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菊
偶煩孔方兄,聘此高妙姿。
粲然顧我笑,佳哉今何時。
維摩初不病,坐獲大奇勝。
便拈楖栗來,祖師有律令。
偶煩孔方兄,聘此高妙姿。
粲然顧我笑,佳哉今何時。
維摩初不病,坐獲大奇勝。
便拈楖栗來,祖師有律令。
偶然為錢財之事煩惱,便花錢買來這姿態高雅美妙的菊花。它燦爛地對著我歡笑,仿佛在問如今是怎樣美好的時節。就像維摩詰本就沒病,卻能獲得極大的奇妙勝境。于是我就像拿著楖栗杖一樣與它相對,祖師定下的清規戒律也在這情境中有了別樣意味。
孔方兄:指錢,因舊時的銅錢中有方形的孔。
高妙姿:指菊花高雅美妙的姿態。
維摩:即維摩詰,佛教中一位在家的菩薩,曾以稱病為由,向釋迦牟尼派遣來問疾的文殊菩薩闡述大乘佛教的深奧義理。
楖栗:僧人的手杖。
祖師:佛教宗派的開創者,這里的律令可理解為佛理、規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與錢財或世俗相關的煩惱,看到菊花后,借菊花表達自己超脫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當時的社會或許存在著一些世俗的紛擾,詩人通過這首詩來尋求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借買菊之事,表達對超脫世俗、清凈境界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將菊花與佛教意象結合,富有禪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廣為人知,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和創作風格。
節義遍江東,皖人殊可丑。
豈知劉廣文,臨難竟不茍!
捧檄署涇縣,胡來誓死守。
城破何從容,赴井還攜婦。
又聞周廣文,敢戰敵為走。
倉卒殞學宮,絕命刃在手。
拔刃手不開,殉之庶無負。
如何涇縣亡,一時有二叟!
父子不傳,百無一有。狹路相逢,推門落臼。禮拜即是,不禮即是。黃面瞿曇,在我腳底。山圍仙壟,水繞佳城。言中有響,句下分明。一著高一著,一步闊一步。撥轉上頭關,乾坤全體露。昔年曾向山中去,千手大悲攔不住。今朝又向山中來,優曇華向半天開。茅庵草舍住山深,無奈檀那錯訪尋。了卻先師未了底,惡聲從此滿叢林。樹凋葉落,體露金風。更問如何,眼瞎耳聾。靜中消息鬧中觀,鬧中消息靜中看。靜鬧掀翻行正令,倚天長劍逼人寒。鬧市門頭,有一句子。擺手出漳江,全身在里許。稽首老瞿曇,擔頭入鬧藍。炷香三拜了,天上與人間。靈從何來,圣從何起。五通六通,不是不是。今日天寧,如何指示,齊之以禮。鬧市紅塵,入廛垂手。才涉思惟,劈脊便摟。夫子眼睛,瞿曇巴鼻。不是四六文章,亦非仁義禮智,普請大家齊側耳。平沈大地,高出虛空。釋迦彌勒,齊立下風。眼如鼻孔口如槌,業識忙忙喚不回。南浦西山耕未遍,披毛戴角又重來。靈山話月,曹溪指月,寒山比月。從上佛祖,納盡敗闕。地黑天昏見得親,肯隨光影弄精魂。老僧拳下死中活,佛與眾生一口吞。休分廛市與山間,靜鬧閑忙著眼看。靜鬧二途俱泯絕,如珠轆轆走金盤。一鏃破三關,坐斷江西路。佛祖到頭俱罔措,至竟全憑這一步。殿里底是什么,千百化身無處討。禮拜燒香,不勘自破。狀元筆下鼓風雷,未放游鱗久曝腮。激起硯池些子水,洗光幕阜翠崔嵬。遇緣即宗云從龍,隨處作主風從虎,大地撮來無寸土。倒岳傾湫,興云致雨。釋迦頂?一機,達磨單傳一著。崇恩不惜眉毛,只作一句道卻。今朝十月念五,黃龍有一轉語。分明更不囊藏,直截當陽為舉。叻,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湘南潭北影團團,面面檐楹風雨寒。突出虛空無縫罅,從教千古與人看。五日一番,赴個程限。有道可談,有法可演。不顧碎身如微塵,只要瞎卻眾生眼。日月循環成底事,衲僧切忌眼麻迷。