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
踏石青鞋滑,西風系小舟。
淺塘疏荇水,高樹老籐秋。
行柳亂余興,衰蕪鋪遠愁。
蕭蕭晚城角,排日下林頭。
踏石青鞋滑,西風系小舟。
淺塘疏荇水,高樹老籐秋。
行柳亂余興,衰蕪鋪遠愁。
蕭蕭晚城角,排日下林頭。
腳穿青鞋踏在石頭上感覺很滑,在西風中把小舟系好。淺淺的池塘里,荇草稀疏地生長在水中;高高的樹上,老藤在秋意中顯得滄桑。成行的柳樹擾亂了我剩余的興致,衰敗的雜草鋪陳開來,勾起了我悠遠的愁緒。傍晚時分,城角傳來蕭瑟的聲音,落日漸漸沉下林梢。
青鞋:指草鞋。
荇:荇菜,一種水生植物。
衰蕪:衰敗的雜草。
排日:落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秋景來看,應是秋季詩人游覽虎丘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平靜,詩人在游玩過程中,因秋景的衰敗而觸動內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游覽虎丘所見秋景抒發內心愁緒。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感知。
漢室興亡一聚塵,
山河社稷幾翻新。
獨馀七里灘頭水,
只屬嚴家不屬人。
紫宸分仗散千官,誰奉西清曲宴歡。
瑤水風云隨玉輦,蓬萊宮殿接金鑾。
九霄幡影玄壇閟,五夜鐘聲碧落寒。
卻憶甘泉秋色里,侍臣多在月中看。
瓜生葛薪下,緣蔓義相因。人生交結故,婉孌自諧親。交義諒不遠,戚若同株根。
勿采棘下瓜,棘傷多苦辛。不惜傷者苦,但恐株荄分。念當與子別,惻惻傷我神。
靡靡客行役,曖曖歲云晏。問子豈不勞,言適故鄉縣。送子不得遠,我悲一以惋。
借問何所悲,桑梓不可見。褰裳陟高隴,白日忽已暝。飛鳥東西翔,我思一以亂。
低頭念父母,涕下忽如霰。
鬟松黛蹙。怪靈蛛、暗縈鏡幞。鶯兒催喚夢醒,花含昨夜燭。
卯飲紅酥映玉,解春酲、鳳團未熟。妝成身入畫里,紋窗柳影綠。
有朋筮盍簪,譬若鳥棲樹。
一鳥獨南飛,眾鳥東西顧。
他樹豈無枝,徘徊不忍去。
諸生勤講習,予亦忘衰暮。
常抱離索憂,畏讀銷魂賦。
山矮仙靈偏起敬,
水無深淺有龍韜。
近來不數稱尖者,
此塔雖低反自高。
湖山十笏辟園林,安石風懷又見今。
鹿耳礁留云意濕,龍頭渡拍浪聲淫。
每憂割肉分圖籍,誰解烹魚溉釜鬵?
同上日光巖畔望,海天何處問升沈。
石佛如今安在哉,
至人無往亦無來。
山僧顧欲談遺跡,
說道空巖閉不開。
江南春候寒猶劇,細雨風吹作雪花。
中夜窗扉初晃漾,平明草木半低斜。
潤催江柳排金綠,光雜山茶點絳葩。
老病不堪乘曉出,紛紛能使發增華。
畫轂無歌行路難,連朝星露點征鞍。
江城魚火通沙縣,山郭園林入永安。
老吏漫持秦法律,諸生還睹漢衣冠。
太平風景無多處,竹馬兒童仔細看。
力仗孤忠化積頑,
奉辭竟不遣生還。
何如入海隨煙霧,
自有詩留天地間。
漫漫西塢漾,
青出秀菰蒲。
源淺不通海,
光寒稍映湖。
晚風乍起新涼入。捲簾慵向妝臺立。
日影下西廂。小池菡萏香。
解囊輕貼地。蘭沐香縈臂。
莫便棄殘膏。還將潤玉搔。
泱漭夏云屯,滂沱塞雨繁。
繞渠沙路凈,注澗石泉渾。
鸛浴依邱垤,駝鳴傍水源。
涼閨起林末,吹入小行軒。
墮溷飄茵遇各殊,難憑巧拙判榮枯。
可憐絕艷天孫錦,盡作障泥不作襦。
傾城何必盡名姝,月范花模總過諛。
此意深知惟宋玉,《高唐》賦后賦《登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