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漕時權帥還自靜州
漢節亭亭晻靄間,邦人多看錦雕還。
初傳使者驅千騎,俄見將軍定百蠻。
云盡月光依組練,雪消春信滿湖山。
佇聞禁掖催頗牧,玉陛歸親咫尺顏。
漢節亭亭晻靄間,邦人多看錦雕還。
初傳使者驅千騎,俄見將軍定百蠻。
云盡月光依組練,雪消春信滿湖山。
佇聞禁掖催頗牧,玉陛歸親咫尺顏。
漢朝使者的符節在云霧中高高挺立,百姓們紛紛圍觀身著錦袍的使者歸來。起初傳來使者率領千騎的消息,不久就看到將軍平定了四方蠻夷。云霧散盡月光灑在整齊的軍隊上,積雪消融春天的氣息布滿湖山。期待聽到宮廷催促像廉頗、李牧一樣的良將,使者回到宮殿能親近皇帝。
漢節:漢朝使者所持的符節,這里借指使者。
晻靄:云霧彌漫的樣子。
錦雕還:身著錦袍歸來,形容使者風光。
組練:原指軍隊的衣甲,這里代指軍隊。
禁掖:宮廷。
頗牧:指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和李牧。
玉陛:宮殿的臺階,借指皇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使者陳漕平定靜州蠻夷后歸來,詩人可能是為了表達對其功績的肯定和對其未來的期許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使者平定蠻夷的功績,突出使者的能力和威望。其特點是氣勢宏大,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人們對英雄的尊崇。
應制詩篇對玉除,是誰傳寫到商于。
昔從蓂莢階前作,今向蓮花座畔書。
商嶺未甘隨綺季,漢庭曾忝用相如。
山僧莫怪頻垂淚,乍別承明舊直廬。
玉經炎火竹經霜,卻把剛腸變酒腸。
庾信悲哀休作賦,接輿歌曲且佯狂。
更諳喪亂災為福,蘊蓄才華有若亡。
孤宦由來宜晚達,祝君霄漢路歧長。
巖面郡樓前,巖崖瀑布懸。
曉光分海日,碧影轉江天。
向暖盤棲鶴,迎寒簇釣船。
次山題紅處,千古與人傳。
江表遙思歲月賒,幽尋勝跡對繁華。
池塘瀲滟凌朱閣,樹木參差翳彩霞。
玉斝滿傾千日酒,畫欄常勝四時花。
當年劉阮應惆悵,不識桃源第一家。
祭廟回來略問禪,蘇墻莎逕碧山前。
風疏遠磬秋開講,水響寒車夜救田。
藍綬有香花菡萏,竹窗無寐月嬋娟。
自慚政術貽枯旱,忍臥松陰漱石泉。
雨晴禁署絕纖塵,?會名賢四海聞。
供職盡居清顯地,崇儒同感圣明君。
翩然飛白璇題字,煥若丹青翠琰文。
梓澤笙歌誠外物,蘭亭詩酒不同群。
少年已作瀛洲老,他日終棲太華云。
莫怪坐間全不飲,心中和氣自醺醺。
蒲津名郡得名公,諫紙盈箱且罷封。
紅藥階墀曾吐鳳,綠莎廳事舊鳴蛬。
下車首謁重華廟,入境先經五老峰。
見說丘門詩板在,應教回也繼遺蹤。
何必問生涯,幽閑度歲華。
有琴方是樂,無竹不成家。
吟里銷春色,眠中見曙霞。
今年如未去,更擬種胡麻。
醉走白云來,倒提銅尾秉。引個碧眼奴,擔著獨壺癭。
自言秦世事,家住葛洪井。不讀黃庭經,豈燒龍虎鼎。
獨立都市中,不受俗人請。欲攜霹靂琴,去上芙蓉頂。
吳牛買十個,溪田耕半頃。種秫釀白醪,總是仙家境。
醉臥松蔭下,閑過白云嶺。要去即便去,直入秋霞影。
何年鑿蘚紋,寒氣觸僧魂。
穴在青松底,泉通白石根。
汲因嘗茗客,窺有斷腸猿。
偶向秋來照,吟髭雪露痕。
迎侍閩川去路長,才名官職過歐陽。
翰林貴族夸東榻,史館清銜慶北堂。
別酒正逢寒菊綻,歸舟應見早梅香。
拾遺健羨吟詩送,莫笑蹉跎兩鬢霜。
歲暮山城放逐臣,老從霄漢委泥塵。
公卿別后全無信,兄弟書來祇說貧。
眼看青山休未得,鬢垂華發摘空頻。
文章氣概成何事,霑惹虛名誤此身。
禾頭低映黍頭昂,處處溝塍水面涼。
村路扶攜無凍餒,里門嬉戲有丁黃。
雞豚入市溪魚美,梨棗登盤社酒香。
歲樂田家風景好,待君模寫奏明光。
媒雉不誘鳳,由鹿不致麟。終南有嘉士,天子不得臣。
板輿入窮谷,同隠之推親。種木山之阿,采蘭澗之濱。
務本不務末,求力不求人。至孝在盡歡,飲水猶欣欣。
富貴不以道,列鼎奚足云。行是有余力,稽古且學文。
稽古不為祿,學問非飾身。立言復垂教,楊孟時有倫。
我生落世網,碌碌隨搢紳。直躬多齬齟,左官苦漂淪。
妻孥困斗粟,親老無重茵。入山非隠遁,去國頗悲辛。
猶顧貳車祿,縻縶丹河濱。羨君脫覊鞅,生計在水云。
羨君遺榮利,居處絕囂塵。躬耕方肯食,恐蠹力穡民。
學優終不仕,孰為觀國賓。去去謝桂籍,行行避薄輪。
巢由自高尚,堯舜徒圣神。況我蜉蝣輩,敢希鸞鳳群。
猶期不遠復,一問迷途津。他年解郡職,愿許我為鄰。
樓臺縹緲路岐傍,共說祈真白玉堂。
株樹風高低絳節,靈臺香冷醮虛皇。
名傳六合何昭晰,事隔三清限渺茫。
欲識當年漢家意,竹宮梧殿更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