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
使乎不辱命,臨機貴專對。安禪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九旬落落提綱宗,衲子濟濟長趨風。解粘去縛手段辣,驅耕奪食猶雍容。
秋風忽作要歸去,了卻武陵一段事。勃窣理窟乃胸中,行行不患無知己。
臨行索我送行篇,要棘蓬與金剛圈。短歌須要十數丈,長句只消三兩言。
金毛獅子解翻身,個是叢林杰出人。不日孤峰大哮吼,五葉一花天地春。
使乎不辱命,臨機貴專對。安禪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九旬落落提綱宗,衲子濟濟長趨風。解粘去縛手段辣,驅耕奪食猶雍容。
秋風忽作要歸去,了卻武陵一段事。勃窣理窟乃胸中,行行不患無知己。
臨行索我送行篇,要棘蓬與金剛圈。短歌須要十數丈,長句只消三兩言。
金毛獅子解翻身,個是叢林杰出人。不日孤峰大哮吼,五葉一花天地春。
使者不辱使命,面對突發情況貴在隨機應變、應對自如。能在安穩禪定中挑戰艱難之事,每一步都超越常規。不只是在明亮的窗下從容安排,還能將人置于險地磨煉。拿起禪椎、豎起拂塵展開雄辯,聲音如金鐘玉磬般響亮,好似奔雷。九十天來清晰地闡述佛法宗旨,僧人們紛紛追隨。解除束縛的手段剛猛,行事從容不迫。秋風起時忽然要歸去,了結了武陵的一段因緣。胸中滿是深邃的義理,行走世間不愁沒有知己。臨行時向我索要送行之篇,就像要棘蓬和金剛圈。短歌要寫得有十數丈長的氣勢,長句只需三兩言便足夠。如同金毛獅子能自在翻身,這是叢林中杰出的人物。不久后會在孤峰上大聲哮吼,讓佛法如五葉一花般使天地充滿生機。
使乎不辱命:出自《論語》,指使者不辜負使命。
臨機貴專對:面臨時機,貴在隨機應變、獨立應對。
安禪捋虎須:安禪,安靜地修行禪定;捋虎須,比喻做危險的事,這里指在修行中挑戰艱難。
超方外:超越常規。
繩床:一種可折疊的輕便坐具,這里可理解為修行的場所。
拶崄崖:置于險地。
拈椎豎拂:禪宗和尚說法時,常拈起禪椎、豎起拂塵來表示法意。
金聲玉振:原指以鐘發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這里形容聲音響亮、有氣勢。
提綱宗:闡述佛法的宗旨。
衲子:僧人。
解粘去縛:解除眾生的煩惱和束縛。
驅耕奪食:比喻截斷眾生的妄念和執著。
勃窣:形容行走艱難,這里可理解為胸中義理深邃。
棘蓬與金剛圈:禪宗常用的比喻,代表修行中的艱難考驗。
金毛獅子:比喻杰出的人物。
五葉一花:禪宗發展到后來分為五家七宗,“五葉”指五家,“一花”指禪宗初祖達摩所傳的佛法。
由于缺乏具體的作者信息和相關背景資料,推測此詩可能是在禪林之中,為一位即將離去的高僧送行時所作。當時禪風盛行,修行者們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體悟佛法,追求超越常規的精神境界。這位高僧在當地弘法一段時間后,因機緣成熟要前往他處,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對他的贊美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一位修行者的卓越品質和高超的佛法修為。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出修行者在修行和弘法過程中的勇猛無畏和從容自在。在禪林文學中,此類詩歌有助于弘揚佛法精神,激勵修行者精進修行,具有一定的文學和宗教價值。
