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復故圣恩深厚矣自此恐云巢不能久棲當為眾一起承示佳句因用韻備載之
佛日光芒忽再懸,歡呼萬國戴堯天。
不須菩薩行求缽,自是如來許覆肩。
云漢飛騰新放鶴,江湖游泳不烹鮮。
云巢從此棲難穩,珪玉今逢豐富年。
佛日光芒忽再懸,歡呼萬國戴堯天。
不須菩薩行求缽,自是如來許覆肩。
云漢飛騰新放鶴,江湖游泳不烹鮮。
云巢從此棲難穩,珪玉今逢豐富年。
佛日的光芒忽然再次高懸,萬國歡呼共沐圣明之天。不用像菩薩那樣去化緣求缽,本就是如來允許庇護。如同仙鶴在天河飛騰新獲自由,像魚兒在江湖暢游不必擔心被烹煮。云巢從此難以安穩棲息,如今遇到如同美玉般美好的豐年。
佛日:比喻佛法的光輝。
堯天:指圣明之世。
菩薩行求缽:菩薩化緣求缽的行為。
如來:佛的稱號。
云漢:天河。
珪玉:美玉,這里象征美好。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可能是在當時有重大的宗教或政治事件,使佛法重興或社會安定,詩人感受到圣恩深厚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圣恩的贊頌,特點是宗教意象豐富,營造出祥和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圣明的期盼和感恩。
衣白山人再造唐,
謀家議國慮深長。
功成拂袖還歸去,
高節依稀漢子房。
泉明聞又殞,
不愧裹尸親。
竟死忠臣絕,
爭傳孝子真。
從容公就義,
激烈爾成仁!
坐笑求生者,
空勞涕淚頻。
峰峻疑無路,
云深卻有扉。
鶴閑時獨唳,
花靜不輕飛。
洞里春長駐,
壺中月更輝。
一潭空似鏡,
碧色動簾衣。
憶從總角事篇章,
坐擁書城樂未央。
磨盾才雄空激烈,
雕蟲技小愛論量。
側身便欲無前古,
披發真思下大荒。
俯視萬殊同一芥,
迢迢天路恣翱翔。
燕臺征騎早春時,九陌青青折柳枝。
玉節星隨周使者,朱陵云識漢官儀。
澧蘭盡入詞人賦,湘竹寧忘帝子思。
鴻雁從來飛不到,天涯何處問歸期。
東山絲竹擅風流,
湖海元龍百尺樓。
各有遙情寄毫素,
畫眉京兆更溫柔。
曉雨猶偷客枕安
重煩啼鳥報艱難
整車欲去還休歇
云合忘蹤山四攢
心愛民田遠,
車行石徑中。
綠窗閑,人已靜。玉兔初升,銀燭光搖冷。倦倚畫樓欄自憑。庭院深深,墻角花枝映。
小池新水明如鏡,霜打殘荷,幾點無多剩。瘦減腰肢力不勝。無奈傷秋,愁絕鴛鴦病。
北山恒若渴,得水已足豪。
何況天城墉,四壁圍周遭。
萬木千水石,相合成空濤。
置身萬綠中,眉入松間毛。
回顧木杪平,始覺所歷高。
離宮負蒼翠,梵宇橫山椒。
當年法雨地,諸天殷海潮。
逃喧入寥寂,未覺流泉囂。
僧愧隱居逸,憫我征途勞。
極目云天間,陶然詠唐堯。
高僧參透趙州禪,
拔寺移歸兜率天。
天圣二年四月朔,
一宵雷雨撼山川。
西鄰豫章客,
病骨瘦欒欒。
清夜眠孤枕,
終朝飽一簞。
雨多愁不出,
講罷未應餐。
約我晴相過,
門前泥欲乾。
不疑汝未徹,端的若為分。寶劍寒光動,桃花云里春。
生涯一物無,坐對方來客。有問不違伊,向道庭前柏。
十笏青苔地。抱銀墻、猩紅一角,小時游戲。斗草簸錢難瞞汝,鸚鵡能言一二。渾不似、如今情事。海樣春光圍不住,九回腸、彼此相牽系。香草長,女媭詈。
早為西漆南油計。更東頭、花磚補罅,自將愁砌。方勝連環新花樣,心眼如人靜細。算世上、惟君堪倚。花落花開都見慣,任暄涼、不改扶持意。生硬處,轉嚴媚。
十度移家四十年,今來移迫莫冬天。破書一束苦濕雪,折足雙鐺愁斷煙。羅雀是門都解冷,啼鶯換谷不成遷。只堪醉詠梅花下,其奈杖頭無酒錢。
高雪壓瓦轟折椽,跋凍移家勞可憐。長須赤腳泥一尺,買傭呼酒賒百錢。饑鳥待我彼檐外,梅花送客此窗前。百苦千愁不在念,腸斷茫茫黯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