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錢之道
仲尼圣之時,豈蔽不恭隘。
知命識大憂,嗣世宅已壞。
不閱父母邦,遑及為蒯瞆。
依仁罕言利,執禮不語怪。
污墁泥中轍,脂牽速遄邁。
難乎其有恒,取善僅??饋。
茍非言抑揚,大道或幾賣。
峽有食象蛇,常苦螻蟻嘬。
昭昭神禹功,鑿水疏九派。
刊隨神明疲,新水螭蜃快。
志士每喪元,時靡可究屆。
仲尼圣之時,豈蔽不恭隘。
知命識大憂,嗣世宅已壞。
不閱父母邦,遑及為蒯瞆。
依仁罕言利,執禮不語怪。
污墁泥中轍,脂牽速遄邁。
難乎其有恒,取善僅??饋。
茍非言抑揚,大道或幾賣。
峽有食象蛇,常苦螻蟻嘬。
昭昭神禹功,鑿水疏九派。
刊隨神明疲,新水螭蜃快。
志士每喪元,時靡可究屆。
孔子是圣人中的適時者,怎會被不恭敬或狹隘遮蔽?他知曉天命洞察大患,繼承的世道家宅已毀壞。不眷戀父母之邦,哪有閑暇顧及蒯瞆之亂。依傍仁德少談利益,堅守禮儀不言怪力。如泥轍中的污土,因油脂牽引迅速前行。難在保持恒常,取善僅如飲食饋贈。若言語不加褒貶,大道或許會被販賣。峽谷有食象之蛇,常被螻蟻叮咬所苦。大禹的功績昭著,鑿水疏通九派江流。砍伐隨從使神明疲憊,新水中的螭蜃卻得暢快。志士常因堅守而犧牲,時世的苦難沒有盡頭。
仲尼:孔子的字。
圣之時:《孟子·萬章下》稱孔子為"圣之時者",指其能順應時勢。
蒯瞆(kuǎi guì):春秋時衛靈公太子,曾叛亂,此處代指亂局。
罕言利:出自《論語·子罕》"子罕言利",指孔子少談功利。
不語怪:出自《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脂牽:油脂潤滑車軸,比喻順利行進。
??(bū)饋:飲食饋贈,此處指微小善舉。
食象蛇:傳說中能吞食大象的蛇,喻指大患。
九派:長江的九條支流,代指天下水系。
螭蜃(chī shèn):傳說中水中的怪物。
喪元:失去頭顱,指犧牲。
此詩為唱和詩,"和錢之道"指與友人錢之道相和而作。創作背景或與宋代士大夫探討圣賢之道、關注時世治亂有關。詩中引用孔子言行、大禹功績等,反映作者對儒家倫理的堅守及對現實弊端的思考。
全詩以圣賢之道為核心,通過孔子的典范、時世的混亂、志士的犧牲等內容,既贊揚仁德堅守的價值,又揭露世道艱難。融合經史典故與現實關懷,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感染力的哲理抒情詩。
隴首緘書遠,江干踏雪勻。師雄勞別夢,姑射是前身。
皎潔偏宜月,橫斜最可人。翠翹深避跡,揮斷五香塵。
孤村倚碧岑,叢玉正蕭森。自有高寒趣,堪裁綺麗心。
斧斤終不擾,車馬莫相尋。迢遞香風晚,誰傳白雪音。
端辰長至歲朝春,六度重逢到八旬。
古諺尚傳難遇日,遐齡猶是未歸人。
百年似箭時光速,四大如毬世變新。
且喜重闈稱慶日,荷花香里聚天倫。
雙徑山中一衲衣,
曳筇遠遠叩巖扉。
愧無白璧黃金贈,
攜取清風滿袖歸。
九夏困炎毒,出門如探湯。
不知此幽亭,俯仰皆清光。
寒流給我濯,白云供我望。
況有尊中酒,猶泛殘菊香。
庾關北去望旌旂,卿月遙看滿帝畿。
瑤水方明周贄御,昆池九逸漢驂騑。
玉花曉色三千入,云錦秋風百萬飛。
臺鼎門高天最近,柏梁臺上侍朱衣。
名大不忍殺,
罪大不以赦。
荔子紅滿山,
身落鄉人社。
慵至時拋卷,兀然還返觀。將騰踏雪杖,先掛切云冠。
鶴徑嗟何渺,鷗波訝許寬。野人渾野性,無處動悲歡。
曾泛黃灣艇,東南亦巨觀。誰還工鼓瑟,那復慶彈冠。
興薄孤煙迥,談狂六合寬。自來幽適地,魚鳥盡交歡。
天無南北,憑雄姿開過,遼金時地。朔雪炎風同萬里,乃捏骨嵬天外。駕馭英雄,君王神武,多少干城寄。雪髯重頷,由來天壽無既。
今日驅馬都門,高梁河在,嗚咽橋頭水。瓊島春風花落盡,移了當年歌吹。休怪初明,通天臺上,表奏還垂淚。卻非髡侶,能為開國書記。
浮生蹤跡笑奔波,百歲升沈夢里過。凝望郊原意無限,晚風吟過白洋河。
長牽直北溯漕河,柳色青青蘸碧波。淮酒尚堪供一醉,葛巾斜日定風多。
露珠零落晚秋心。霜氣結平林。幾番覓句隨吟眺,西風健、吹透層陰。新月云邊依約,夕陽鴉背升沉。
一天離思入羅襟。目斷楚江潯。疏疏寫出倪迂筆,輕煙外、綠瘦紅深。雖是家園難見,也教數費登臨。
憶過萬安連郭,
家家碧樹團欒。
想見如今霜后,
摘來可口甘酸。
盈門桃李盡才高,
濟困扶危度量豪。
義重師生猶父子,
為人經紀不辭勞。
拂劍高吟《敕勒歌》,酪漿挏酒舞婆娑。
黃龍誓飲金烏朮,白馬難盟藥葛羅。
危局百年沈黑水,長城萬里劃黃河。
青燐白骨秋笳集,墨沈新從盾鼻磨。
冰蕊舒芬臘欲殘,香魂脈脈自凌寒。先春不借東皇力,冒雪惟容隱士看。素面濃嫌梨粉艷,仙標狂鄙柳綿干。玲瓏鐵干珠光映,宛若疏星傍曉闌。
開遲寧逐雪消殘,歲底曾經徹骨寒。未識芳心何處托,欲將冷眼向誰看?飲余含笑香微吐,暖入凝酥暈不干。一種天然清意味,每牽幽賞到更闌。
子孝親兮弟敬哥,怡聲下氣與謙和。
難兄難弟名偏重,孝子賢孫貴自多。
負米尚難為薄養,讀書寧不擢高科。
仲由陳紀皆如此,子孝親兮弟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