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道
洛陽大道中,佳麗實無比。燕裙傍日開,趙帶隨風靡。領上蒲萄繡,腰中合歡綺。佳人殊未來,薄暮空徙倚。
洛陽大道中,佳麗實無比。燕裙傍日開,趙帶隨風靡。領上蒲萄繡,腰中合歡綺。佳人殊未來,薄暮空徙倚。
沁園春雪蔣山青,二十五齡一歲星。天以鄒陽繼鄒衍,史傳孫武即孫臏。胸中早有辯證法,舌底猶翻花樣經。手捏窩窩成話本,猴豬兔馬又沙僧。
承明通佚老,仁智遠歸居。門下無留客,燈前不廢書。舞筵交履舄,倚杖及田廬。以此為家事,忘年八十馀。
風霜一雁叫,燈火幾人歸。獨倚高樓望,繁星忽滿衣。難將歌吹遣,端與性情違。此際嗟生事,高吟未免饑。
巢許高風未可論,臨江一漱洗乾坤。蘆臺半落西江水,草閣長開北海尊。自有一絲抉漢鼎,遙知五柳是陶門。興來欲鼓山陰棹,明月清風幾斷魂。
形骸放浪聊乘化,千載風流晉右軍。我亦詠觴同一致,公然山水竟平分。偶逢令節陪時彥,得與清流挹古芬。不管蒼生霖雨事,招邀謝傅與同群。
十載家園逸,世途復苦人。鷗群才別主,草色似迎賓。清夜聯輕舫,和風拂角巾。萊山回首處,漸覺隔飛塵。
淩敲臺上石零丁,露草骨絲蟲亂鳴。獨有東山無改換,幾番冷眼看升平。
瑤想華因第幾天。畫眉最著有情禪。青銅影底賺嬋媛。佳致鏤冰工韻勝,慧心拗鐵見芳堅。江南春好又經年。
誰憐嬌小好腰支,老大而今莫那伊。太守風流未應淺,更教多唱楚人辭。
綠枝丹葉未春回,生色潛隨采筆開。欲伴高文歸大冊,道山延閣小蓬萊。
磬口檀心紫暈重,繁香微泄繡簾風。照花休用添紅燭,卻怕輕明暖易融。賦得姿容類至中,哨枝宿葉又春風。品題雖入江梅譜,可惜名同韻不同。
剎剎西來意,塵塵古佛心。眉毛為道侶,鼻孔作知音。借問牛頭何處去,銜花幽鳥杳難尋。
偶作山行只杖藜,歸逢寒日下山時。與僧并立看紅樹,忽有鶴來棲樹枝。
只有兩旬別,渾如送遠心。把持不忍去,直到日西沉。
綠竹繞江江水流,朝朝暮暮只如秋。不知世有炎涼意,好鳥幽棲在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