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襄陽懷孟浩然
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
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
清風無人繼,日暮空襄陽。
南望鹿門山,藹若有余芳。
舊隱不知處,云深樹蒼蒼。
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
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
清風無人繼,日暮空襄陽。
南望鹿門山,藹若有余芳。
舊隱不知處,云深樹蒼蒼。
楚地的山巒碧綠高聳,漢水碧波浩蕩。這靈秀之氣凝聚成景象,就如同孟浩然的文章。如今我誦讀他遺留的詩文,思念著他來到他的故鄉。那高潔的清風無人繼承,日暮時分襄陽城一片空蕩。向南眺望鹿門山,仿佛還散發著縷縷余香。他昔日隱居的地方不知在哪里,云霧深處樹木蒼蒼茫茫。
巖巖:高聳的樣子。
湯湯: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
諷:誦讀。
鹿門山:在襄陽東南,是孟浩然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是在游覽襄陽時,因襄陽的山水觸發了對當地名人孟浩然的追思。孟浩然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其隱居襄陽,留下諸多佳作,詩人在游覽其故鄉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孟浩然的懷念。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傳達對古人的追思。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后人對孟浩然文學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認可與推崇。
甘宦如飴亦有人,
未聞奔走病中身。
肯拋北牗三竿日,
遠趁東華十丈塵。
客去重關悲斷雁,
魂歸故國泣迷津。
誰云日遠長安近?
咫尺天門不可親。
舉宗南渡日,相恃得元戎。
譜系通江左,家聲愧洛中。
一抔埋寶劍,三錫負彤弓。
誰念轅門士,哀歌徹昊穹。
誰寫溪南景
幽深隔翠微
釣船沙際出
楊柳雨中稀
倚竹翻書坐
穿花載酒歸
故人渾不至
苔色滿林扉
聲如蛾唱更悠揚,
透縠穿紗喙許長。
莫倚傳呼工噬嚙,
須知十月有清霜。
江上逢君江上別
天涯從此判云泥
一聲長嘯吳山晚
兩岸黃鶯不住啼
夏至先紅惟黑葉
連朝頗恨玉盤空
因君飽食思甘蜜
珠玉為心報不窮
上客東吳彥,
芳樽脩竹林。
飛觴催染翰,
列炬耀華簪。
蕉葉暮陰合,
薇花秋序深。
清言藹群玉,
雅義重兼金。
十年詩酒幾東樓
別意應將此箑留
明到桐山揮手處
雁聲嘹嚦是新秋
龍沙駐蹕地,皇祖紀南征。草昧君臣定,壺漿父老迎。
平臨章貢水,遠視灌嬰城。今古雄圖在,低徊落照明。
山行終日少人煙,亂石砑?一徑穿。
九折羊腸盤雪嶺,半空鳥道插云巔。
每逢路轉石偏峭,突遇峰回崖更懸。
不歷世途危險處,那能平步上青天。
斜陽高樹掛晴虹,肅肅微涼雨氣中。一道鷺鷥花不斷,密香吹滿馬頭風。
詩腸搜苦怯茶甌,信手拈書卻枕頭。檐溜滴殘山院靜,碧花紅穗媚涼秋。
妄息寂自生
寂生知則現
知生寂自滅
了了唯真見
年來戶外故人疏,
慚愧新詞解起予。
賀監本家明與越,
扁舟來訪問何如。
學究先生樣。半生來、青鐙黃卷,烏皮絳帳。三字頭銜窮措大,不諱含酸骨相。難得是斯文未喪。一第蹉跎頭白早,嘆磨穿、鐵硯心徒壯。功名路,恐難望。
濟南博士江都相。溯流傳漢家真派,何嫌依傍。辛苦儒林謀絕業,全力名山休讓。覓冷蠹堆中同葬。七貴五侯君不見,牧豬奴、轉瞬青云上。得富貴,且無恙。
淮上陂陀百畝岡,誰言形勢占高強。郊居擬卜東陽宅,屋壁將營闕里堂。四面松篁分種藝,百家圖籍待收藏。何人欲課三冬學,向此潛心事素王。
翟市西傍一徑開,偶攜親友陟崔嵬。莫言第舍衡門陋,已有仙翁步屧來。日欲銜山回返照,風還吹雨壓浮埃。才歸便得詩盈軸,氣猛才豪豈易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