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哀
烽煙一夜潰重關,五鳳樓前白日寒。不見沙陀趨渭水,只聞回紇向長安。
心傷磨室移燕鼎,腸斷西京變漢官。拒虎進狼那忍說,廿年基禍在三韓。
龍蟠虎踞舊陪京,誰遣神奸秉國成。三楚元戎馳露布,兩淮專閫散重英。
霓裳莫挽延秋駕,花石難移五國城。回首鐘山佳氣歇,孝陵松柏起秋聲。
烽煙一夜潰重關,五鳳樓前白日寒。不見沙陀趨渭水,只聞回紇向長安。
心傷磨室移燕鼎,腸斷西京變漢官。拒虎進狼那忍說,廿年基禍在三韓。
龍蟠虎踞舊陪京,誰遣神奸秉國成。三楚元戎馳露布,兩淮專閫散重英。
霓裳莫挽延秋駕,花石難移五國城。回首鐘山佳氣歇,孝陵松柏起秋聲。
一夜之間烽火硝煙中重重關卡被攻破,五鳳樓前的白日也顯得寒冷。沒見到沙陀軍奔赴渭水救援,只聽聞回紇軍朝著長安而來。內心傷痛如周室遷移寶鼎,腸斷于西京變成了敵占之地。趕走老虎卻迎來了狼,這慘狀不忍言說,二十年的禍根起始于三韓。曾經龍蟠虎踞的舊陪都,是誰讓奸邪之人掌握國家大權。三楚的主將急送捷報,兩淮的將領卻使精英離散。無法挽回皇帝如唐玄宗奔逃的命運,如同花石綱也難改變宋徽宗被囚五國城的結局。回首鐘山,帝王瑞氣已消散,孝陵的松柏響起了秋聲。
烽煙:戰火。潰重關:攻破重重關卡。
五鳳樓:泛指皇宮。白日寒:象征局勢危急、慘淡。
沙陀:唐代西北少數民族,曾助唐平叛。回紇: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
磨室移燕鼎:喻國家政權轉移。西京:指當時都城。
拒虎進狼:趕走一方敵人,又迎來更厲害的敵人。三韓:指朝鮮半島。
陪京:陪都。神奸:指奸邪之人。秉國成:掌握國家大權。
三楚:泛指長江中游地區。元戎:主將。馳露布:急送捷報。
兩淮:淮河兩岸地區。專閫:指軍事長官。散重英:使精英離散。
霓裳:《霓裳羽衣曲》,代指宮廷歌舞。延秋駕:指唐玄宗奔逃之事。
花石:花石綱,宋徽宗時搜刮奇花異石的運輸隊伍。五國城:宋徽宗被囚之地。
鐘山:南京紫金山。佳氣:帝王瑞氣。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墓。
此詩可能創作于晚清時期,當時中國面臨列強侵略,國家局勢危急。甲午戰爭等事件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列強紛紛瓜分中國。詩人目睹國家的衰敗和外敵的入侵,對國家命運深感憂慮,于是創作此詩表達內心的悲憤。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國家遭受外敵入侵、奸邪誤國的現狀,突出了局勢的危急和國家命運的悲慘。它以生動的描寫和深刻的情感,展現了晚清時期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天下如今怕縣灘,
廬陵見說縣尤難。
抉搜隱匿嘖豪戶,
遲鈍催科怒上官。
革弊有方須是漸,
恤民到底莫如寬。
萬家壯邑雖煩劇,
邑相能賢盡易安。
瀝血一杯酒,與君兄弟交。
君母即我母,君仇即吾仇。
況我實君累,君更不我尤。
我若不報君,狗彘之不猶。
勸君且勿哭,今哭何所求?
磨刀復磨刀,去去不暫留。
上有天與日,鑒我即我謀。
我行為公義,亦復為私仇。
腳蹴舊山河,手提賊人頭。
與君拜墓下,一慟為君酬。
萬一事不成,國殤亦足豪。
云霄六君子,來軫方且遒。
誰能久郁郁?長為儒冠羞。
解曳貪著吳宮錦,花族雙靴。山畫長蛾。待訴衷情隔絳河。
新詞填就勤分付,眾里驚波。道字偏訛。惹得周郎顧轉多。
東臺乃主人,吾身同過客。
湖上人家萬木村,
白云深護讀書門。
年來不管頭顱白,
自賀清風酒一樽。
吾廬雖小亦佳哉,鎮日人稀徑自苔。
山鳥聲依風色入,庭花影共月光來。
筆床茶灶隨錢辦,藥圃瓜畦逐歲開。
況是謝公樓不遠,夢余聊復笑銜杯。
白傅風流跡尚存,
蕭條亭外又黃昏。
人間多少英雄眼,
不把青衫拭淚痕。
別君四載馀,聯床遂一月。滌蕩千古懷,只字不可說。
我有一片心,不說君應知。前山好明月,贈君云盡時。
我心君應知,君心我亦得。大都無累人,洗出青天骨。
花開方命酒,月落復聞簫。夙昔煙霞約,垂楊蔭板橋。
名園蔚秀絢秋光,
壽客筵開菊正黃。
廿載塤篪同硯席,
九霄雨露浥瓊觴。
平原筆力能穿紙,
小謝詩才更擅場。
圣主恩深垂念切,
一編《花萼》許聯芳。
蓮花燭,
亭亭嫩蕊生紅玉。
不知含淚怨何人,
欲問無由得心曲。
鳥啼花動卻春寒,雨壓青旗卷畫干。多事今年廢詩酒,煩君傳語問平安。
重簾復幕和風雨,無奈催沽鳥喚人。只是樽前欠狂客,舞娃冰雪酒磷磷。
去秋雙峨摧,
今夏芝巖墜。
松江松慘然,
花嶼花流涕。
惟有長空孤月圓,
東西分照兩無偏。
爐煙微度流蘇帳。孤衾冷疊芙蓉浪。蟋蟀不離床。伴人愁夜長。
玉人飛閣上。見月還相望。相望莫相忘。應無未斷腸。
兼中到,
解走之人不觸道。
一般拈掇與君殊,
不落是非方始妙。
吾族年來亦自奇,兩年兩度報瓜時。
班行笑我難安腳,州縣輸君省皺眉。
學不濟時非有用,官能及物盡堪為。
山林肥遁方深密,夢入春池但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