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有懷李寺丞
潤氣先從柱礎知,寒宵滴滴助秋悲。
桐圭遶樹多黃落,苔錦緣階更碧滋。
爽徹衾裯慵就枕,涼生牋管欲題詩。
高陽舊侶相思否,此景誰同把酒巵。
潤氣先從柱礎知,寒宵滴滴助秋悲。
桐圭遶樹多黃落,苔錦緣階更碧滋。
爽徹衾裯慵就枕,涼生牋管欲題詩。
高陽舊侶相思否,此景誰同把酒巵。
濕潤的氣息先從柱礎感知到,寒冷的夜晚雨滴聲聲增添了秋的悲意。梧桐葉繞樹紛紛枯黃飄落,青苔如錦沿著臺階更加碧綠潤澤。秋意清爽浸透了被子和床帳,讓人慵懶不想去睡,涼意生起在紙筆間,讓人想要題詩。高陽舊友們是否也在思念彼此,這樣的景色誰能與我一同舉杯飲酒呢?
柱礎:柱子下面的石墩。
桐圭:這里指梧桐葉。圭,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此處形容梧桐葉形狀。
衾裯:被子和床帳。
牋管:紙筆。牋,同“箋”,紙;管,筆管,代指筆。
高陽舊侶:指昔日的好友。高陽,相傳為顓頊有天下時的都城,這里借指往日相聚之地。
酒巵:酒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秋季的一個寒夜。當時詩人或許獨處,秋夜的冷清引發了他對友人的思念。在古代,文人之間常以詩詞交流情感,在這樣的秋景下,詩人便借景抒情,寫下此詩寄給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夜之景抒發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景中含情,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烘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秋景下的情感共鳴和交流。
袖惹天香隱故廬,一山猿鶴伴清虛。有人來叩神仙訣,就剪晴云問起居。
此間粗得清涼地,遙翠西山已滿襟。落日小橋通懶客,閣鈴微雨接孤吟。掃荷熏柳秋能事,濯足興歌彼有心。隱約兒時舊啼笑,龕燈琴韻倘重尋。
摵摵楓林啼亂烏,夜深漁浦傍菰蒲。欲棹波心酹明月,隔岸懸燈有酒沽。
枇杷可啖書可讀,欲伴海西寒病僧。閒拓殘碑易香飯,暮江聲里隱登登。
嫁夫嫁商賈,重利不重恩。三年南海去,寄信無回言。妾身為婦人,不敢出閨門。縫衣待君返,請君看淚痕。
詔下山東感泣來,謫歸門巷鎖蒼苔。奉天以后誰持筆,不用當時陸九才。
畫鹢齊飛發棹謳,泛江幾日過揚州。曉云最白梅花驛,春雨初香杜若洲。一代文章關氣運,十年館閣擅風流。綠波草色連天遠,不是尋常送別愁。
白下春泥尚未乾,汴流更待小潺湲。不知汝定成行不,寒食今無數日間。
八字山頭閱世故,周郎赤壁斷人腸。玉魚金枕皆冥寞,鐵騎樓船墮渺茫。
自笑資中窮太守,每逢水竹便相親。
驅奴分送海棠花,裊娜枝頭剪碎霞。插向銅壺當愛惜,且留春色在吾家。
懷鉛十載不歸耕,了卻公家趁晚晴。作鍛那知中散意,曳涂猶避漆園名。偶窺大化譏蠻觸,苦有馀哀到脊令。斗室高天吾與子,開門還忘此何聲。
海天空闊凈無云,楓冷澄潭落葉聞。水北天南無限意,一杯今夕吊龍君。
蘚墻月影海棠枝,繞榻蟲聲來和詩。乞米隔江王太守,先生謫味是清時。
貞烈那堪黠虜求,玉顏甘沒塞垣秋。孤墳若是鄰青冢,地下昭君見亦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