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許東傳 其一
碧霄已覺少微明,帝所行看召老成。
好夢謾依淮水去,秋風空見雪山輕。
衣冠幾許披云霧,父老于今識弟兄。
黃閣他年開月旦,想公終不解忘情。
碧霄已覺少微明,帝所行看召老成。
好夢謾依淮水去,秋風空見雪山輕。
衣冠幾許披云霧,父老于今識弟兄。
黃閣他年開月旦,想公終不解忘情。
天空已感覺少微星明亮,料想朝廷即將征召德高望重之人。美好的夢境只能隨淮水而去,秋風中只見雪山顯得那么輕。有不少人能撥開云霧得見天日,如今父老鄉親也能認清賢德弟兄。將來朝廷進行品評人物時,想來您終究不會忘情。
碧霄:青天。
少微:少微星,象征處士、隱士,這里可能指賢才。
帝所:指朝廷。
行看:即將看到。
老成:指年高有德之人。
謾:徒然。
衣冠:指士大夫、官紳。
披云霧:比喻得見清明之世或賢德之人。
黃閣:漢代丞相、太尉和漢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門,廳門涂黃色,以區別于天子,后因稱宰相官署為黃閣。
月旦:指月旦評,即品評人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需要賢才的時期,許東傳有被朝廷征召的可能。詩人或許與許東傳關系較好,在他可能被征召時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許東傳,期待他能被朝廷重用。其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送別詩的一種風格,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谷口春殘黃鳥稀,空山野水照殘暉。
風吹花片依華表,火入荒陵化寶衣。
溫室有泉山鳥浴,野桃無主亂花飛。
此時愁望情多少,空聽鸞音月下歸。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后,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江渚山椒洽比鄰,分飛接跡勞逡巡。
關河萬里戎王子,楚漢千年虞美人。
沈炯自泣茂陵樹,庾信長哀江南春。
人間有恨皆搖落,那向西園淚眼頻。
易簀丁寧愿竟虛,橫流一決遂淪胥。
南雷若使生今日,應廢《明夷待訪》書。
新亭舉座皆周顗,魯國當年一孔融。
留得題襟詩卷在,九原家祭有余恫。
先親膝下共游人,
孤影飄零只我身。
今日再來如隔世,
泫然衰淚落江濱。
臥病空堂夢易清,五更推枕聽雞鳴。
從教天下知初旦,可奈世間多惡聲。
向曉稍聞千籟動,撫時翻覺一身輕。
著鞭事業馀微喟,卻趁霜階望啟明。
故園花柳又清明,
白發清樽唱渭城。
七十二泉春草遍,
憑君為吊濟南生。
萍蓬生計讓犁鋤,湫隘先人有敝廬。
秋雨孤帆云夢雁,春風旅食武昌魚。
虞翻南海無知己,賈誼西京未上書。
萬里白頭虛子舍,晨昏天末近何如。
炎曦昔頹照,太白西垂芒。尺木祚云季,截險非巨防。安東節初指,士馬何飛揚。子陽不解事,井底窺扶桑。
伏軾無左車,義旗豈真王。漼汜竟奚補,耳余亦分張。翻然逐鹿者,一旅終夜郎。殘戮到原野,戰地天蕭涼。
宮門未摧徒,突兀城中央。行人行嘆息,指點能具詳。我來偶憑吊,長嘯一慨慷。如何使君署,卻在妝樓旁。
石訝萬夫舁。材信千車裝。華榱間飛甍,一一摩青蒼,苔階見綦履,蔓草蕪明珰。尚想棲息時,燕雀方處堂。
垂翅涉交水,降幡溯沅湘。蛾眉豈得貯,響屟余空廊。嗚呼十年間,事不關興亡。特筆在《春秋》,窈據誠不祥。
使君美風度,環除種垂楊。灑墨作檐額,彈琴然妙香。茲樓若增奇,洗濯生輝光。結構豈殊昔,令名乃千霜。
今夕煙景佳,素侶紛攜將。明蟾正當檻,社燕初辭梁。芙蕖何灼灼,零露沾人裳。碧石怨西子,行云疑楚王。
何用感遺址,會須尋樂方。詩成一笑粲,不飲負此觴。
雷動星馳入貢車,舌人環列護爻閭。
但占風雨都來享,偶斷苞茅便問諸。
宅北曾分羲仲命,綏南遠賜趙佗書。
盟津八百爭朝會,猶記徵祥紀白魚。
群雞啄黍正朱朱,采莫歸來日已晡。
滿堂賓客無顏色,不能出戶興嗟吁。
金椎控頤口含珠,髑髏昔是衣冠儒。
云遮西嶼勢崢嶸,塔影刺天一點橫。
大?;丨h奩鏡啟,孤峰峭立翠屏生。
飛霞繞頂流光赤,寶剎映空落照明。
商賈往來占利涉,凌霄燈火指迷程。
官梅一樹小池頭,
繞著瑤芳看不休。
為語鄰舟莫吹笛,
冰肌香骨未禁愁。
不到駝山向一年,歸來猶及暮春前。萍開碧沼見藤影,花落閑窗聞杜鵑。在處未妨多酒債,看春應辨買花錢。興來幽意道不得,落日長風吹紫煙。
溪上歸來一釣艭,杏梁新燕媚雙雙。暖云欲雨猶藏谷,墜葉無風不到窗。傲性亦知人共棄,塵心多付酒中降。一聲橫笛竹深處,夜半月來潮滿江。
閑從高閣望崔嵬,檐日陰陰喧晚雷。橘近野亭猿摘去,花開別院鳥銜來。尋僧夜月遙聽梵,招客乘舟不用催。寂寂山齋無一事,亂云疏竹伴登臺。
雨苔侵徑客來稀,官事才閒便掩扉。攲枕忽生鄉國念,夢中喜得一番歸。
西風落葉滿庭除,隱幾清吟獨撚須。官地莫將私地比,菊苗也種兩三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