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庵生辰十一首 其一
今年十月十六日,老漢行藏世不知。
石女夢中無死地,空花落后記生時。
無聲三昧重聞舉,入骨風流說向誰。
妙葉當機休擬議,電光翻影不容追。
今年十月十六日,老漢行藏世不知。
石女夢中無死地,空花落后記生時。
無聲三昧重聞舉,入骨風流說向誰。
妙葉當機休擬議,電光翻影不容追。
今年十月十六日,這位老者的行蹤世人都不了解。就像石女在夢中不會有死亡之地,虛幻的花朵凋謝后才記起出生之時。無聲的禪定法門再次被提起,這深入骨髓的風流韻致又能說給誰聽呢。奇妙的機緣當前不要去揣測思量,就像閃電光影轉瞬即逝不容去追。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石女:不能生育的女子,這里有虛幻、不真實之意。
空花:佛教用語,指虛幻不實的景象。
無聲三昧:佛教術語,指一種超越言語、寂靜的禪定境界。
當機:指面臨時機、機緣。
此詩為云庵生辰所作,云庵是佛教僧人,從詩中充滿佛教術語來看,創作于佛教修行、交流的環境中,詩人可能在禪修感悟中為云庵生辰而作,表達對禪理的思考和對云庵的祝福等心境。
這首詩主旨圍繞禪理展開,通過一系列意象和佛教術語闡述禪悟境界。其特點是充滿玄奧的禪意,語言獨特。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佛教文化與文學融合的創作風格。
老作叢林是趙州,
兩拳提起不輕酬。
無星秤在當人手,
斤兩都盧在里頭。
閑卻靈和,系情碧浪,離枝都成飛絮。冷燕泥歸,荒江萍碎,零亂東風不語。過了清明節,已三月、煙花誰主。故人今夕重逢,小樓深夜春雨。
迢遞天南夢斷,吹酒旗十里,輝映金縷。翠幕輕遮,龍池在望,裊娜幾家兒女。空綰同心結,算只有、游蜂無數。白李夭桃,相憐拋擲何處。
入門檐鳥亂,紅葉照青衫。童子初弛笈,花驄乍解銜。
甕頭傾滟瀲,卷里出巉巖。屢眄跫音至,秋來信幾緘。
側帽花垂髻,翻杯酒污衫。騷壇為佐領,曲部是兼銜。
話久風掀席,思奇筍出巖。半宵酬和語,題滿一封緘。
小仄呼藤杖,微喧去皂衫。花頭當檻落,鳥影入杯銜。
對口浮三爵,他時老一巖。暫來猶有禁,佛語口須緘。
和歌曾傍酒人游,
不為攢眉入社愁。
堪笑吾家癯叔子,
禪時猶號醉鄉侯。
掩抑危弦咽又通,
朔云邊月想朦朧。
當時誰佩將軍印,
長使蛾眉怨不窮。
英風凜冽赤心存,皖伯臺前廟貌尊。
七載孤城余戰血,千秋祀典慰忠魂。
寒森墓道松楸老,聲咽江流草木昏。
請向大觀亭畔看,一池清潔水常溫。
枯莽委巖趾,槁籜隕林梢。高下雖殊科,零落固同朝。
念我非金石,胡為長郁陶。人生本物旅,大化誰能超。以此慰我懷,援筆成長謠。
耀靈馳西陸,少昊司秋節。翩翩野藿飛,澄澄寒潭潔。
我生多艱虞,覽物難為悅。時往若馳波,一逝不可輟。
來憂如循環,百轉還相結。御風傷绤絺,卒歲無衣褐。
徘徊終何之,對影惟明月。
風月懸知非俗物,
與梅相對卻成三。
是中故有無窮意,
曲幾團蒲須細參。
古筑危懸砌草濃,
女墻如齒寫群峰。
昨宵塞雨連湖急,
十里青山走白龍。
葛嶺人家抱樸翁,鶯啼燕語正東風。帝城只在湖邊畔,都付傷春病酒中。
南屏山下小園東,便做遷居也不同。昨日晴和今日雨,幽懷何地不春風。
隔岸蘆招手,沿溪柳拜人。
兩庾黃竹路,水齧白沙津。
柳絲何意。葉葉閑垂地。
收拾春光都是你。可是新愁不系。
板橋云外啼鶯。斜陽掩映蓑城。
不愿生同飛絮,如何死化浮萍。
耳鳴不是聞鼙鐸,鈴聲晚來凄警。古堠煙寒,空槽月落,一片宮商相應。清圓入聽。更似怨如愁,助人銷凝。夜雨唐宮,千年恨事劫灰冷。
花叢舊游堪憶,綰風絨索動,香夢初醒。鸚母簾前,猧兒帳底,不是者般情景。千回記省。問飄蕩行蹤,甚時方定。伴我心旌,共搖春夜永。
詩教貴溫柔,平淡理自得。
紛紛媚學徒,組綴間黃白。
夏韶閟希音,齊竽聲正激。
聾俗詎易聰,徒為師曠惜。
忍向父母墓,前頭裸袒耕。
農時每束帶,猶自泣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