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護國寺
赤城千仞聳霞標,聞說精藍近石橋。
久向天廚分凈供,忽游人落赴嘉招。
逾年華館留禪榻,幾宿輕航兀夜潮。
深愧山陰許都講,肯隨支遁出塵囂。
赤城千仞聳霞標,聞說精藍近石橋。
久向天廚分凈供,忽游人落赴嘉招。
逾年華館留禪榻,幾宿輕航兀夜潮。
深愧山陰許都講,肯隨支遁出塵囂。
赤城山高聳千仞,云霞環繞如標記,聽聞那精美的寺廟靠近石橋。僧人長久在皇家廚房分得潔凈的供品,忽然游走到人間赴美好的邀約。一年多在華麗館舍留著禪榻,幾夜在輕舟上隨夜潮起伏。我深感慚愧山陰的許都講,愿意跟隨支遁走出塵世喧囂。
赤城:山名。霞標:云霞環繞的標記。精藍:佛寺。天廚:指皇家廚房。凈供:潔凈的供品。人落:人間。嘉招:美好的邀約。華館:華麗的館舍。兀夜潮:隨夜潮起伏。山陰許都講: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位有學識的人。支遁:東晉高僧。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佛教較為興盛,僧人有機會在皇家受供養。詩人可能與僧人相識,在僧人要歸護國寺時寫下此詩,或許也反映出詩人對超脫塵世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送僧歸寺,突出了僧人在塵世與佛門的經歷,語言典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的交往以及對佛教文化的關注。
野冢蓬丘指顧中,青山斷送幾英雄。臥龍躍馬今何在,博得浮名總是空。
風云際會此其時,國粹重光誓不辭。二十年來人未老,要揮彩筆賦新詩。
晴日烘簾暖似春。菊回霜暈淺仍深。誰知此地栽花手,便是當時嗅蕊人。秋渺渺,夜沈沈。一聲清唱裊殘音。嬌癡應挽香羅比,六幅雙裙染郁金。
草木文章日以滋,奇香美色盡于詩。使君搜句窮天壤,異物嵇含尚未知。
石溜泠泠響竹扉。鷺鷥曬翅立漁磯。山翠濕,野煙低。涼葉無風墮葛衣。
天不喪道,乃生哲人。建圖著書,發揮道真。德容清和,襟度朗徹。儼如見之,光風霽月。
與子乘羸馬,夜投山家宿。風雪滿綈裘,燈火深竹屋。烹雞賴主人,吠犬憎倦仆。明發到巖前,春荑凍云木。
撇濆梢渦穩下舟,狼牙鹿角又黃牛。兒曹脫險歡呶甚,數到家山十二州。石馬門前萬里回,向人似亦笑顏開。獨尋舊日題詩處,卻恨騷翁不共來。
羽幰新從帝所回,馀歡未盡玳筵開。醉拋青子香泥上,留與王家取次栽。
壬辰春夏交,鯨波蕩南海。九艦突虎門,紅巾斗明鎧。朝火黃灣村,暮壁新造壘。修纆貫姝麗,江濆遍瘡痗。訛言頃幾至,沴氣城市改。近郊在一瞬,病骨抱深駭。群兇冒天紀,法理必菹醢。制置茍機宜,安用競狙紿。四鄉集健兒,行糴救饑餒。丁夫夜登陴,酸風朘肩腿。治世豈無盜,剪戢等膚癗。所以菊坡翁,一麾靖叢蛔。況聞橫江徒,效死覬重賄。古來香餌下,事半功卻倍。如何城下盟,屢踵前轍悔。老予歌短篇,庶有葑菲采。槿樊隨缺補,竹峒斬新開。自愛攤書坐,誰緣問字來。避暄鳧在藻,迎曉鶴翻臺。試騁江山目,南維何壯哉。遺榮常苦晚,耽勝敢辭遙。古樹聯青繞,奇峰疊紫朝。意中人落落,塵外思飄飄。風馭東溟上,閑觀應月潮。日昃湭班草,年豐罷采薇。幽巖啼促織,濃樾失催歸。病骨醫功淺,高冠道氣微。似聞云里雁,寒近亦低飛。為抱煙霞癖,飛梁絕澗通。動嫌棋作敵,慵愧劍稱雄。魚樂行吹絮,云閒學轉蓬。吾廬堪自逸,高蔭嶧陽桐。
縠水溫風解凍時,家家饌得雪玻璃。憑將野意酬君子,飽食西窗讀楚辭。
康濟朝饑進湯餅,誰何午睡屬新茶。讀書隱幾聊復爾,謝客扃門豈不佳。
錦函初展御前題,劍佩分行再拜齊。鶴咮無聲香案側,馬蹄分賜掖垣西。文章正仰周家盛,玄默仍看漢道躋。圣主崇儒方此始,不才真復愧提攜。
玉亭幽勝頗宜人,喜奉潘輿眺望頻。龍闕日高吳苑曙,鳳臺花發蔣陵春。巢林烏鳥聲偏樂,入饌鰣魚味更新。猶自倚樓思夢里,南溟天闊有垂綸。
道心祗與靜相宜,燕子營巢未必知。魚鑰不防歌舞夜,閑門閉早啟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