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左司韻贈俞德瑞
班荊同冒軟紅塵,一種東風兩樣春。
雋飲放君顏似赭,幽居憐我鬢如銀。
簡編自誑供良夜,要襋渠今有好人。
把酒若歌歸緩緩,不妨折簡喚東鄰。
班荊同冒軟紅塵,一種東風兩樣春。
雋飲放君顏似赭,幽居憐我鬢如銀。
簡編自誑供良夜,要襋渠今有好人。
把酒若歌歸緩緩,不妨折簡喚東鄰。
我們像古人一樣鋪荊而坐,一同置身于這繁華塵世,同樣是東風吹拂,卻有著不同的春光。暢快飲酒讓你臉色通紅,可憐我隱居家中兩鬢已如銀。我在夜晚用書籍來慰藉自己,而你如今正是有作為的好人。要是端著酒杯唱起‘歸緩緩’的歌,不妨寫個便條把東鄰也叫來。
班荊:用荊鋪地而坐,指朋友相遇,共敘情懷。
軟紅塵:指繁華的都市。
雋飲:暢快地飲酒。赭:紅褐色,這里指飲酒后面色發紅。
簡編:書籍。誑:慰藉。
要襋(jí):約束,這里可理解為有作為。渠:他,指俞德瑞。
折簡:古人以竹簡作書,簡長而有底,折簡就是裁紙寫信,這里指寫便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詩人與俞德瑞在繁華都市相遇,詩人可能處于隱居狀態,生活略顯孤寂,而友人俞德瑞則有一定作為,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贈友,通過對比自己與友人的生活狀態,表達對友人的欣賞。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與友人的情誼。
相逢萍水話扁舟,
舟到嚴陵竟臥游。
瞥見雙峰云外插,
此心添得是離愁。
天無門,地無戶,
可中自有凌霄路。
普請諸人,進這一步。
十分圓魄掛瑤空,酒伴詩朋四美同。
邑里鼓鼙猶動地,幨娟膏沐尚為容。
休尋緱嶺當年侶,誰奏昆崙第一功。
始信陰晴渾不定,昨宵曾苦雨兼風。
宿酲初愈。更花焰頻催,葉蕉重舉。濃露沾叢,薰風入樾,黃葉馬頭飛舞。
夢結尚依征旆,笛怨誰教漁譜。村路轉,見寒機燈在,晨炊人語。
無據。堪恨處。殘月滿襟,不念人羈旅。天接山光,云拖雁影,多少別離情緒。
繡被香溫密疊,羅帕粉痕重護。這滋味,最不堪兩鬢,菱花羞覷。
繡幄春姿,倚東風似惜,傷高心緒。零亂露痕,清宵醉溫簾戶。
銀臺滟入仙霞,照不穩、傾城眉嫵。銷春是、秦箏亂咽,新聲金縷。
花恨寄何許。酹閒情尚怯,尋常尊俎。短夢殢流,水逝錦悽香苦。
相思說與華清,怕夜深、睡魂誰主。無語。拍闌干、自尋愁句。
零露已為霜,秾華不堪玩,晚菊馀芬芳。
折楊柳,疏密葺藩籬,不負重陽酒。
鶴書幾到闔廬城,見說君王憶姓名。
衡岳云開傳諫草,考亭月冷見文盟。
不從金馬登丞輔,卻托銅菟煩客卿。
天意未應無定據,管教吾道致升平。
復道連幽谷,層檐隱翠微。
斷霞晴入檻,飛瀑冷侵衣。
采藥穿云出,尋僧帶月歸。
山居稱身隱,高唱得天機。
十萬射潮弓。竟夕洶洶。寒風挾雨入簾櫳。為底惱人聲陣陣,鐵馬丁東。
極目望長空。月影朦朧。殘燈無焰短擎紅。爭奈夜寒人不寐,樽酒誰同。
漠漠輕寒糝玉塵。吟香詠絮謝庭春。幾多清興,付與畫中人。
璧月韜輝蘭漏永,瑤云弄影雁行分。封胡愁思,和淚寫梅魂。
雅制曾傳太古時,蛇紋深斷碧梧枝。
最憐得趣同元亮,何必知音覓子期。
流水高山應默契,陽春白雪有心知。
長卿無限求凰意,寂寞何由寄所思。
昔人識不過十字,富貴封侯渠自如。
龜堂閉門萬卷讀,一字不肯供時須。
竹院蕭蕭人語空,
夜來風雨太匆匆。
侵晨獨倚闌干角,
閒數池蓮幾朵紅。
種豆山園中,土瘠豆不實。
捃收能幾何,倚杖三嘆息。
況此山下田,旱久苗葉赤。
無豆尚猶可,無禾孰供食。
已孤豐稔望,徒費耘耕力。
官吏更索租,真爾從何出。
見說古戰場,乃在松山道。
我行一過之,故壘生秋草。
時清大野閑,鳥語入晴昊。
茅屋帶疏林,煙火雜昏曉。
阡陌相鉤連,耕鑿盡地寶。
欲問往時事,居人無故老。
樂哉長子孫,世業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