直饒透徹威音外,也落儂家第二機。急薦取,莫遲疑。坐看東君行正令,大鵬一舉到天池。獨弄單提向上機,機前薦得早遲疑。相逢覿面憑誰委,父子雖親各不知。格外一機,萬靈莫測。向上一著,千眼難窺。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兒。春風二三月,桃李自成蹊,笑殺靈云道不疑。掀翻大地,打破虛空。口吞佛祖,凌蔑宗風。莫笑黃龍無伎倆,熨斗煎茶銚不同。參禪莫滯靜工夫,鬧處相逢在半途。靜鬧兩關俱不涉,趙州東壁掛葫蘆。目前無法,意在目前。目前薦得,正好吃拳。天下法窟叢林,四月初一結制。無門逐惡隨邪,要效死心舊例,普請諸人腦門著地。兜率未離塵滿面,王宮才降垢通身。兒孫縱有滄浪水,洗到驢年也不清。儂家沒興眼無筋,錯中南方蠱毒深。一掬肝腸俱裂破,年年此日痛傷心。瞿曇遺下葛藤窠,翻覆看來脫處多。不是兒孫重檢點,古今爭得絕誵訛。參禪要真實,直造無疑地。聞非未必非,說是未必是。黃龍設三關,曹洞列五位。坐斷主人公,且不落第二。循規守短,無繩自縛。縱橫無礙,外道魔軍。存心澄寂,默照邪禪。恣意忘緣,解脫深坑。惺惺不昧,帶鎖擔枷。思善思惡,地獄天堂。佛見法見,二鐵圍山。念起即覺,弄精魂漢。兀然習定,鬼家活計。進則迷理,退則乖宗。不進不退,有氣死人。烈焰亙天,洪濤輥底。眨上眉毛,劍去久矣。春山疊亂青,春水漾虛碧。春光漏泄盡,誰識春消息。多年枯木再抽枝,撼動春風生八極。撥轉玄關,一彈指頃。看看平地起風云,門近洪崖千尺井。死心室內,移身移步。日日香燈,朝朝話墮。稽首齊安王,鐵蛇橫大道。春山疊亂青,春水漾虛碧。寥寥天地間,滿眼皆相識。三月清明節禁煙,桃華帶雨倍鮮妍。皆言當日靈云悟,笑破禪和口半邊。今朝三月初十,擊鼓禪徒畢集。欲知時節因緣,雨落階頭便濕。會即各自歸堂,不會何勞久立。翠巖絕崄巇,元不涉階梯。去來無窒礙,彼此更何疑。珍重洪源湖海眾,個中不隔一毫釐。無門為法門,三關何用立。熟處既難忘,又從這里入。靈山一會,泥團土塊。問訊燒香,和贓捉敗。熱喝粗拳,佛來也打。臨濟德山,一時擒下。不是護身符,亦非斷貫索。直饒鼻孔遼天,也被這個穿卻。無門老漢還免得么,卻請維那下個注腳。贊嘆無門,也是這個。罵詈無門,也是這個。文彩未彰誰辨得,卻煩首座通消息。不動腳頭,青云獨步。個是尋常行履處,須知更有通霄路。掣斷繩頭欲自由,那知定業未容休。再償拽杷拖犁債,鼓得西江水逆流。八兩還他是半斤,陳年桃核舊時仁。大家出手共提掇,行看叢林氣象新。黃龍結制沒規繩,超過諸方半月程。莫怪七顛并八倒,大家日午打三更。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百年渾似醉,三萬六千場。休擬議,莫思量。錦鱗一躍化龍去,無限癡人戽夜塘。歸來一月馀日,內外人事已畢。恣意飽飯噇眠,說甚金圈栗棘。分明告報諸禪,直下便須委悉。更若擬議躊躇,照顧腦門霹靂。六月炎炎如火聚,寂然不動于中住。炎炎火聚卻清涼,清涼卻是炎炎處。等閑坐斷兩頭關,撞墻撞壁通霄路。石跟常有千年潤,海眼曾無一日乾。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間蟠。霹靂一聲頭角露,傾湫倒岳鼓波瀾。圖列千山開畫嶂,帶圍一水繞蓬瀛。腳頭未舉已先入,不用門前彈指聲。動弦別曲,葉落知秋。禾山打鼓,雪峰輥毬。睦州擔板,投子提油。趙州狗子,溈山牯牛。青原垂足,俱胝指頭。一隊破落戶,各自逞風流。布袋頭開今日始,滿目江山秋色里。驀然踏斷草鞋跟,元來卻是自家底。信腳行去絕埃塵,信手拈來用得親。信口道出驚天地,信心悟入獨超群。陰極陽生,日添一線。獨有山僧拄杖子,不屬陰陽遷變。昨日去年去,今朝今歲來。去年去不去,今歲來不來。現種種形,說種種法。形法皆非,假名菩薩。更于諸相覓圓通,當人正眼俱戳瞎。咄這乾屎橛,生來太妖孽。堪笑老云門,一棒打不殺。衲僧今日路頭通,拄杖生云興已濃。要探江湖深與淺,前途更有妙高峰。開爐半月,火種全無。冷灰豆爆,驚動江湖。燕國當年植福田,身如水月印三千。渠無生死歸何處,春早梅華放曉煙。