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鐵山福濟廟祀神曲 送神
伐鼓兮隆隆,風雨時兮歲豐。
刲羊炰羔兮旨酒清潔,相與答神兮繼日以月。
肉掩豆兮中禮,盞斝酢兮告終。
神之福汝兮百室攸同,神歡以留兮塵囂而蒙,靈旗云馬兮或時返乎離宮。
伐鼓兮隆隆,風雨時兮歲豐。
刲羊炰羔兮旨酒清潔,相與答神兮繼日以月。
肉掩豆兮中禮,盞斝酢兮告終。
神之福汝兮百室攸同,神歡以留兮塵囂而蒙,靈旗云馬兮或時返乎離宮。
敲起鼓來聲音隆隆作響,風雨應時而至,年成豐收。宰殺羊羔煮好肉,美酒潔凈,大家一同酬謝神靈,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祭肉擺滿食器合乎禮儀,相互敬酒之后祭祀結束。神靈賜福給你們,家家戶戶都能享受到。神靈歡快地停留,為塵世帶來庇佑,神靈的旗幟、云馬或許會時不時返回離宮。
伐鼓:擊鼓。
刲(kuī)羊炰(páo)羔:宰殺羊、烤羊羔。
旨酒:美酒。
掩豆:擺滿食器。豆,古代食器。
盞斝(jiǎ)酢(zuò):相互敬酒。盞、斝,都是酒器。酢,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百室攸同:家家戶戶都一樣,指都能得到神靈的福佑。
塵囂:塵世。
靈旗云馬:指神靈的旗幟和坐騎。
離宮:神靈居住的宮殿。
普州鐵山福濟廟祀神曲是用于祭祀福濟廟神靈的歌曲。古代人們依賴農業生產,對風雨、收成十分關注,常通過祭祀神靈來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此詩創作于祭祀活動中,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信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神靈以答謝其賜福,突出特點是對祭祀場景的細致描繪。它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代祭祀文化,具有一定的民俗研究價值。
頭白目昏過五十,不禁四體病交攻。君恩未有涓埃報,卻怪書來感嘆同。
廉纖小雨作春愁,吹濕長云漫不收。架上酴醾渾著葉,眼明新見小花頭。槐葉青青染不如,護巢鴉語有新雛。蕭蕭晚雨窗鳴急,臥穩藜床玉枕書。天低芳草接浮云,萬柳含煙翠不分。燕子歸時花遍落,暮云和雨入黃昏。春陰只與睡相宜,臥聽鳴禽語復飛。一縷斷香浮不散,何人深院晝熏衣。
山陬遙望月,懷舊獨憑欄。皓魄一輪起,清輝萬里看。賦詩懷謝傅,屬和有潘安。欲聽霓裳曲,身疑在廣寒。
伏虎原為石,蝦蟆本是茄。殺人心未見,索命夢交加。莫貼肚里榜,都無眼底花。
長風何處起,雨腳散重陰。山月能留照,江流只自深。清宵無酷暑,遠鶴有馀音。未有悲秋意,何如蟋蟀吟。
西池春色去如飛。記東城、惜別依依。柳絮如綿紅玉綻桃枝。花細膩、葉紛披。香生靨、酒盈卮。分離后、重會何時。未許相忘云漢惱星期。不盡是相思。
峨峨川上兩飛樓,樓下煙波一片愁。大別中分江漢水,金沙東接鳳凰洲。騷人一去無芳草,帝子重來有古丘。可惜湖南空轉戰,三年不見漢時秋。
手挼紅杏醉繁香,回首春前夢一場。便與經營百船酒,再來應是菊花黃。
余有先人廬,不能飭衡荊。樵蘇來共之,鳥雀自從橫。吾兒慕老圃,聊為一經營。梅桃凡幾樹,修竹百余莖。取勝唯一池,弱不任揚舲。茅屋八九間,文之軒若亭。小丘僅踰刃,強亦以山名。又復名其圃,曰約差勝盈。君看芥子中,須彌了不贏。
林鴉開咮忘飛騰,天地為爐萬象蒸。冰井湯鏖幾千尺,塔鈴風閟十三層。夢魂正繞云帆客,畫本閒臨雪麓僧。一枕雨窗惟靜勝,不須赤腳踏層冰。石枕繩床夏簟藤,慢膚終日厭歊蒸。夢飛楚澤三千里,人在秦樓十二層。松頂露涼時警鶴,山房泉冷獨輸僧。人間膏火鏖城市,世外清涼勝飲冰。
正從濠上看鯈魚,忽向宮中佩虎符。出處自殊心自一,依前魚樂滿江湖。
昔日孤山夜泛船,醉歌明月訪逋仙。白頭又上羅浮路,一色瑤池淺水邊。
燈火樓臺皓魄圓,客心何事憶當年。鹡鸰飛處情多緒,鴻雁來時書幾傳。春夜月如秋夜冷,燕山云與越山連。誰家更奏思歸曲,無奈愁腸萬丈牽。
兀兀者木,胡然再華。彼木則華,豈伊瑞邦家。邦家孕賢,節脩且姱。忠賢脩姱,明運亨嘉。忠賢降靈,有占斯石。忠賢之心,匪也斯席。忠賢之心,遑遑皇國。朝昏翼翼,衷沖翼翼。忠賢之心,如柏斯茜。彼柏之茜,固趾石貞。匪霜雨變,忠賢之心。如柏之貞,匪霜雨變。粵昔婺源,有石其翳。石如鏡如,霞霾其蔽。粵聞自昔,隋唐之際。有汪先公,保邦之勚。世德繩藝,汪德繩藝,是石之異。忠賢之衷,與天地通。木枯而華,氣天地通。石翳而晶,氣天地通。天地感通,賢之衷忠。忠衷之積,應運而亨。運也匪值,蘊也山靈。應運時乘,風聲楞楞。風聲楞楞,天下和平。楞楞風聲,九天其邁。如彼鴻毛,翳天之外。如彼先公,曾唐之賚。唐室之賚,天地交泰。忠賢之心,繩繩匪懈,繩德匪懈。受福是介,受福之介,孫子是賴。豈曰譽沽,旁訾以韰。亦有流言,式予德戒。予德衷式,徵之于情。于情之忒,于德之徵。如石衷潤,其光斯澄。如木衷和,其華斯嶸。顯允君子,忠賢是繩。汪之先公,唐室令名。顯允君子,令名是繩,孫子是貞。忠衷,同治本作“衷忠”。
瑟瑟秋風候,問君何所之。君行雙淚下,生別非所悲。憶昔趨庭訓,諄諄禮與詩。定省朝還夕,為樂長在茲。一旦風木摧,哀哀見無期。淚盡繼以血,殷憂當告誰。獨有太史銘,可以不朽為。懷刺走千里,間關豈所知。鴻雁聲嗷嗷,浮云東南馳。白馬蕭蕭鳴,且當從此辭。我聞重惻惻,掩泣一相持。槜李在何方,山川路逶迤。明發擔簦去,嚴霜途中逵。傷哉孝子心,金石堅不移。太史秉直筆,文章光陸離。千載一知己,臨風涕漣洏。君負青云姿,顯揚會有時。行矣重自愛,莫忘倚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