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謠十首 其五
群雞啄黍正朱朱,采莫歸來日已晡。
滿堂賓客無顏色,不能出戶興嗟吁。
金椎控頤口含珠,髑髏昔是衣冠儒。
群雞啄黍正朱朱,采莫歸來日已晡。
滿堂賓客無顏色,不能出戶興嗟吁。
金椎控頤口含珠,髑髏昔是衣冠儒。
一群雞正歡快地啄著紅紅的黍米,采野菜的人歸來時太陽已西斜。滿堂的賓客都黯然失色,沒辦法出門只能嘆息。有人用金椎抵住下巴口中含著寶珠,可這髑髏從前卻是身著衣冠的儒生。
朱朱:形容黍米顏色紅亮。
莫:通“莔”,野菜。
晡:申時,傍晚時分。
金椎控頤:用金椎抵住下巴。
髑髏:死人的頭骨。
衣冠儒:穿著儒服的讀書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動蕩不安,詩人目睹了世事的變化無常,看到一些曾經的儒生如今命運悲慘,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人生無常。其特點是通過日常與生死的對比來揭示哲理。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命運的深刻思考。
月明階悄悄,
影只腰身小。
誰是鶱翔人,
愿為比翼鳥。
幽室鎖妖艷,無人蘭蕙芳。
春風三十載,不盡羅衣香。
我本長生深山內,
更何入他不二門。
爭如訪取舊時伴,
休更朝夕勞神魂。
飛燕身輕未是輕,
枉將弱質在巖扃。
今來不得同鴛枕,
相伴神魂入杳冥。
自與渾家鄰,馨香遂滿身。無心好清靜,人用去灰塵。——麻大
終朝每去依煙火,春至還歸養子孫。——和且耶
曾向苻王筆端坐,爾來求食渾家門。——和且耶
蘆荻花,
此花開后路無家。
恃勇禍必嬰,恃強勢必傾。
胡為萬金子,而與惡物爭。
休將逝魄趨府庭,止于此館歸冥冥。
三度過海,
兩度上漢。
行至勒漠,
命屬柏君。
曉讀云水靜,夜吟山月高。焉能履虎尾,豈用學牛刀。——寧茵
但得居林嘯,焉能當路蹲。渡河何所適,終是怯劉琨。——斑寅
無非悲寧戚,終是怯庖丁。若遇龔為守,蹄涔向北溟。——斑特
絳衣披拂露盈盈,
淡染胭脂一朵輕。
自恨紅顏留不住,
莫怨春風道薄情。
寒水停園沼,秋池滿敗荷。杜門窮典籍,所得事今多。
誰謂三才貴,余觀萬化同。心虛嫌蠹食,年老怯狂風。
團圓今夕色光輝,
結了同心翠帶垂。
此后莫教塵點染,
他年長照歲寒姿。
揉藍綠色曲塵開,
靜見三星入坐來。
桂影已圓攀折后,
子孫長作棟梁材。
齊紈魯縞如霜雪,寥亮高聲予所發。——故杵
嘉賓良會清夜時,煌煌燈燭我能持。——燈臺
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綆相牽常出入。——水桶
爨薪貯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為勞。——破鐺
潮來逐潮上,潮落在空灘。
有來終有去,情易復情難。
腸斷腸中子,明月秋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