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累日不止寒甚寄鄭潮陽
山前臘雪想紛紛,風到南訛盡處村。
甕面不容存酒子,床頭幾欲爨桐孫。
園林呼舞知衰怯,窗戶奔馳覺眩昏。
咫尺潮陽五袴國,可能分我一襦溫。
山前臘雪想紛紛,風到南訛盡處村。
甕面不容存酒子,床頭幾欲爨桐孫。
園林呼舞知衰怯,窗戶奔馳覺眩昏。
咫尺潮陽五袴國,可能分我一襦溫。
山前臘月的雪想來正紛紛揚揚,北風刮到南方偏遠盡頭的村莊。酒甕表面容不得保存酒液,床頭幾乎要燒桐木來取暖。園林中風聲呼嘯如人起舞,方知自己衰老怯寒;窗戶被風刮得呼呼作響,只覺頭暈目眩。潮陽近在咫尺那溫暖之地,能否分我一件短襖的溫暖?
臘雪:臘月的雪。
南訛:指南方偏遠之地,《尚書·堯典》有'平秩南訛',代指南方農事區域。
酒子:未過濾的酒液。
爨(cuàn)桐孫:爨,燒火做飯;桐孫,小桐木,此指用桐木燒火取暖。
五袴國:用《后漢書》典故,廉范治蜀使百姓富足,有'平生無襦今五袴'之譽,代指溫暖富庶之地。
襦(rú):短襖。
此詩當創作于冬日北風持續不止的嚴寒時節。詩人身處寒冷偏遠之地,生活清苦,面對北風呼嘯、無酒御寒的困境,遂寄詩給近在咫尺的潮陽友人鄭某,借詩傳遞寒夜中的困頓與對溫暖的期盼。
詩以嚴寒為背景,通過酒甕無酒、燒桐取暖等生活細節,刻畫冬日窘迫處境,結尾以'分我一襦溫'的懇請收束,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意象典型,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觀察與對友人的深切依賴。
詩倍太白子美,
年高轅固伏生。
卻鶴膝枝身健,
讀蠅頭書眼明。
畫閣重簾深不捲。銅史黃昏催緩箭。那堪離別在蘭時,梧桐落盡回心院。夜長君不見。漏痕猶比檀痕淺。麝煤殘,銀箏寶瑟,信手拈來倦。
側側寒生霜瓦濺。眼底屏山千里遠。南來孤雁己先紅,一聲天際堪腸斷。飄零秋萬點。風條雨葉如相餞。最無僇,坐愁不寐,絳蠟和花剪。
浦浦風來趁藕花。
輕袂楊花落,遙裝燕子隨。
飛花落絮滿長安,飲盡離杯度渺漫。
稻花香滿路,菰葉亂蒼洲。
梅花見處多留句,諫草藏來定得名。
高標不畏雪霜侵,
枉斸孤根出舊林。
但恐長安無地種,
人家桃李自成陰。
巖前數步到幽房,巖里聊安息偃床。
已得清風極瀟灑,休彈白雪恐凄涼。
平時地籟乘空發,何日天花墜雨香。
三伏屢來君莫厭,流年背我去堂堂。
鐘山負云峙城陰,照我車箱黯黯吟。
閔亂自傷才語少,收燈還嘆晚寒深。
有懷九地能相憶,愿老清霜任見侵。
旦晚東風絢桃李,故蹊寂歷忍重尋。
眾芳向衰歇,小草亦凄其。
人老西堂候,香銷南國時。
感恩空輦道,傷逝舊庭墀。
憑仗寒松柏,冰霜好自持。
江南好,獅子法王宮。
白足禪僧爭坐位,黑衣宰相話遭逢。
拂子塞虛空。
今日共尊王,九原君知否?化鶴倘將來,摩挲柳莊柳。
草莽臣正之,望闕輒哭謁。眼枯淚未枯,中有杜鵑血。
怒鞭尊氏像,泣述《山陵志》。可憐默默齊,猶復《不恤緯》。
拍枕海潮來,勿再閉關眠。日本橋頭水,直接龍動天。
文章亦小技,能動處士議。武門兩石弓,不若一丁字。
鎖港百不知,惟夢君先覺。到今鴂舌聲,遍地設音學。
只一衣帶水,便隔十重霧。能知四國為,獨君識時務。
丈夫四方志,胡乃死檻車?倘遂七生愿,祝君生支那。
寧死不帝秦,意蹈東海死。當時互抱人,今亦騎箕尾。
手寫御屏風,美哉猶有憾。君看紅旗揚,神風掃夷艦。
雞鳴曉渡關,鳥樓夜系獄。長歌招和魂,一歌一聲哭。
宗五汝宗五,呼天訴民苦。恨不漆頭顱,留看民歌舞。
明月招我飲,白云披我衣。莫言生事少,鎮日灌園歸。
藤花白雪香,繽紛蔭林樾。誰當問字來,踏破瑤臺月。
日落罷玄草,長廊一徘徊。山月出未出,幽人來不來。
川原何繚繞,開閣吞八九。為問閣中人,望見長安不。
三年為刺史,無政在人口。
唯向城郡中,題詩十馀首。
慚非甘棠詠,豈有思人不。
李下無蹊,問當代、誰為逋峭。最愛是,文章高處,盡君嘻笑。世事漫須真實相,家傳自擅清平調。便扣門、報有俗人來,唯長嘯。
林下酌,溪邊釣。約羊求,偕德耀。把頑仙駭叟,任他猜料。公瑾當筵曾顧誤,小紅倚笛偏能妙。看浮云、富貴只尋常,頭寧掉。
家財成白手,慳吝異常人。富與王侯敵,賤同仆役倫。
行將成餓鬼,猶自拜錢神。阿堵床頭滿,兒孫散作塵。
刻薄成家日,黃金喜滿籯。愿為廝仆役,坐對孔方兄。
已作千年計,寧甘一擲輕。臨終攜不去,空負老奴名。
兩桂扶疏岸碧塘,
半年不到便荒涼。
秋風一掃閒纏繞,
放出金花自在香。
樹里一鐙明,入林聞犬吠。
田家荷鋤歸,偶此成酬對。
除房土花斑,風窗紙條碎。
三更亂泉喧,微月上墻背。
不待荒雞啼,車聲響瓜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