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山夜歸
雙雙鷗鳥落蒼灣,點點征帆返照間。
多病久無鐘鼎夢,忘機長伴水云閑。
江心古寺入圖畫,煙際好山如髻鬟。
踏月歸時聞短笛,津頭知有釣舟還。
雙雙鷗鳥落蒼灣,點點征帆返照間。
多病久無鐘鼎夢,忘機長伴水云閑。
江心古寺入圖畫,煙際好山如髻鬟。
踏月歸時聞短笛,津頭知有釣舟還。
雙雙鷗鳥落在青蒼的水灣,點點歸帆在夕陽返照中若隱若現。我久病之后早已沒了追求功名利祿的夢想,忘卻機心長久地與水云相伴享受悠閑。江心的古寺仿佛一幅美麗的圖畫,煙靄中的好山好似美人的發髻。踏著月色歸來時聽到了短笛的聲音,知道渡口有釣舟回來了。
蒼灣:青蒼的水灣。
征帆:遠行的船帆,這里指歸船。
鐘鼎夢:追求富貴的夢想,鐘鼎是古代富貴人家的器具。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巧之心。
髻鬟:發髻。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因仕途不順或身體多病,對功名利祿感到厭倦,在蒜山游玩夜歸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向往閑適生活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寫景抒情的能力。
新晴水暖藕花紅。烘人暑意晚來濃。共攜纖手橋東路,楊柳青青一徑風。
深翠里,艷香中。雙鸞初下蕊珠宮。月籠粉面三更露,涼透蕭蕭一夢中。
玉鉤斜畔,最傷心游子,斷腸難續。佳麗繁華誰領略,惟有清狂杜牧。
我輩重來,為歡苦短,急辦三條燭。天寒木落,佳人同倚修竹。
況乃詞客都豪,雍容車騎,落筆云煙族。樂莫樂兮今夕會,莫學阮公癡哭。
綠酒黃橙,銀箏翠袖,偷送初成目。朦朧別后,知他何處金屋。
犖確遍沙灣,匆匆薄暮還。
風腥知近海,日暗欲銜山。
策蹇粘泥滯,浮鷗踏浪閒。
遙瞻阛阓接,猶在莽蒼間。
萬里晴空月滿天,高樓何處見秋煙。
琉璃光透黃金世,羅綺輕飄白玉仙。
鳳曲昔時曾有約,雁書今夜若為傳。
天臺有路垂垂近,共道紅桃綠柳邊。
奔車卅里走沙塘,鬢影閃光帶艷陽。怪底生涯渾似夢,昨宵弦管覺來忘。
敝衣破帽柳城隈,風雪殘年我念歸。坐對好山無意緒,眼前紅紫不成圍。
曉色初明白馬嘶,北巖雨霽秋鴉啼。
相逢十日正堪別,門前枯柳幾人折。
西風吹水浮馬蹄,東阡南陌無端倪。
樵人自問下山路,歸客今過青嶺西。
五年相識干戈后,往往空村共杯酒。
近聞下詔徵賢良,與子才名在人口。
田舍老翁莫論事,洛陽狂生長太息。
拂衣徒步且歸來,看劍縱橫淚沾臆。
城頭畫角蕭疏鳴,舍傍秋草晝夜生。
驅車莫作遠游賦,悲歌聊擬少年行。
昨夜微霜入羅幕,美人獨夢錦衾薄。
陵上桂枝風下零,月里松子衣前落。
仙女山中紅樹深,相思咫尺碧山陰。
斜陽寂寂石林氣,云冷煙空何處尋。
忠定李公有遺印,飲生示我屬我歌。南渡業已棄淮汴,拈韻誰克希陰何。
印方四面一寸許,字體柳腳兼虞戈。靖康元年紀敕賜,玉石光澤疇琢磨。
親征行營名號壯,紅泥摹勒宜輕羅。公之聲望儷趙鼎,立朝豐采咸峨峨。
奈何大廷失其政,權奸盜竊持太阿。此印直可擬鐵券,寶器定有神鬼呵。
花石朘民民力竭,撫字安得循南訛。公登進士隸邵武,釋褐曾瞻孔壁蝌。
麟鳳在郊應時瑞,鈞天廣樂鼓靈鼉。提舉安置屢顛蹶,龜山悵望手無柯。
作相僅能七十日,斜陽返照如織梭。駭絕魏公出蜚語,此老行事豈委佗。
況復金牌召良將,之水而外僅曹娥。回首中原半淪喪,傷哉漢廣江之沱。
卻溯我公策仕初,早在政和與宣和。陳東撾鼓訴公屈,罹辟誰實司其科。
歐陽澈戮倍慘酷,善類澌滅何其多。和議已成甘忍辱,會見荊棘埋銅駝。
此印無乃竟虛設,三湘八閩勞經過。人生精骨自有限,奚堪既切仍復磋。
尤恨伯彥與潛善,更工讒譖興風波。公竄南荒不許赦,刑章國典真偏頗。
宵小鬼蜮緣底事,全軀保室匪有佗。建炎當寧靦人面,用人行政誠媕娿。
遐想我公當此境,抑塞無語空摩挲。君從何處得此印,助我酒興長吟哦。
好將拓本慎藏弆,譬如名帖珍群鵝。稽之史傳數百載,流光瞥去洵剎那。
彼蒼夢夢信難測,獨使賢杰遭坎軻。公之精爽寄斯印,應懸霄漢凌山河。
題詩愿和石鼓韻,敢云學步翻蹉跎。
風雨聯鑣遠送時,高談雄辨解人頤。知君自有男兒志,肯負平生師友期。
仲父前程日見功,遠追祖德爾宜同。從今好篤男兒志,莫負皇天降此衷。
孤城幽谷晚煙重,事緒無過與此同。
寒夜獨吟風靜后,扁舟應宿月明中。
秋來常苦客飄蓬,身羨歸鴻飛復東。
欲問江南是何處,亂山擾擾自無窮。
戰士長戈赴荔原,謀臣獻策廟堂間。
吾師倜儻浮屠隱,不事王侯事經論。
兩街推許住靈巖,百鳥銜花待師□。
清風一振海潮音,曠劫曾蒙祖師印。
窮秋別我欲何言,珍重詳師指一彈。
于湖久住忽思家,勝侶分飛雁影斜。
惜別一尊將進酒,含情兩朵未開花。
殘年南陌無芳跡,舊跡東京有《夢華》。
不待登程始惆悵,錦屏風外即天涯。
不畫椒房百子圖,
銷金帳下擁流蘇。
聊將鷗鷺滄洲趣,
伴送江西古竹爐。
老君壇西晉朝柏,
拜壇道士頭發白。
賣丹得錢還酒客,
肉重欲飛鶴無力。
野老蝸牛舍,漁翁梭子船。各自不相易,同寄一山川。
倏魚喜浮陽,往往為餌牽。當其胠泥沙,豈不愿深淵。
人生各有營,閱途紛萬千。茍欲宅其身,豈不在圣賢。
世人尚眉睫,小喜快當前。朝菌與蟪蛄,分爭大小年。
多謝繁華子,厚意似微憐。鳧鶴不相續,賤性靡所遷。
不疑又何卜,中情良謂然。
不共將軍生,
甘與臧洪死。
可憐一日中,
乃戮二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