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祠漁山神女歌:迎神
坎坎擊鼓,漁山之下。
吹洞簫,望極浦。
女巫進,紛屢舞。
陳瑤席,湛清酤。
風凄凄,又夜雨。
不知神之來兮不來,使我心兮苦復苦。
坎坎擊鼓,漁山之下。
吹洞簫,望極浦。
女巫進,紛屢舞。
陳瑤席,湛清酤。
風凄凄,又夜雨。
不知神之來兮不來,使我心兮苦復苦。
咚咚地敲起鼓,就在漁山之下。吹響洞簫,極目眺望那遙遠的水邊。女巫上前,紛紛多次起舞。鋪好華美的席子,斟滿清澈的美酒。風聲凄凄,又伴著夜雨。不知道神是來還是不來,讓我的心啊痛苦又痛苦。
坎坎:形容鼓聲。
極浦:遙遠的水邊。
紛屢舞:紛紛多次起舞。
瑤席:華美的席子。
湛清酤:斟滿清澈的美酒。
相和歌辭是樂府詩的一種,此詩可能是古代人們祭祀漁山神女時所唱的迎神曲。在古代,人們對自然神靈懷有敬畏之心,通過祭祀來祈求神靈庇佑,此詩創作于祭祀活動的背景下。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神女,突出特點是營造出神秘凄涼的祭祀氛圍。它反映了古代的祭祀文化,在樂府詩中展現了民間祭祀活動的場景。
三年楚客獨還家,北望京華路轉賒。從此夢中難覓汝,不知何處是長沙。
五峰知不遠,峨谷亦殊佳。水繞明珠曲,山排翠髻丫。嵐光銜古寺,樹色吐村家。巖畔尋高隱,忻分羽士茶。
張將軍,真丈夫。矯如沖霄決云之快鵠,捷如追風掣電之神駒。昔年倚劍醫無閭,披甲上馬擒單于。論功分鎮東海隅,紫氣直貫蛟人居。前年手把金仆姑,白日射殺三于菟。去年捕賊黃道湖,綠林豪客一掃無。張將軍,才且武,奏鳴笳,喧疊鼓。杏花團雪風雨晴,東風夾道吹高旌。我徒我旅馬前拜,共愛將軍如父兄。長安道上聽馬聲,愿留將軍再守鹽官城。
驛樓撾鼓吏人忙,一飯匆匆去路長。分隴晚蕎花似雪,連村高黍穗如槍。山頭落木嵐光薄,道左清渠水色涼。滿眼紅塵何日凈,西風回首意茫茫。
東流驅遠水,競去無盡時。西景迫崦嵫,明日復循持。吾生必有限,勞悴徒孜孜。晝夜匡獨坐,所逞在幽思。輒聽風噪葉,時悲月墮池。欲出掬月入,月高不可移。還復為嘆息,嘆息倩誰知。岑頂居離苗,沒澗松無詞。桃李若非炫,下跡詎成蹊。菟絲附巨木,安得勝高枝;菟絲若不附,沉潦在塊泥。念之傷我懷,對壁撫青絲;青絲竟不久,龜蛇各妄奇。一朝白如雪,抔土掩僵尸。蠅利與狗名,汲汲豈必私。吾知陶元亮,于此謝銜卮。遺蹤渺仍在,千載當追隨。
玉壘金城七寶臺,絪缊佳氣自天開。長依瑞日迎車輦,每逐仁風被草萊。輕帶春陰花外度,清隨曙色柳邊回。廣寒宮殿承恩處,曾睹龍文接上臺。
夜拍水云非故鄉,未聞終曲已凄涼。舟中月白寒江闊,馬上酸風紫塞長。思婦有懷停別杵,征人無語對清觴。平時不見秦城役,馀韻空傳戰壘荒。
郎中畫菊真是菊,蒙泉蒲萄太常竹。一時能事并馳聲,豈直文章難繼續。狂揮急掃皆稱意,不特品高機亦熟。西涯坐間生色障,一見當時已心服。不知何日到君家,凈洗朱鉛斗清淑。疏篁古木交映帶,深淺生枯俱入態。欹風一枝驚欲折,倚竹數叢如有待。飛鸞墜羽時自壓,老蛟蛻骨令人駭。張顛草圣久寂寞,何意茲晨忽傾蓋。郎中郎中今有無,后來尚遠眼中疏。柔肌脆骨爭媚嫵,不然蔓草紛黃壚。頹波一去誰與返,把卷撫玩增長吁。君不見近時淮海上,亦有菊花一派往往傳京都。
雨中石徑滑,何物林中躍。只疑中山狼,卻是山中鵲。
杏花枝上紅千葉,偏得春饒惱殺人。早與折來供一醉,東風如此恐成塵。
剪雪裁冰巧作花,霜臺人倚玉無瑕。須知鼎鼐調羹味,不落孤山處士家。
我歲乙酉夏,師年丙戌春。所爭九個月,同作七旬人。老宦曾何補,名僧自有真。鼎湖山月白,為照劫灰塵。
諫議印封陽羨茗,衛公驛送惠山泉。百年佳話人兼勝,一笑風檐手自煎。閒興未誇禪榻畔,月明還到酒樽前。品嘗只合王公貴,慚愧清風被玉川。
一樽無計遣春留,落日傷情獨倚樓。柔綠拍堤如可染,老紅滿徑為誰愁。青梅如豆帶煙垂,紫蕨成拳著雨肥。只有小橋楊柳外,杏花未肯放春歸。山杏溪桃睡欲昏,青旗邀客過孤村。楊花不肯隨春去,惹住晴風自入門。
生申華席。便占卻新春,前頭五日。椒頌梅英,金幡彩縷,好個早春天色。使君以仁得壽,和氣融春無極。人總道,是陽春有腳,恩浮南國。應看,丹詔下,昨夜天邊,初報春消息。日轉黃麾,風生絳傘,春殿龍顏咫尺。共慶一堂嘉會,萬宇同沾春澤。祝眉壽,便從今細數,好春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