是圣是凡,過這邊立。擬議不來,青天霹靂。摧邪顯正,一印印定。盡大地人,諦聽諦聽。遇家里人,說家里事。一句無私,龍翔鳳翥。諸方浩浩,舉古明今。送人上樹,不是好心。銅沙鑼里滿盛油,故國山河在眼頭。試向鳳凰臺上望,長江無日不東流。老來無日不思閑,深隱西湖第一山。無奈退庵賢制置,遠移公帖入松關。天陰性地昏,日出心光耀。拄杖笑呵呵,禪床也?跳。管甚歲馀閏,一任月大小。淈?幾春秋,用處非常峭。可憐五十三知識,未曾夢見頂門竅。靈山大法王,末運希所遇。聲名遍天下,乾坤恣獨步。草鞋掛龍床,三宣渾不顧。凌滅曹源生,訓徒參活句。宗門個樣師,熟不生戀慕。天庭重降敕黃來,凌霄峰頂施甘露。威鎮戎夷,掃清魔孽。群靈歸敬,忠心如鐵。破蔡滅金,守黃剿賊。雪百年二帝難雪之恥,成中興四將未成之業。三教圣人,同歸一理。理長則行,理短則止。虛空無心,墻壁有耳。不涉言詮,單提直指。口縫才開,不是不是。山前麥熟已如云,覿面當機為指陳。驀地一番梅雨過,青山洗出畫圖新。元正啟祚,萬物咸新。衲僧拄杖黑■皴,不屬陰陽別是春。出洞昂頭角,回山露尾巴。恩承饒舌力,累我受波查。針芥相投,體用俱全。衲僧門下,十萬八千。名高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是碑。大宋正傳天子令,直教諸國豎降旗。普賢行愿等三千,正是清明首夏天。要見大人真境界,月明常照御樓前。爛柴頭,火一團。急著眼,莫顢頇,星在秤兮不在盤。
扁舟曉泊畫橋西
風滿蓬窗水拍堤
落舟半山人未起
萬蛙聲里子規啼
蒼松夾徑二十丈,
碧殿藏云五百尊。
金鐘散響撼星斗,
眾燈續焰移朝昏。
莫為趨朝亟載脂
小令羸瘠長膚肌
帝城書疏舊不入
何有畫圖傳荔枝
涼風吹幾日,木葉下庭柯。
秋色先人老,詩情向晚多。
望云知海氣,聞魚想邊歌。
一樣江南月,前村照駱駝。
犵鳥蠻花地,腥風瘴雨天。
禹圖誰探險,秦客去求仙。
洋泛婆娑水,山浮毗舍煙。
樵歌喧極浦,帆影落前川。
古殿凌云漢,危城控斗躔。
老榕根踞虎,苦棟葉藏蟬。
文物懷昭代,威棱震遠邊。
登高望滄海,不見虎賁船。
結綺臨春無處尋
人皆歸罪主荒淫
誰知文體傷輕艷
狎客迎逢罪更深
水色山光明棟宇,
溧陽獨有故侯祠。
猶聞邑里懷遺愛,
況是云仍切孝思。
千歲祠堂脩薦謁,
四時宗族會杯盤。
建寧太守家園樂,
寫向丹山碧水看。
小顆含春,那許盤中,櫻桃斗鮮。為粉香勻靨,微粘花露,彩毫描黛,淡吮松煙。鳳管調來,鵝笙炙去,一曲清歌鶯溜圓。評茶味,任瓷磁深淺,嘗盡甘泉。
休隨梁燕呢喃。且教語鸚哥鐵馬前。愛瓜犀難見,茜凝羞鄭,丁香半露,猩滴驚樊。懶嚼紅茸,愁沾綠蟻,慣使纖纖剔未閑。移情處,在輕輕一笑,百媚嫣然。
步兵廚里一尊深,
聞爾還鑣喜不禁。
使者玉魚親走送,
故人金馬獨浮沉。
彈冠意氣誰相許,
拄杖煙霞尚可尋。
醉后莫論烽火事,
并州空折白云心。
窗前數枝柏,峨峨古衣冠。對客無媚容,鐵面霜雪寒。
海榴不自持,隔墻素人看。如何路旁子,真意傾柔曼。
山鳥集庭樹,顧我留好音。迂疏脫機巧,微物知此心。呼童具杯盤,自聽還自斟。酒盡忽飛去,悵惘煙云深。
沿溪探芳杜,香氣襲我衣。貪得不知厭,竟踏明月歸。空堂燒短燭,馀情付清徽。曲罷發長嘆,此意識者稀。
讀書茅檐下,古道照我顏。掩卷思古人,邈焉不可攀。當夕屢廢寢,當晝屢廢餐。浮辭炫俗易,實理躬行難。
寒士多局促,我顏獨軒昂。甘為珠玉捐,羞作瓦礫藏。落落青松軀,凜凜寒雪腸。百年天地間,俯仰有耿光。迂疏畏炎暑,散發修竹林。綠色豁病目,清風滌煩襟。好詩節間題,濁酒葉底斟。古賢不可起,勝會難重尋。
今夕是何夕,當頭月皎然。
應知千里隔,共此十分圓。
樹暖鳥初覺,樓深人未眠。
前身誰與證,清凈悟因緣。
勛業仰重華,
園陵是帝家。
山高逼象緯,
地險鎮龍沙。
風雨諸靈謁,
松杉萬澗賒。
為埋弓劍處,
五色見云霞。
九日秋容老,山山晴色宜。
紫萸香可佩,黃菊艷當時。
屐為登高著,尊因選勝移。
愿言多載酒,拂石醉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