讀史感忠義,掩卷暗奪魄。痛哭治安書,骨梗賢良策。
表表漢唐間,相望繼履舄。古今立人朝,委質幾千百。
誰能抗切直,反或事便僻。居然習成風,未易一二責。
間氣萃賈劉,言可行蠻貊。首足嘆倒懸,夷夏正疆埸。
建侯選左右,一一為區畫。恥欲洗元和,長鳴奮羽翮。
懼稔蕭墻禍,抗論不容釋。迨今忠讜言,日星輝簡冊。
不間加獎納,方且被放謫。身或死異土,霧雨暗孤驛。
時君聽未洪,天公眼亦白。三嘆動耿耿,一笑空啞啞。
慷慨士豈無,君門九重隔。自惟幼所學,早已聲猷藉。
幾載事辛勤,半生困行役。楊朱正泣歧,宣室未前席。
抑鬰嘆不平,擬吊湘水碧。堪嘆失東隅,誰能走南陌。
只恐搜遺賢,詔且下旦夕。看看辭霧隠,廩廩升云圛。
摶風九萬里,參天二千尺。不容豹管窺,豈復魚肆索。
熟道試驅馳,初心粗慰懌。為國知自效,于己未敢益。
夷險隨所遭,難易本何擇。期使犬戎清,愿放魴尾赤。
君父戴天仇,生死兩不易。收還舊物歸,豈學孤注擲。
壽域開遠邇,陽春布德澤。卻當訪赤松,不必效許伯。
扁舟五湖間,回首謝戔帛。明哲保此身,時論免捍格。
江上與山間,風月幾萬石。管領得自由,超然傲今昔。
榮達付無心,俯仰任陳跡。作詩寄此懷,想非暗投璧。
徧游天下好山川,歸向隆中葺數椽。
似慕孔明效龍臥,尚隨陶侃指牛眠。
詩書發冢笑何益,富貴乞墦嗟可憐。
若語人時勸忠孝,福田不似種心田。
政喜論文子遽歸,扶胥之口訪韓碑。
吟篇佳處南游得,行李輕如始至時。
石友秉心終可托,鐵翁具眼遠相期。
勉旃辦取蘭闈捷,四六供官且放遲。
吁嗟膚使襟期厚,來顧陳人老鬢班。
席地樽開樵舍畔,停云興在玉柯間。
不知天上皇華貴,也共山中半日閑。
好向金門領名勝,獨留一叟弄潺湲。
招麾不可獨斯人,中外稱為社稷臣。
永叔未容居四諫,鮮于且起福全閩。
光華濡轡今親遣,風采埋輪又一新。
命下八州俱鼓舞,紫霞老守喜津津。
少日諳場屋,斯文為細論。
艱深成札闥,卑弱又西昆。
與客為佳讖,當年是解元。
賀詩多辦取,盛事屬于門。
地靈分異產,人力果何功。
護想森神物,余應處下風。
葉初緘嫩綠,色敢帶昏紅。
珍重春前雪,殷勤奉帝宮。
前年重九日,黃衣攜御槧。抗牘回天聰,批鱗蒙帝念。雖慚獻六箴,猶許疏十漸。
去年重九日,石鼓償愿欠。菊叢對佳客,萸觴傾舊釅。一時嘯詠狂,萬丈詞華艷。
今年重九日,龜息靜中驗。亭前寒葉落,樓外晴波斂。故人何殷勤,清樽持瀲滟。
思君甲辰疏,擬昔尚方劍。士鋒皆辟易,忠舌為飫饜。回首今七秋,日月光同掞。
知暫陸渾游,難久承明壓。老我思荷鋤,一壑柴桑占。
莼鱸高興趁新秋,帆腹吞風涌去舟。
萬寶集登天子庫,諸蠻遮泣海山樓。
世間顛倒是非夢,達者逍遙得失侯。
歸到家林定重九,團欒杯酒菊花浮。
堂堂六湖,清秋玉壺。我則尚友,豈敢為徒。
仁義弘毅,不可奪志。豈私我朋,義之與比。
德必有鄰,二彭其人。與語終日,澹無一塵。
以罪來歸,得此四賓。甘心澗谷,以老我身。
怒具慈悲,喜懷慘酷。
指方為圓,拗曲作直。
不特鑿石栽花,兼要堆云種竹。
五五合成三十六,好彩是汝不學他,學他和汝入地獄。
忽報斯人訃,傷哉命壓頭。
皇皇如有索,落落竟何求。
學道魚千里,辭家貉一丘。
幸哉猶有子,可解二親憂。
遠邇朝宗勢拱辰,名高豈特為春申。
孤峰堆阜無多地,一水仙凡隔幾塵。
簪履三千誰念楚,山河百二漫夸秦。
云煙勝概無今古,俯仰休悲跡已陳。
遠民冤甚草菅芟,抗論公庭出至??。
且喜一方全性命,何妨三字減頭銜。
機關平地藏深穽,仕宦伶人視戲衫。
五遜州符今免矣,幅巾藜杖可松杉。
勘破禪家最上關,掀髯朗笑響千山。
海門正涌冰輪出,昏鼓先催玉節還。
獨上層巔風浩蕩,歸沿小澗石孱顏。
尋幽本是閑人事,聊復分君半日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