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文禪者
正法眼,絕塵沙。
二三四七,水月空花。
千燈續焰曾間,五葉分披未葩。
君不見卷席百丈,掩耳丹霞。
龍行虎步爭孤立,盡同云雨去無涯。
文禪文禪,騰煥吾家。
正法眼,絕塵沙。
二三四七,水月空花。
千燈續焰曾間,五葉分披未葩。
君不見卷席百丈,掩耳丹霞。
龍行虎步爭孤立,盡同云雨去無涯。
文禪文禪,騰煥吾家。
真正的佛法智慧,遠離塵世的紛擾。那些數字般的佛法言說,如同水中月、鏡中花般虛幻。千燈相傳的佛法延續未曾間斷,五家宗派分衍卻還未完全綻放。你沒看到百丈懷海卷席示法,丹霞天然掩耳拒佛。他們如龍行虎步般特立獨行,最終都如云雨般消逝在無盡的時空。惠文禪者啊惠文禪者,愿你能讓我們禪宗煥發光彩。
正法眼:指佛教的正法智慧。
絕塵沙:遠離塵世的紛擾。
二三四七:可能指佛教的一些教義、數字概念等,具體所指需結合佛教義理理解。
水月空花: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千燈續焰:表示佛法傳承不斷。
五葉分披:指禪宗五家宗派分衍。
未葩:還未完全綻放。
卷席百丈:指百丈懷海禪師的事跡。
掩耳丹霞:指丹霞天然禪師的事跡。
龍行虎步:形容人有威儀、有氣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在禪宗發展的某個階段,當時禪宗各宗派分衍,佛法傳承不斷。詩人可能是一位對禪宗有深刻理解和感悟的人,送惠文禪者時,借此詩表達對佛法傳承的思考和對惠文禪者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圍繞佛法和禪宗傳承,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意,用典豐富。它反映了當時禪宗的發展狀況,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價值,有助于后人了解禪宗思想和文化。
客子修程未息肩,江山佳處小留連。
醉臨庾亮樓前月,夢闖回翁洞里天。
形勢盤縈蹲虎鳳,輪蹄隠軫度絲弦。
登高欲賦還東望,楚些無因喚謫仙。
東皇未憗養花功,遠近嬌紅亂老紅。
勝賞已容陪雋軌,憑虛仍喜受雄風。
小??蜀井寒冰齒,旋俯波光碧蘸空。
更看詩翁落椽筆,彈丸句法許誰同。
冥搜成癖漫勤斯,緬想騷人正坐馳。
點化今逢萬金劑,神奇蒸出九華芝。
三吳才雋應焚硯,萬里風煙盡入詩。
盍與元劉論伯仲,未容郊島更矜持。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閱詩仙錦繡端。
離合不忘車笠誓,留傳當并畫圖看。
玄譚想有蛟龍聽,得醉仍均客主歡。
俛仰謫仙三百載,從知樂事繼今難。
一笑成行不待營,可無條約諗同盟。
盤餐取飽真君事,杯酒邀歡太俗生。
撥冗得閑殊自樂,吸光飲淥不勝清。
即今冷眼聚蚊夢,彼此劣優君試評。
陂量如君信有容,諾金到我豈宜蒙。
蛾眉自古偕三惑,虎旅何心待九攻。
雨室聊辭秉燭女,石腸莫笑叩舷翁。
吾徒嫵媚青編在,檗茹冰棲定雋功。
措俗皇風粹,怡神象帝先。
寶圖傳圣嗣,金闕覲群僊。
典訓昭如日,華夷痛所天。
衣冠游歷地,一一淚河前。
名園壯觀還前日,禊事追游可后時。
試問繡筵張綠野,何如詩客到昆池。
綺羅香外鶑偷眼,花柳稀間鳥哢兒。
定許此民同此樂,春城無處不嬉嬉。
士價如君定玉堂,陳陳腹笥漢文章。
即今彩筆春爭媚,它日青藜夜有光。
詩力不勞凌汝輩,才名況自溢班行。
清篇見屬吾何取,愧闖辭壇闕寸長。
班荊同冒軟紅塵,一種東風兩樣春。
雋飲放君顏似赭,幽居憐我鬢如銀。
簡編自誑供良夜,要襋渠今有好人。
把酒若歌歸緩緩,不妨折簡喚東鄰。
房陵回首望淮東,物土人情未易同。
比屋蜂懸人帶癭,亂山?立勢凌空。
污鯫共饜川人食,簡樸仍存太古風。
破我殘年七百日,盡拋詩卷酒杯中。
目送歸帆風翮輕,贈詩還笑字欹傾。
如公風義仍知己,計我隆污合用情。
想覲龍顏新得意,未忘牛耳舊同盟。
周旋尚可諸公后,肯放江湖了此生。
左符得請未逾年,民譽朝評兩藹然。
補袞工夫舊荷橐,承流政績暫蒲鞭。
周衡可迓須分陜,孔室容窺顧及肩。
側佇翹材著枚叟,看公親反汶陽田。
一日乘閑燕畫樓,連宵飛夢只樓頭。
掾郎談麈驚飛雹,公子吟毫漲怒流。
歸去定誰扶下馬,重來有約屬馴鷗。
可堪風雨妨人樂,卻向盧家訪莫愁。
初宵微月尚窺簷,雨腳斜斜曉入簾。
春謝歡悰風處減,愁將老色鏡中添。
頗思甫里陪觴詠,不嘆周南更滯淹。
倚頼宗盟慰牢落,得閑詩筆未妨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