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釋迦像并十八羅漢贊 第十七難提蜜多羅慶友尊者
風度凝遠,支頤而倦。
看此寶塔,至身出現。
戲蠻弄毬,引此穉獸。
萬用不藏,如日之晝。
風度凝遠,支頤而倦。
看此寶塔,至身出現。
戲蠻弄毬,引此穉獸。
萬用不藏,如日之晝。
尊者風度沉穩悠遠,手托臉頰似顯疲倦??粗@座寶塔,自身法相顯現。逗弄著蠻人和球,牽引著這幼獸。萬物都不隱藏,就像白晝的太陽一樣。
凝遠:沉穩悠遠。
支頤:手托臉頰。
穉獸:幼獸,穉同“稚”。
萬用:萬物。
此贊可能是作者在創作繡釋迦像及十八羅漢繡品時,為第十七尊難提蜜多羅慶友尊者所作。當時佛教文化盛行,人們通過繡像、作贊等方式表達對佛教尊者的崇敬。作者可能在創作過程中,依據對尊者的想象和理解,描繪其形象與神態。
這首贊文主旨是贊美難提蜜多羅慶友尊者的風度與形象。其突出特點是生動描繪尊者的神態動作,展現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佛教文化及相關藝術創作提供了資料。
正午風色高,遂泊蒼溪縣。層崖抱林木,有寺藏蔥蒨。
出船步危磴,蔭密頗縈轉。上到金仙家,緣空列臺殿。
修篁掛懸溜,坐覺炎暑變。老僧曉經論,言語何貫穿。
引我上高閣,闌干俯江面。寥寥百里內,山水盡奇觀。
誰謂羈旅中,所見皆所愿。汀洲白鳥聚,井邑青煙散。
樂此暮忘歸,疏鐘起巖畔。徙倚下松門,尚怪舟人喚。
應為開門近太清,故攜歌管逐雙旌。
酒逢歡后寧論量,語到真時不屬情。
木葉吟風千籟作,菊叢含雨萬珠明。
知公幾案常豐暇,詩思如泉日夜生。
將相身榮大耋年,高懷先到碧嵩前。
牙兵不用驅雙節,神物應須護兩舷。
錦段已傳佳句麗,絲頭無復世情牽。
華顛學士聆風喜,歸思如今已浩然。
枕帶縈春思,窗紗漏曉光。
蟏蛸傷遠別,??鴂感流芳。
妝匣蒸殘粉,薰爐試舊香。
洞房燈燭外,只有夢悠揚。
一別江梅十度花,相逢重為講胡麻。
火鈴未降真君宅,金鈕曾盟太帝家。
道氣滿簪凝綠髪,神光飛鼎護黃芽。
青騾不肯留歸馭,又入無為咽曉霞。
蜀江之東山色盡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煙云光潤若洗濯,澗谷玲瓏如刻畫。
我聞神仙草藥不在凡土生,是中當有靈苗異卉之根莖。果然人言所出山芋為第一,西南諸郡有者皆虛名。
就中唐福眾稱賞,肥實甘香天所養。有時巖頭倒垂三尺壯士臂,忽然洞口直舉一合仙人掌。
土人入冬農事閑,千篝萬鍤來此山??蓱z所鬻不甚貴,著價即售曾不慳。
往年子瞻為余說,言君所部之內此物尤奇絕。后復寄書勸我當餌之,滿紙親題華岳先生訣。
予因購之不惜錢,依方服餌將二年。其功神圣久乃覺,筋牢體溢支節堅。
自問丹霄幾時上,早生兩翅教高飏。塵世如帤不可居,待看鴻蒙對云將。
此草有奇效,嘗聞于習之。陵陽亦舊產,其地尤所宜。
翠蔓走巖壁,芳叢蔚參差。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
??之高秋后,氣味乃不虧。斷以苦竹刀,蒸曝凡九為。
夾羅下香屑,石密相和治。入臼杵萬過,盈盤走累累。
日進豈厭屢,初若無所滋。漸久覺膚革,鮮潤如凝脂。
既已須髪換,白者無一絲。耳目固聰明,步履欲走馳。
十年親友別,忽見皆生疑。問胡得爾術,容貌曾莫衰。
為之講靈苗,不為世俗知。蓋以多見賤,蓬藋同一虧。
君如聽予服,此語不敢欺。勿信柳子厚,但夸仙靈脾。
陵陽官居遇久旱,發喘渾如起新病。
已驚赤日晨可畏,更恨炎風午尤盛。
徒嗟禾黍盡焦落,無奈蠅虻轉豪橫。
安得神龍駕九霄,大霔滿傾如倒井。
官冷身閑百不營,一時高會得耆英。
杯心酒氣兼香重,池面水華共月清。
鐵騎忽從弦上出,水龍爭向笛中鳴。
白頭學士耽禪習,未免詩魔攪道情。
桂陽有仙人,姓成名武丁。胡為墮人世,人惟識其形。
一日語其弟,吾將返青冥。乃曰此七夕,上天呼群靈。
織女欲渡河,暫詣牽牛星。諸仙盡還宮,天路羅云??。
吾亦向祈召,當往不得停。弟問何時還,答云三千齡。
明日失丁在,恍惚迷所經。后世凡此節,兒女喧家庭。
縱橫具針縷,花果排甘馨。貪巧但云得,欲寐曾莫寧。
俗尚每怪妄,吾言誰見聽。
立政追王體,修文邁古風。
漢儀遵別廟,堂典備新宮。
卻號追前美,更元記屢豐。
龍髯攀不得,號絕抱遺弓。
往年曾憶過長安,短紙書名詣門下。君時延我坐終日,灑掃東軒留看畫。
橫圖巨軸不知數,但見匣中時一把。甲猶未竟乙復作,門類著番開滿架。
使人嘆羨不能已,只恨有門歸隔夜。歸來兀坐想精絕,念此榮觀若為謝。
就中寒林兩大幅,此物世間誰敢價。倏然一別十五載,常向人前盛夸詫。
因君奉使臨敝邑,見先問此余不暇。君能為我再講說,座上不容人俗話。
如君所蓄更誰有,有亦未能無笑罵。況君累世盡清職,摹本敢來前弄詐。
君今還省正擢用,異日須求作鄰舍。峨巾曳屨日相謁,更欲重煩開幾帊。
待尋前輩用心處,款曲應須頻假借。每廚閱訖當便還,不敢奉欺言羽化。
杳杳堂何者,余常此養愚。
放身依曲幾,忘慮若枯株。
莊老題書冊,喬松列畫圖。
客來休見問,非爾識于于。
朧朧玉魄沉霄彩,蔌蔌瑤花破曉陰。
和氣所蒸緣異政,豐年之兆慰群心。
畫樓卷白歡聲洽,游騎障泥樂意深。
太守安閑民訟息,錦城無限好園林。
師今鹿門去,正此冒炎曦。
野店乞晨饌,亂山吟古詩。
問程行幾日,覽景立多時。
我有懷賢意,憑看墮淚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