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至襄陵二首 其一
西風寥栗不須悲,云日輕明政自奇。
遠岸綠飄梧槭槭,疏林紅露棗離離。
味廽新醑愁眉破,涼入單紈病骨知。
試問夜窗燈火讀,何知蚊蚋撲緣時。
西風寥栗不須悲,云日輕明政自奇。
遠岸綠飄梧槭槭,疏林紅露棗離離。
味廽新醑愁眉破,涼入單紈病骨知。
試問夜窗燈火讀,何知蚊蚋撲緣時。
不必為蕭瑟的西風而悲傷,云淡日明的景象本就奇特。遠處岸邊,綠色的梧桐葉颯颯飄落;稀疏的樹林里,紅彤彤的棗子掛滿枝頭。新釀美酒的滋味讓我愁眉舒展,涼氣透入單衣,連病弱的身體都感受到了。試問在夜晚窗下挑燈讀書時,哪里還記得蚊蟲撲身的日子呢。
寥栗:形容西風蕭瑟。
政:通“正”,正是。
槭槭:風吹樹葉的聲音。
離離:果實累累的樣子。
醑:美酒。
單紈:薄綢衣服。
蚋:一種小飛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是秋季,詩人可能在旅途中將至襄陵,此時身體或許略有不適,但看到秋景后心境發生變化,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秋季的心境轉變,從憂愁到豁達。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非佛非仙,亦非儒者。
硉硉矹矹,名滿天下。
孰貌其真,非真非假。
讀東坡詩,乃識此畫。
泮水橋邊不記年,后來誰復敢爭先。
襄陽耆舊今無在,江左風流寂不傳。
窮巷閉門佳客至,新詩照壁夜光懸。
未應晚節嗟流滯,三子青袍慰眼前。
誰令孤鷕遂專埸,翦迭籠中看鳥翔。
文章正坐虎毛柄,鎩羽一落千丈強。
翠翎低摧少顏色,奇禍非汝能遮防。
匆匆應媒莫浪出,尊拳毒手正交相。
百花狼藉點青苔,始見酴醿爛漫開。
虢國朝天嫌粉污,唐昌夜月恐仙來。
寒梅勝韻聊堪友,秾李凡姿詎敢陪。
便欲乘風凌倒影,醉尋香徑上瑤臺。
潭潭云幕垂,杪樹秋磬發。
飛仙駕青鸞,通籍在金闕。
遙見切云冠,尚想凌波襪。
殷勤小梅花,獨照黃昏月。
生綃濕香霧,翠袖卷煙雪。
忽然東風惡,一夜吹石裂。
季子過徐因掛劍,吾詩似劍敢欺徐。
才華本自輕場屋,詁訓猶堪授里閭。
踏雪打門人問字,載殽從學酒盈車。
兒童誦得平生賦,不是兔園遺下書。
塵漲迷三鹿,桑枯厭八蠶。
征心渾不見,問疾有誰堪。
坐待成風斵,應須立雪參。
欽聞第一義,細說后三三。
于嗟道力淺,日恐世緣熟。
身雖走朝市,夢輒在巖麓。
歸來濯塵纓,筑室淺流瀑。
簷宿謫仙云,徑荒陶令菊。
吟哦格調古,衛養神氣肅。
遐觀狹宇宙,幽討遍山谷。
林泉無俗韻,松檜有清馥。
悠然夢幻身,忍把利名束。
吾人蘊長才,未肯策高足。
朅來金溪上,共奏紫芝曲。
永結忘形交,何須醉醽醁。
沙際漾淺碧,竹外欹深紅。
晨光發秾麗,醉臉酣春融。
歡華不滿眼,榮悴一日中。
娟娟泣朝露,槭槭隕夕風。
顧我非靈仙,丹砂駐君容。
舉酒酹其根,明年何處逢。
秦俗自擊缶,齊人善吹竽。
寧聞牛角鬬,莫奏鳯將雛。
獨唱誰能曉,彌天和欲無。
中郎非俚耳,為斵爨中枯。
阿香推雷車,躡云捕黃蛇。
打頭風似箭,注面雨如麻。
篙師不改色,移舟并蒼霞。
結纜系桑本,小定起復挐。
畏途失九折,迷津悟三叉。
誰知一笑中,平地有褒斜。
露蓋青相倚,云屏翠作圍。
石泉鳴牛枕,逕蘇上春衣。
井遂登晨汲,庖煙起夕霏。
浮生眠食耳,終不羨輕肥。
鄒郎英妙知名久,筆端自有談天口。
客舍相逢一尊酒,眾星錯落見箕斗。
高論欲追牛馬走,長劍忽作蛟龍吼。
余子碌碌那得交,江夏無雙亦其偶。
我觀二妙屠龍手,青紫紛紛何足取。
他年要作中興碑,大字磨崖繼聱叟。
碧瘦峨千疊,清深漲一篙。
紅輕花似肉,綠細柳如繰。
句好無強對,神超有獨遨。
葦間青篛笠,仿佛見秦逃。
跳波觸石喧,古木抱崖擁。
老蛟壓泥蟠,一笑作潭洞。
孤峰起崷崒,哀壑浩呼洶。
腥風噤蛙淫,凍雨落毛氄。
凜凜白晝寒,瘴髪立盡聳。
旱氣曛日黃,縮爪但陰拱。
悠然四大海,歛此一毛孔。
安得化為霖,蕙葉有光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