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先狀寄孫熙叔
疇昔告行邁,別酒月中把。
蹭蹬我已歸,裴徊君尚且。
相逢勿驚怪,已覺都幻假。
但當呼阿素,預遣置若下。
略聽誦靈光,未敢賦換馬。
一醉洗塵埃,萬事真土苴。
疇昔告行邁,別酒月中把。
蹭蹬我已歸,裴徊君尚且。
相逢勿驚怪,已覺都幻假。
但當呼阿素,預遣置若下。
略聽誦靈光,未敢賦換馬。
一醉洗塵埃,萬事真土苴。
過去告別遠行時,我們曾在月下共飲離別酒。我歷經困頓挫折歸來,你卻仍在徘徊未歸。今日相逢不必驚訝,我已覺世事皆如夢幻。只需呼喚阿素,提前備好若下美酒。聽你誦讀《靈光殿賦》,我卻不敢寫《換馬詩》。一醉方休洗去塵埃,萬事都如泥土草芥般微不足道。
疇昔:過去,從前。
行邁:遠行,出自《詩經·王風·黍離》'行邁靡靡'。
蹭蹬(cèng dèng):困頓挫折,指旅途或人生不順。
裴徊(péi huái):同'徘徊',此處指滯留未歸。
幻假:虛幻不實,佛教用語,指世間萬物皆為因緣和合的假相。
阿素:可能指家中侍女或仆人,代指準備酒食的人。
若下:古地名(今浙江長興),以產美酒著稱,'若下酒'為當時名酒。
靈光:指東漢王延壽的《靈光殿賦》,此處代指文才佳作。
換馬:可能化用庾信《換馬詩》典故,喻指酬唱應答的詩文。
土苴(tǔ jū):泥土與草芥,比喻輕賤無用之物。
此詩為宋代文人酬贈之作,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與友人孫熙叔久別后,回憶昔年離別場景,感慨各自人生際遇,借詩傳遞重逢的欣慰與對世事的超然態度,反映宋代士大夫交游中以詩寄情的常見文化現象。
全詩以'別-歸-逢'為線索,由離別的回憶切入,轉寫各自坎坷經歷,最終以'一醉'收束,表達對人生虛幻的感悟與超脫心境。語言平實而意蘊深遠,是宋代文人抒情小詩的典型代表。
白草帶坰墟,閒堂是隱居。
飲醇無所事,讀易到斑如。
山色高秋后,鴉聲落照馀。
南中開石室,他日有藏書。
為耽林圃僻,砌筑傍方池。
徑曲延云入,亭虛任月移。
位置只如此,心情自可知。
風花誰管領,閑者是相宜。
一帕覆長眉,深衣大帶垂。
無通名姓地,有駕鵠鸞時。
為客烹烏藥,教人悟白髭。
聲名與榮利,膏火露花兒。
法華轉罷讀皇經,
仙闕依然傍佛扃。
煉就丹砂堪作供,
鶴衣長舞法王庭。
迢遞鄉關隔益州,歸途雨沛更云油。
重看周雅歌祁父,又聽陽關唱杜秋。
明月迥臨天左界,寒霄回夢浪西樓。
五紋絲履休勞寄,好看生兒似阿侯。
夜永虛堂燭影寒。斗轉春來,又是明年。異鄉懷抱只凄然。尊酒相逢且自寬。
天際孤云云外山。夢繞觚棱,日下長安。功名已覺負初心,羞對菱花,綠鬢成斑。
黃鶯啼破紗窗曉。蘭缸一點窺人小。
春淺錦屏寒。麝煤金博山。
夢回無處覓。細雨梨花濕。
正是踏青時。眼前偏少伊。
繾綣余春。簪花掠鬢,坐遣晨昏。
臂上沙紅,眉間黛綠,都鎖長門。
垂簾對鏡誰親。算鏡影相憐最真。
人散樓空,花蔫鏡黯,尚有溫存。
素瓊紅玉暈輕盈,
落落層層傍砌明。
大雅不收成謾與,
定隨姿態昧脩名。
千里桑麻壓畝低,
恩風德雨逐輪蹄。
富民侯印如天上,
云是樓臺風是梯。
綰煙含霧一絲絲,
寫出東風贈別離。
莫向尊前吹玉笛,
此聲曾入采薇詩。
謝庭疏影已橫斜,
玉樹先開綠萼花。
愿乞一枝清供養,
春光分插到寒家。
霧暗周遭,云遮屋宇,冷雨連天萬千縷。
馀寒逼人尚袖手,泥涂四顧無從去。
更何堪,濺污垢,竟如許!
猶記艷桃嬌蕊吐,猶記燕回鶯喚侶,陌上東風柳絲舞。
三春景鮮歲歲是,終須一度春寒苦。
慰孤懷,愿明日,風和煦。
三巖日暖經行地,
雙徑風清宴坐時。
昔不少年今不老,
如何描邈使人知。
霅霅前溪白,蒼蒼后嶺巍。
人疑槎上客,星合蚌中暉。
影轉闌干迥,杯行漏鼓稀。
只知誇粉黛,不向桂邊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