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節序重重過,京華物物新。
安排黍生角,粧點艾為神。
窮衖無來客,他鄉有故人。
揮毫非楚些,誰與吊靈均。
節序重重過,京華物物新。
安排黍生角,粧點艾為神。
窮衖無來客,他鄉有故人。
揮毫非楚些,誰與吊靈均。
節日一個接著一個過去,京城的一切都煥然一新。人們準備好有角的粽子,把艾草裝扮成具有神力的模樣。偏僻的小巷沒有客人來訪,在他鄉卻有老朋友。我揮筆寫詩,卻不是像《楚辭·招魂》那樣的祭文,又有誰和我一起憑吊屈原呢?
節序:節日的順序。
京華:京城。
黍生角:指粽子,古時用黍米包成有角的形狀。
粧點:裝飾。艾為神:端午有掛艾草辟邪的習俗,把艾草當作具有神力的東西。
窮衖:偏僻的小巷。衖,同“巷”。
楚些:《楚辭·招魂》句尾多用“些”字,后稱哀吊之辭為“楚些”。
靈均:屈原的字,這里代指屈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京華”“他鄉”可知,詩人身處京城,卻以異鄉人的身份度過端午。當時端午是重要節日,有包粽子、掛艾草等習俗,詩人或許因仕途不順、漂泊在外,在節日時更感孤獨,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端午佳節抒發孤獨與對屈原的緬懷。其特點是將節日的熱鬧與自身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節日習俗和文人的情感。
春風一夜吹江色,
千里細煙生亂碧。
草芽纖細遍金陵,
古石苔荒江令宅。
青帝所宅震位崇,巖巖氣象凌華嵩。陰陽闔辟割昏曉,富媼孕碧延嵱嵷。
雕鐫造化青未了,紫翠變滅東海東。博平樓觀屹然向,妙構不數般倕工。
枌橑高矗碝磩鏤,瓊榱丹栱真珠櫳。扶桑雞唱靈景曜,瀛壖燭照炮朣朧。
扉明玉女望窈窕,榜題韋誕驚心忡。不聞華鯨吼午夜,仰見鐵鳳騫晨風。
想象俯瞰煙九點,徂徠鳧繹培塿封。詎知坤軸郁靈脈,岱宗一氣開鴻濛。
泬寥穹宇睇莫極,我來正值鶉火中。魚鱗掃盡鳥革現,苦思楖栗梯長空。
艨艟遮道吏卒守,可望難即壺嶠同。蕊珠閬苑豈易到,聲聞咳唾金天通。
幾年奔走困塵壒,襟懷茅塞嗤吳蒙。會須振袂躡絕頂,屏除六鑿吞長虹。
昨者防秋駐河上,呂梁直下驚濤洪。其魚雖免灑沈嘆,寘薪湛璧終無功。
量移江左督輸轉,豈有籌策追牟融。垂魚依舊窈光寵,天之施我祿已豐。
蟻臣虱處愧無狀,欲排閶闔舒深衷。長風引去又解纜,夢魂常繞清虛宮。
信陵能折節,四體詎無骨。
樂與毛薛游,中誠為之竭。
天道直如弦,相逢且自前。
昔為貴公子,今為被褐賢。
天爵固恒在,龍性非爾便。
長劍當年,敲碎唾壺,豪氣都無千古。便黯淡青衫,壯懷如故。酒醒偏憐短鬢,漸鏡里、霜痕驚秋絮。家山何在,杜鵑喚徹,不如歸去。
遲暮。尚羈旅。又賃廡人孤,病愁爭主。漫證破情禪,藥爐茶杵。我有新篘遲爾,且醉聽、檀槽歌金縷。更莫詠、卻瘧花卿,舊日草堂詩句。
傲倪薊門下,重逢感慨多。
奏書君未遇,彈鋏我能歌。
魏闕頻車轂,江鄉有薜蘿。
壚頭堪醉否,容易隔山河。
早起黃田驛,家鄉路尚遙。
客船穿石眼,秋露濕山腰。
灘險波平岸,村深柳隔橋。
不知高閣上,清管為誰調。
天安門上閱兵來,萬馬無聲紫禁開。九派龍蛇將起陸,一時鷹犬亦登臺。秋風故國驚華發,落日昆池話劫灰。莫說當涂能代漢,本初健者是粗才。
回首金陵一戰平,孫黃功罪漫譏評。國魂飄蕩天難問,民氣摧殘世莫爭。不分英雄多失勢,遂令豎子竟成名。西林亦有南洲望,獨向蠻荒老淚橫。
亂世人才本最難,沐猴終讓楚人冠。三章約法翻新樣,九品威儀復舊官。白馬西來山已塹,黑龍北徙海生瀾。試看周召共和史,生恐鴟鸮毀室嘆。
九有傳家繼夏商,漫言遜位紹虞唐。祭天已定新儀注,畫地空移舊土疆。三海風云天帝怒,五湖煙雨酒徒狂。東華夾道多楊柳,應有詞臣賦未央。
推篷看夜色,四望思依依。
酒旆前村隱,魚燈遠岸微。
鐘聲催客枕,月影度漁磯。
領略清宵趣,吾生久息機。
八面海風亂,四時天氣均。
常饈皆藥物,熟客只醫人。
筆研為謀左,煙嵐與死瀕。
僅從危得飽,姑以健償貧。
風雨猶關夢,江山不隔心。
寧無疑信意,未得吉兇音。
歲月催人候,春秋得趣深。
明年天子詔,沙里得淘金。
藥物扶持病少蘇,殘年不恨老菰蘆。
潦收溪椴魚爭售,歲樂村場酒易沽。
無日榿林無墜葉,有時燕戶有新雛。
秋風剩起扁舟興,安得州家復鏡湖。
烽煙一夜潰重關,五鳳樓前白日寒。不見沙陀趨渭水,只聞回紇向長安。
心傷磨室移燕鼎,腸斷西京變漢官。拒虎進狼那忍說,廿年基禍在三韓。
龍蟠虎踞舊陪京,誰遣神奸秉國成。三楚元戎馳露布,兩淮專閫散重英。
霓裳莫挽延秋駕,花石難移五國城。回首鐘山佳氣歇,孝陵松柏起秋聲。
極目陪都萬幕屯,顧侯杖策氣無倫。
詩宗南國風騷古,經證東荒地望尊。
多病祇今宜藥裹,舊游終古戀桑根。
吾衰五十君行及,爭得同歸白下門。
寂寞云深地,
山空葉落時。
自憐為隱僻,
莫恨月來遲。
妙年司釀水邊州,
浪跡曾陪汗漫游。
紅粉夜嫌銀燭短,
醉和明月下西樓。
自許直如繩,看君白如雪。一朝更變不似先,霧里看花云里月。
夢中不悟君心異,言笑依依尚相悅。五更欲曙百鳥啼,玄鬢生絲淚成血。
念君舊恩君豈知,萬物榮衰各有時。君不見黃蜂階下收殘蕊,轉眼飛鶯過別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