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石頤寺
去年倚策憶春殘,芳草重尋翠屈盤。
苔磴漸高天咫尺,巖花未老露蒙蒙。
鳴禽時托朝霞暖,煙澗猶分夜雨寒。
俯看眾山皆迤邐,此心不盡四圍寬。
去年倚策憶春殘,芳草重尋翠屈盤。
苔磴漸高天咫尺,巖花未老露蒙蒙。
鳴禽時托朝霞暖,煙澗猶分夜雨寒。
俯看眾山皆迤邐,此心不盡四圍寬。
去年拄著拐杖回憶著暮春景象,如今又來重尋那曲折盤繞的翠綠芳草。沿著長滿青苔的石梯漸漸登高,感覺離天只有咫尺之遙,巖上的花朵還未凋謝,帶著蒙蒙的露水。啼鳴的鳥兒不時沐浴著溫暖的朝霞,煙霧籠罩的山澗還留存著夜雨的寒意。俯身俯瞰,眾山都蜿蜒連綿,我的心境開闊,仿佛四周都變得無比寬廣。
倚策:拄著拐杖。
春殘:暮春。
翠屈盤:指曲折盤繞的翠綠芳草。
苔磴:長滿青苔的石梯。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迤邐:曲折連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某個暮春時節重游山寺,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心境閑適,在山寺的美景中獲得了心靈的寧靜與愉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寺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美妙。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五紀周旋地,欣同七十稀。
長庚陪月曉,孤鶩伴霞飛。
忽作三休去,真成一夢非。
不知華表上,白鶴幾時歸。
閱世身如夢,捐書語更真。
人牛俱不見,棒喝總休親。
敗壁蟲書蘚,空床鼠印塵。
滔滔天下士,應不羨知津。
天上文昌省,人中翰墨仙。
尚書心似水,學士筆如椽。
視草金蓮夜,哦詩錦瑟年。
玉樓方斷手,又著紫鸞鞭。
去年束書薄游梁,今年下馬古滁陽。
滁陽寒食少人出,滿城山雨驚淋浪。
閉門客舎頗無事,五白大呼同舎郎。
樽前誰唱醉翁曲,鳥歌花舞催紅粧。
竟須薄酒澆永日,肯放羈愁煎客腸。
功名老矣白發出,歲月幾何歸路長。
江頭藉草作寒食,細雨梨花思故鄉。
何當秣馬候明發,便可一葦橫長江。
千村萬落鳥呼客,山南嶺北花吹香。
仍須戒婦速作黍,會見鹿門歸老龐。
黃昏明月上朱樓,簾旌射月香霧浮。
畫欄垂手樓中女,對月低眉不舉頭。
人似長干橋下水,一去悠悠幾千里。
謾道嫁雞逐雞飛,長干夫婿那得知。
戢戢盤蝸滿舍東,笑看蠻觸兩爭雄。
便攜龍具歸田去,更祝豚蹄望歲功。
未怪席門多長者,肯教壑谷問吾公。
超然獨到羲皇上,臥占南窗一枕風。
清飚洗睡昏,好雨愜幽欣。
共喜當春至,偏宜入夜聞。
跳波通轍涸,流潤駐爐薫。
瀲瀲沙頭綠,晴來已十分。
苔花帶雨上秋床,欹枕無人午夢長。
愁極俱憑詩可遣,憂深唯有酒能忘。
窺人谷鳥怱怱語,撲馬巖花細細香。
袖手莫夸窮事業,試將斗酒換西涼。
千騎森森擁戟牙,鈴齋高臥放朝衙。
官曹已踐文昌省,門闕猶傳處士家。
天上麒麟新活計,壁間蝌蚪舊生涯。
一炊未熟成今古,零落空懸刺史車。
臞翁自是列仙儒,豪氣骎骎若不除。
東閣尋梅詩滿篋,西郊問柳酒盈車。
奇礓屢訪陳倉鼓,古漆空存汲冢書。
不信青山解埋玉,定應碧海控鯨魚。
貌古須眉見,情高耳目遺。
應諧聊玩世,避謗莫吟詩。
事不關心處,身非抱病時。
翛然無一事,痛飲是吾師。
虎穴連三輔,狼煙暗百蠻。
邊風搖馬鬛,朔雪點袍斑。
委命輕于縞,收名重若山。
遺忠應未泯,結草在兵間。
夫擁侍臣櫜,兒乘刺史軺。
澗蘋借采采,風棘盛夭夭。
尚想萊班戲,空留楚挽招。
魌頭引丹旐,千古閟山椒。
客來聽履上云階,百尺蒼藤絡斷崖。
古井千年龍上臥,層邱一曲虎為儕。
乍驚河漢懸談舌,便覺風云入壯懷。
小雨隨車真有意,待催詩板掛高齋。
沙丘有余風,趙女多跕??。燕丹養勇士,后宮出女子。
至今余倡優,吹彈滿都市。佳人北方來,傾城盡風靡。
妙舞縈纖腰,清歌發皓齒。一歌四座歡,再歌賓客起。
回眸與目成,哀弦忍重理。愿為雙飛燕,與君共棲止。
人生不行樂,歲月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