其自然,暫且忘卻歲月。翻譯佛經的成就不落在摩騰之后,成佛的境界還在謝靈運之前。在佛教的大海中登上法船才能見到圣道,在禪宗里領悟精髓才能通達禪理。在幽靜的書齋中點燃一炷沉香,了卻所有的因緣和自然之事。
伽那:即伽南香,一種名貴的香,在佛教中常作為供佛之物。
隨機任運:順應機緣,任其自然發(fā)展。忘年:忘卻歲月,指超脫世俗的時間觀念。
翻經:翻譯佛經。摩騰:指攝摩騰,東漢時來中國的西域高僧,與竺法蘭一起翻譯了《四十二章經》。
謝客:指謝靈運,他信仰佛教,有較高的佛學造詣。
教海:佛教教義如大海般廣闊,故稱教海。就舟:登上船,比喻借助佛法修行。
宗門:指禪宗。得髄:領悟禪宗的精髓。
蕭齋:指書齋。沈水:即沉香。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寧靜、專注于佛法修行的環(huán)境中。當時佛教在中國可能有一定的發(fā)展和影響,詩人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佛法的感悟和修行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佛法的虔誠和修行的感悟。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意,用典巧妙,對仗工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對于研究佛教文化和禪意詩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林下風流在,多能盡不如。桃花曹氏畫,萱草薛濤書。扇作乘鸞罷,裙裁化蝶馀。墨香多素練,麗句數行疏。
苑昨甘泉暮,山橋水四通。妝殘梳更綠,花擲泛猶紅。香霧迷樓閣,春心結螮蝀。六朝有脂粉,亦付一流中。
靈州城下柳,多被官軍竊。猶馀拂地條,更苦行人折。無復眼窺春,不見花飛雪。今君赴玉關,將何贈離別。
誰共登臨醉夕暉,宦情蕭索賞心微。黃花已負尊前約,紅葉偏愁客里飛。但喜新詩能寄遠,不妨游子未言歸。吟馀獨酌杯中酒,漫憶人間復授衣。
風光欲勁嶺頭梅,至日先旬誕日來。弦管暫調寬老病,詩章頻到愧英才。官拋廩祿馀無累,路辟蓁蕪卻有媒。壽域燕閑非偶爾,鄰如裘仲婦如萊。
荊棘叢中,幽芳旖旎。甘露門開,聞薰隨喜。
激激復瀺灂,戛石撥清響。玎玲逼碎玉,高格非俗賞。迂曲歌阡陌,一懷滋蒼莽。我聞生愧怍,我思生悵惘。汝清洗我濁,躬身掬一掌。若似爾漣漣,茲世無他想。
淫浸秋潦壞垂成,忍聽閭閻愁嘆聲。撫字催科勞更拙,欲逃吏責負斯銘。
鳳凰臺上草如煙,兩兩紅妝嬌可憐。笑折桃花翻彩袖,醉攀楊柳落金鈿。
何意中興日,天摧柱石臣。精靈懸海岳,部曲哭荊榛。才大逢時屈,功高獲謗頻。那堪玄兔塞,忽度白雞辰。戰(zhàn)伐誰能計,艱危獨致身。冰霜勞節(jié)制,南北識經綸。疏草神應護,詞華眾所珍。漢庭期聽履,周道憶埋輪。寵辱孤忠在,威棱百代伸。雷霆余往歲,雨露轉成春。力挾圣圖遠,名依帝澤新。紫泥多慰藉,黃壤詎沉淪。墮淚隨編簡,銜恩起縉紳。伊周思繼躅,方召愿為鄰。舊事紛凄愴,浮生極苦辛。承家還鸑鷟,開閣且麒麟。孝理封章上,儀刑率土濱。予慚五兵后,幸竊一廛親。井邑看猶頌,韜鈐信絕倫。是非今已定,社稷恨堪陳??拖绿K臺鶴,歌傳蒿里人。佳城不可即,愁思附青蘋。
江上寒山高翠屏,江中流水去滄溟。江南物候冬猶暖,江樹風霜葉自青。
萬里從戎赴朔屯,新秋騎服雜涼溫。南人煤火滿京國,東道高牙壁蘇門。貂賤不妨吹季子,劍長久巳識王孫。客中如此良堪住,枉說風沙晝夜昏。
洛陽大道中,佳麗實無比。燕裙傍日開,趙帶隨風靡。領上蒲萄繡,腰中合歡綺。佳人殊未來,薄暮空徙倚。
歸棹將秋色,三湘是勝游。灣回仍小嶼,灘過盡平流。臨水聞僧磬,隈巖隱釣舟。江頭每佳處,沽酒小夷猶?;湟品交?,丁寧莫損殘。待逢春氣暖,開與后人看。酒任隨車載,詩從就柱刊。料應吟賞處,說著種時難。栽樹未花開,其如行色催。遙憐今歲雪,誰看一庭梅。馀俸刊詩卷,歸程賣酒杯。輕舟下灘穩(wěn),鷗鷺莫驚猜。
淡煙如夢罨重帷,樓外晴絲與淚吹。判得鶯花笑憔悴,不能輕薄學楊枝。何須鶯語喚春回,濃綠眉痕展不開。多謝伴愁梁上燕,只將孤影入樓來。羅衾自壘怯新涼,無寐偏憐夜未央。生死樓前十年事,砌蛩簾月細思量。照心殘焰見床空,死憶分明夢不通。才到四更窗外白,峭寒輕絮一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