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事
滿眼皆相識,論心自不同。
閑門扃夕照,敗葉落西風。
往事全成夢,浮生漸覺空。
搘頤獨無語,四壁響秋蟲。
滿眼皆相識,論心自不同。
閑門扃夕照,敗葉落西風。
往事全成夢,浮生漸覺空。
搘頤獨無語,四壁響秋蟲。
滿眼所見都是相識之人,但真正交心卻感覺彼此不同。幽靜的門扉緊閉著夕陽余暉,衰敗的樹葉在西風中飄落。過去的事情都已如夢般虛幻,漸漸覺得這短暫人生空無一物。我手托著下巴獨自沉默,四周墻壁傳來秋蟲的鳴響。
論心:談心,交流思想。
扃(jiōng):關閉。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
搘(zhī)頤:托著下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情感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某個低谷期,經歷了一些挫折或變故,在秋日的蕭瑟氛圍中,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生虛幻、往事成夢。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濃厚的秋日氛圍和孤寂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欲知歸期近,朱墨復在手。出門豈無時,官事少邂逅。
張公晚定交,千仞仰森秀。華堂耿青燈,夜半獅子吼。
真龍服內閑,爽氣凜群廄。新詩陳五鼎,斟酌皆可口。
光華委行色,于我亦何有。緘藏不知報,刻畫無鹽丑。
昆陽城下黍苗稀,寂歷荒墟隠翠微。
遠想龍蛇方鬭野,解驅虎豹使成圍。
烏知將擁河流斷,定喜能令屋瓦飛。
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鋤歸。
學道多多少悟真,真成便見自家身。
三田有路縱橫去,萬類無緣變換因。
土內養金金色重,鼎中進火火功新。
若于財色全無動,便是蓬萊洞里人。
我來游此亭,豈羨高陽里。
形神既生生,吉祥斯止止。
我無古人愁,古人無我喜。
頗恨桑苧翁,不來嘗此水。
金丹換骨不相欺,大抵凡流性易迷。
若使赤蛇騰海北,自然玉兔走天西。
栽蓮使者行真水,種火龍王啟大蹊。
好向此中尋搗煉,飛騰只在一刀圭。
不閉三天道,難回二子誠。
露章招有感,裂帛喜為盟。
神劍一日試,法燈千古明。
內觀當自悟,至理本無情。
前驛得駑馬,據鞍可天隱。
青山隨我行,夢寐亦清省。
此樂世所無,蝶化猶未甚。
須信忘機者,在在得安穩。
中??南畔大叢林,龍象初排四眾欽。
一月遍收銀色界,兩山相擊海潮音。
安心已竟元無法,舉意全拋莫浪尋。
且使后來誰措手,樂天贏得掉頭吟。
延平雙劍朝豐城,鐘山之鐘挾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兩龍雷火鳴。
建隆真人君八極,河伯效珍寶鐘出。
不似汾睢發鼎光,泛泛逆流浮萬鎰。
詔賜閶闔濯龍宮,聲掩景陽聞九重。
吾聞此鐘亦神物,獨肯寒溪就埋沒。
正向西窗處,兩峰蒼翠排。
白云清晝入,玄鶴幾時回。
剪厭如毛竹,鋤嫌繞砌苔。
有時不開戶,煙雨蔽陽臺。
云如戲我舒還卷,雨似欺人去復來。
學道忘憂從老至,持杯得意使顏開。
驪駒喜飽嘶猶戀,猘犬夸獰吠欲催。
三日山中果何有,賦詩滿得錦囊回。
幾萬人家水繞城,白云開處見丹青。
地連金色三千界,山映瑤峰六尺屏。
曉憑闌干披宿露,夜收簾幕透寒星。
浙江風物端無賽,半擬蓬萊半洞庭。
虛空蕩蕩無邊岸,日月東西互賓餞。東賓西餞幾時休,生死場中如掣電。
本來真性同虛空,光明朗耀無昏蒙。偶因一念落形體,為他生死迷西東。
堪嘆世人全不覺,死即哀兮生即樂。不知生是死根由,只喜東升怕西落。
東升西落理當然,休將情識相牽纏。不信但看日與月,朝昏上下常周天。
生非來兮死非去,無有相因隨所寓。六道輪回浪著忙,真人止在虛空住。
真人住處無室廬,鄰風伴月同清虛。莫謂靈光只些子,包羅法界無遺余。
法界包羅大無外,密入纖塵小無內。饑寒災禍不能加,物物頭頭歸主宰。
一堆塵土百年形,如舟泛水憑人行。忽朝舟壞人登岸,枯木無主從沉傾。
莫腐莫回顧,萬水千江幾番渡。這回到岸好焚舟,不須更說波濤苦。
有緣舟居不居舟,終不虞昨夜風雷撼山岳。虛空不動常如如,識得真空方不昧,古往今來鎮長在。
掀翻世界露全身,盡度眾生超苦海。真空消息非頑空,縱橫變化無終窮。
聽我一歌空里曲,鐵蛇飛上昆侖峰。
興為棲真來,情因昔人動。
昔人道非孤,今人心乃共。
靜有物外樂,清無世間夢。
至論超形神,談歌徹巖洞。
野色雜茶甌,松聲入琴弄。
未可賦歸歟,更揭流霞甕。
為貧軒冕未忘情,寧使棲遲抱六經。
安得神仙斷鯨劍,拂開云翳露天青。
霧濃玄豹終朝隠,冰薄猜狐抵夜聽。
昏墊直疑皆飲鴆,沉冥何苦辨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