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澗上丈人見寄
丈人一別今何闊,
菊雨蘭風自歲年。
茅屋歸來思敘舊,
繩床老去不談禪。
世無孔子徒為爾,
今媿孫登重惘然。
幸有陽城山水在,
更留佳處待夤緣。
丈人一別今何闊,
菊雨蘭風自歲年。
茅屋歸來思敘舊,
繩床老去不談禪。
世無孔子徒為爾,
今媿孫登重惘然。
幸有陽城山水在,
更留佳處待夤緣。
與您一別至今已如此久長,歲月在菊雨蘭風的陪伴中悄然流逝。歸居茅屋總想與您敘舊,年事已高坐在繩床不再談禪。世間若無孔子這般知音,徒然如此;如今有愧于孫登,更覺惘然。幸有陽城的山水依舊,還留著佳處等待我們結緣。
次韻:和詩時按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丈人:對長輩的尊稱。
何闊:多么久,指離別時間長。
菊雨蘭風:菊盛時的雨,蘭生處的風,代指自然歲月。
繩床:一種簡易坐具,此處指晚年清寂的生活。
孫登:三國魏隱士,善嘯,嵇康曾從游,此處代指隱逸知音。
陽城:地名,具體所指需結合詩人地域背景。
夤(yín)緣:指機會、機緣,此處指未來相聚的可能。
此詩為酬答澗上丈人寄詩而作,當是詩人晚年與友人書信往來時所作。詩中提及‘繩床老去’‘世無孔子’,或反映詩人晚年清寂、知音難覓的心境,而‘陽城山水’的留存則體現對自然與友情的珍視。
全詩以酬答友人寄詩為契機,由別后歲月起筆,轉入敘舊之思與人生感慨,最終以山水寄望未來,情感層次分明,既含懷舊悵惘,亦有對相聚的期待,體現了文人酬唱中真摯的情誼與淡泊的襟懷。
游梁度幾春,時譽藹天倫。
家寄汀蘋久,名題桂籍新。
溪鱗清可數,澤雉到應馴。
黟歙非難治,民風自古淳。
休沐忻逢上元節,華堂高宴且盤桓。
峨冠屢舞人多醉,刻燭狂吟夜向闌。
月上珠簾侵坐白,霜飛碧瓦透衣寒。
銅壺漏徹東方曙,歸騎紛紛未盡歡。
漢武親祈太乙壇,國朝特祭領祠官。
羽旗搖曳晨曦上,素瑟凄清夜漏寒。
駕鶴浮丘應暫下,偷桃方朔合留殘。
齋居數宿徧蔬食,定憶中廚政事餐。
井臼荒涼旅鬢班,經年索米住長安。
囊中賣賦金都盡,衣上悲秋淚不干。
客路飄蓬殊未定,侯門置醴豈成歡。
擔簦忽起東游興,庭樹西風昨夜寒。
巫陽歸夢隔千峰,辟惡香銷翠被空。
桂魄漸虧愁曉月,蕉心不展怨春風。
遙山黯黯眉長斂,一水盈盈語未通。
漫托鹍弦傳恨意,云鬟日夕似飛蓬。
三張舊族富英髦,仙墅重經散郁陶。
深喜太邱家法在,須知定國里門高。
分題毎日搖雞距,合宴常時把蟹螯。
獨感戴侯恩未報,徘徊不覺涕沾袍。
涼飔初拂衽,皓魄正當軒。
宿鳥林間定,流螢草際翻。
蒼茫迷野色,嘲哳辯方言。
角罷重城掩,漁歸別浦喧。
斷蛩吟壞壁,寒杵出遙村。
樹影成帷密,灘聲激箭奔。
夜長風露冷,川迥水煙昏。
對景都無寐,冥心契混元。
潤氣先從柱礎知,寒宵滴滴助秋悲。
桐圭遶樹多黃落,苔錦緣階更碧滋。
爽徹衾裯慵就枕,涼生牋管欲題詩。
高陽舊侶相思否,此景誰同把酒巵。
鸞掖分符又出麾,津亭目送片帆飛。
暫隨越鳥棲煙樹,重許吳儂見錦衣。
屬邑行春熊軾穩,公堂卜夜蟹螯肥。
隱侯帶眼看成緩,雙闕恩深更憶歸。
禊飲逢元巳,春游盛舞雩。
流杯傳楚俗,飫賜出堯廚。
玉樹天開苑,銀潢水貫都。
肆筵環曲沼,飛蓋塞交衢。
洛邑聲詩逸,蘭亭歳月徂。
顏王有遺韻,待子一操觚。
闕內寒生早,南山萬木凋。
長空人望絕,積雪獨尋遙。
靜息非同隱,閑吟忽背樵。
幾侵峰頂月,相念起中宵。
滿天飛絮罥游絲,扣砌苔錢晦履綦。
北渚自應流怨淚,東鄰誰敢效顰眉。
嫦娥桂獨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幾夕空機愁促杼,銀河休問報章遲。
一夕香街布玉塵,檀欒勁節露貞筠。
兔園置酒皇歡洽,柏殿賡歌睿唱新。
麥秀原田初望歲,花開苑樹忽驚春。
豐穰薦瑞民心悅,高下還隨帝澤均。
雪苑東山寺,山深少往還。
紅塵無夢想,白日自安閑。
杖履苔花上,香燈樹影閑。
何須更飛錫,歸隱沃洲山。
涔陽從事有嘉聲,外計封章薦姓名。
再命便為千室宰,于飛又岀九重城。
腰懸銅墨才猶屈,吟對江山思轉清。
楚客十年偏遂意,秋風滿筯紫莼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