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鼎石銚甚佳以詩丐之
枵腹強自滿,日愛幾合陳。
豆粥咄嗟辦,豈是吾曹人。
故應彭亨腹,稱此病痩身。
君從東海來,便便作云根。
我有紫玉璧,氣壓連城珍。
要渠作蟹眼,一洗胸次塵。
王郎實好奇,宿昔飽幽事。
莫逆無與疇,端以同臭味。
枵腹強自滿,日愛幾合陳。
豆粥咄嗟辦,豈是吾曹人。
故應彭亨腹,稱此病痩身。
君從東海來,便便作云根。
我有紫玉璧,氣壓連城珍。
要渠作蟹眼,一洗胸次塵。
王郎實好奇,宿昔飽幽事。
莫逆無與疇,端以同臭味。
空腹勉強裝作滿足,每日喜愛那幾合陳糧。豆粥能迅速做好,這哪是我們這類人所為。所以應該是大腹便便之人,才配得上這病弱之身。您從東海而來,大腹便便如同云根之石。我有紫玉璧,其價值可壓過連城之珍。想要它煮出蟹眼般的水泡,洗去心中的塵埃。王郎確實喜好新奇之事,向來飽經幽隱之事。沒有能與之相投的人,只因彼此志趣相投。
枵腹:空腹。
幾合陳:幾合陳糧。
咄嗟辦:形容事情容易辦到,很快就能完成。
彭亨腹:大腹便便。
云根:指石。
蟹眼:煮水時泛起的水泡。
莫逆:指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
臭味:指志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生活相對清苦時,看到王和鼎的石銚十分喜愛。當時社會可能文人之間有交流物品、詩詞唱和的風氣,詩人便作此詩向王和鼎討要石銚。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向王和鼎討要石銚,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用典等手法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交流方式。
一區別墅東山曲,幾片青山隱茅屋。門前垂柳覆清溪,屋后長松亞脩竹。寂寂衡門無俗喧,主人留客烹雞豚。衣冠樸素禮真率,依稀如入桃花源。彈棋擊劍復飲酒,世上浮名竟何有。君今蹤跡已青云,我也棲遲甘白首。與君相對歡且悲,人生會合能幾時。恐君作吏風塵去,此地開尊更有誰。
心外有佛不名信,自心是佛亦非信。信盡心亡佛亦非,那吒手把金剛印。
深宮細雨流光濕,薔薇吐花紅欲涪。美人梳洗出簾遲,云擁髻鬟高一尺。愛花呼婢折來看,一枝疑薦黃金盤。卻嫌綠剌暗傷人,整頓玉織肩黛攢。笑語追隨真有意,繡羅衣裳照珠翠。長安水畔若相逢,不是杜陵心亦醉。胎陽燕子尾延延,皺裙無計留飛仙。春風人面解傳得,始信丹青非偶然。
休論句曲更茅山,只到棲霞說半年。暫學僧閒猶未得,幾時真個作神仙。
薄暮融風起凍霞,五更晴靄麗年華。空香裊篆爐存火,苑色回青柳放芽。辭谷早鶯同命侶,過江春雁各思家。物情人事端居外,頗念吾生亦有涯。
孤村去,水闊野風柔。蘆荻叢中搖短輯,蓼花深處采雞頭。日暮不回舟。
松下云根迂菊徑,梅邊竹外著茆茨。天教管領閒風月,得句無非妙色絲。
別無久近不相忘,見面雖疏意味長。向摧梁初馳唁疏,已埋玉后送銘章。我慚臨穴詩黃鳥,兒報移阡讖白羊。絮酒何時澆宿草,些成三賦淚沾裳。
翠壁蒼云錦繡開,夜涼蘿月滿松臺。思君不見梅溪上,惆悵天風萬里來。
文定祠堂衡岳下,岳云祠榜映崔嵬。千年弦誦馀巖寶,長遣山靈護綠苔。
廣庭端拜一塵無,門外清溪點綠蕪。三代偉人生慶歷,千年遺廟托姑蘇。淺夫敢竊先憂號,盛德還徵后系圖。徽國陋儒空仰止,海峰高絕倚天孤。
高枕清風臥,吟蟲我自聽。當頭無皓月,過眼有孤螢。驟響雷敲夢,浮身雨打萍。恐將四鄰擾,坐待夜蘇醒。
去歲逢君浮玉山,江風颯颯吹離顏。今歲重過揚子渡,煙波咫尺難相遇。鐵甕城頭一喚君,江聲洶涌那能聞。寸心強對南徐月,雙眼徒瞻北固云。此生應嘆交歡淺,日日思君長展轉。幾回飛夢到君傍,江水茫茫空斷腸。
沙遠晴波淺漾金,魚苗初上小如針。將船載酒江頭飲,水柳千株滿岸陰。
最愛君家竹居好,秋花錦石相新鮮。窗前讀易無俗子,林下置酒多才賢。寶鴨晝焚香滿室,鐵笛夜吹聲在天。安得卜鄰近左右,與君日日談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