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題韻二首 其二
石佛如今安在哉,
至人無往亦無來。
山僧顧欲談遺跡,
說道空巖閉不開。
石佛如今安在哉,
至人無往亦無來。
山僧顧欲談遺跡,
說道空巖閉不開。
石佛如今在哪里呢?那超凡的至人既沒有去也沒有來。山中僧人卻想要談論這里的遺跡,說那空曠的巖洞一直緊閉著。
至人:指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人。
無往亦無來:表示超脫于時空的限制。
顧:卻,反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在沖雨投宿石佛院時,看到石佛已不見蹤跡,與山僧交流遺跡之事,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是在一個幽靜的山中寺院,詩人或許在旅途中經歷了風雨奔波,心境也較為沉靜,借此詩抒發對歷史和人生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石佛的消逝引發對歷史變遷和超脫境界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空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對哲理的探尋。
鴻衣羽裳斐然殊,玉潔冰清的不辜。秀色可餐何足道,鉛華洗盡本來無。影欺柳絮迷芳草,春老東風怨鷓鴣。紫陌玄都莽回首,舞蠻歌素太模糊。
不是金錢果是神,花王那得此留真。未舒冶艷先驚俗,才逞芳心便感人。照影池涵澄碧水,懸枝犀辟軟紅塵。年年無奈花時別,辜負平章宅內春。
存恕堂前種杏家,絳光夜夜發丹砂。別來為問揚州月,開到春風幾度花。
板橋橫古渡,村野帶平林。野鴨寒塘靜,山禽曉樹深。雨微風栗烈,云暗雪侵尋。安道門前水,清游豈獨吟。天寒道路遠,此去復何求。適意真為樂,浮生底用憂。云容低野樹,風力逆溪流。喜見梅花笑,相迎傍驛樓。
好風明月自東來,歲酒先沾柏葉杯。元氣機緘生萬物,壽星光焰燭三臺。漢廷盡對賢良策,董子獨懷王佐才。愿使斯民樂長治,熙然鼓腹上春臺。
平生湖海多交友,此老高風獨擅名。萬里題詩重傷感,屋梁殘月不勝情。
女蘿復可縫,兔絲復可織。唯有菖蒲花,郎自不曾識。
返照帶微潤,天似欲雨者。輕陰滅遙翠,月已下弦也。今日送行客,談笑集蘭若。離懷冷游興,去住空殘斝。儼如一聚沫,風前忽分舍。圍鞍十丈塵,息影數椽瓦。睡思一何親,枕簟復橫惹。夢國無邊際,騰騰恣游冶。最后與鶴言,鶴倦忽而啞。蚊雷斗囈語,枕上失歸馬。鉤簾發孤笑,此夢真邪假。新夢正爾來,舊夢那堪把。晨會已如作,西日行東下。逝者速于輪,誰哉為炙輠。茫茫千萬緒,何物任淘瀉。憶我同心言,唯應結蓮社。獨立吐長吟,歸禽聲漸寡。暝色波暗流,星光淡相灑。
殘月墮瑤天,涼風在高樹。人行野色分,鳥囀巖光曙。川平愜幽眺,境勝遺塵慮。日出小舟橫,依依楊柳渡。
歸舟昔歲宿嚴陵,雨打疏篷聽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
曩承持節江之東,騎驢再上蓬萊宮。蓬萊仙人歌白鶴,聲落五湖煙雨中。世間爵祿不易致,何獨去就如飄風。朝廷禮樂須制作,六經隱義資發蒙。論思廟堂集耆碩,啟沃寧讓前諸公。閉門讀書古都市,四輩冠蓋方隆隆。我生生長在窮谷,那有文字爭人雄。謬蒙引譽百僚上,負祿府署慚無功。一別十年還又五,昔者少壯今成翁。誰知復客七閩下,隔二千里來詩筒。羸軀頓醒瘴癘惡,賴以慰此心忡忡。粵王城南浪自白,粵王城西花正紅。
落葉云溪,連松王母,西風又見秋如舊。先生箕踞傍梧桐,酒酣未到消沉處。棘杖芒鞋,高云細路,偶然鳥囀聲聲瘦。晚來晴氣雁長鳴,夕陽紅上千山去。
花際相追不及呼,君家原是我歸途。猶堪一夜蕉窗雨,便脫征衫問酒壚。
轉移劇暑若艱難,誰謂炎涼反掌間。狐鼠就擒元憤郁,旄倪相慶便清閒。雨聲恰似政聲好,天意翻嗤詩意慳。一飽所關誠大矣,吾儕安得不開顏。歊煩一轉亦何難,只在邦君念慮間。社鼠城狐才就縶,土龍芻狗便投閑。平時真見天人密,順處不疑霖雨慳。夢里忽聞風力猛,定知千里破愁顏。
泊舟安山下,愛此嘉樹陰。登厓望河曲,連檣矗如林。有隸前致詞,茲惟民蠹蟫。徵丁動千計,索雇贏百金。郡小歲仍儉,誅求力難任。稱貸倚富室,羊羔日浸淫。情知剜心苦,且免肌骨侵。日午水滿閘,棹夫兀如喑。淹留已自困,復此傷予心。青天如有知,披云露遙岑。排空各獻秀,為我清煩襟。塵區自擾擾,物外長愔愔。安得向此中,逍遙委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