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才山風亭小飲
炎炎千室熱如烘,亭壓山頭獨有風。
雨意生獰云彩黑,秋容細碎樹枝紅。
半天斜日歸心動,一面平川醉眼空。
卻是夢魂無所得,人間豈少翠微宮。
炎炎千室熱如烘,亭壓山頭獨有風。
雨意生獰云彩黑,秋容細碎樹枝紅。
半天斜日歸心動,一面平川醉眼空。
卻是夢魂無所得,人間豈少翠微宮。
酷熱中千家萬戶像被火烘烤般炎熱,而山風亭因建在山頭,獨有涼風。雨意兇猛,云彩烏黑,秋天的景色中細碎的樹枝已泛紅。傍晚斜陽西下,勾起了歸家之心,眼前一片平川讓醉眼迷離。可這一切如夢般虛幻,人間難道還少像翠微宮那樣的清涼之地嗎?
烘:烘烤。形容天氣酷熱。
生獰:兇猛、狂暴,形容雨意濃烈。
秋容:秋天的景色。
翠微宮:唐貞觀二十一年建,在終南山太和谷,是避暑勝地。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酷熱的描寫推測可能是夏日。當時詩人或許在山風亭小飲,看到山間景色,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可能處于旅途之中,有思鄉等復雜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夏日山景抒發情感。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情感體驗。
木末西風起,中含萬里涼。
浮云不愁思,盡日只飛揚。
夢斷頭將白,詩成葉自黃。
不關明主棄,本出涸陰鄉。
密雪來催詩,似怪子不作。
蔽天白漫漫,誰辨鷺與鶴。
坐令天回笑,未受風作惡。
急飛既繁麗,緩舞尤綽約。
稍積草木上,斷縞莽聯絡。
終然要白日,印彼葵與藿。
滿眼豐歲意,空詩信難酢。
慎勿辭典衣,已不慮填壑。
公余吏隱剏新亭,野闊云低疊素屏。
風動荷香翻偃蓋,日搖波影散疏星。
望窮南畝千重綠,坐久西山數點青。
更待晚涼蟬亂噪,與君散策試同聽。
有錢可使鬼,無錢鬼揶揄。
百年堂前燕,萬事屋上烏。
微官不救饑,出處違壯圖。
相牛豈無經,種樹亦有書。
如何求二頃,歸臥淵明廬。
曝背對青山,鳥鳴人意舒。
試數門前客,終歲幾覆車。
北風日日吹茅屋,幽子朝朝只地爐。
客里賴詩增意氣,老來唯懶是工夫。
空庭喬木無時事,殘雪疏籬當畫圖。
亦有張侯能共此,焚香相待莫徐驅。
莼菜鱸魚意未疏,歸來端為憶吾廬。
縱談袞袞皆忘倦,豪氣飄飄尚不除。
賴有一經如長孺,休嫌四壁似相如。
小窗宴坐無余事,門外頻聽長者車。
牢落西軒客,巡檐費獨吟。
桃花明薄暮,燕子鬧微陰。
辛苦元吾事,淹留更此心。
小窗隨意寫,蛇蚓起相尋。
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
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
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
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
仲舒老一經,策世非所長。
瓦鼎薦蔬食,但取充饑腸。
偉哉賈生書,開闔有耿光。
既珍亦可飽,舉俗不見嘗。
一官專為口,俯仰汗我顏。
顧將千日饑,換此三歲閑。
冥冥云表雁,時節自往還。
不憂稻粱絕,憂在羅網間。
絕勝杜拾遺,一飽常間關。
晚知儒冠誤,猶戀終南山。
紗巾竹杖過荒陂,滿面東風二月時。
世事紛紛人老易,春陰漠漠絮飛遲。
士衡去國三間屋,子美登臺七字詩。
草遶天西青不盡,故園歸計入支頤。
一番新雨洗華亭,四面晴天倚翠屏。
并秀采蓮舒嫩臉,孤飛白鷺帶殘星。
披襟驟覺登仙樂,倚檻猶疑倒影青。
橫笛晚來聲更好,龍吟泓下亦時聽。
平生貴異不謀身,率道恂恂范伯孫。
巷有青衿來問道,家無赤腳可應門。
抗章曾叩蒼龍闕,讜議終開白獸罇。
見說晚聞多妙教,悠悠浮世更堪論。
杜門十日疾,因得觀妄身。
勿云千金軀,今視如埃塵。
平生老赤腳,每見生怒嗔。
揮汗煮我藥,見此愧其勤。
傳聞公退集群英,共惜殘春到野亭。
髙柳半天成翠幄,搖峰插地作長屏。
應憐曠寂囂塵絕,更覺蕭疏物象泠。
顧我阻陪車馬客,空吟河畔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