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漪軒
開池傍清軒,環除種蘭芷。
虛明淡星漢,疏影薦鳧履。
君乎試憑軒,鑒此亭下水。
蕩風生微瀾,風定還泚泚。
悠然得真趣,吉祥來止止。
開池傍清軒,環除種蘭芷。
虛明淡星漢,疏影薦鳧履。
君乎試憑軒,鑒此亭下水。
蕩風生微瀾,風定還泚泚。
悠然得真趣,吉祥來止止。
在清澈的軒堂旁開挖池塘,沿著臺階周圍種上蘭芷。軒內空明,與天上星河相映襯,稀疏的樹影好似在迎接賓客。您試著倚靠在軒欄上,看看這亭下的池水。微風吹過泛起細小的波瀾,風停后水面又恢復平靜。悠然間能體會到真正的意趣,吉祥也會不斷降臨。
傍:靠近。
除:臺階。
蘭芷:香草名。
虛明:空明。
薦:迎接。
鳧履:指仙履,這里借指賓客。
憑軒:倚靠軒欄。
鑒:看。
泚泚:清澈的樣子。
止止:連續不斷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一個清幽的環境中,為了營造寧靜雅致的氛圍,開挖池塘、種植蘭芷,在此過程中或之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了其追求閑適生活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清幽環境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閑適生活的向往。
平明南望古層樓,樓外潮生送逆舟。
去路芰荷臨上客,離筵簫管泛中流。
云山似黛晴偏出,江雨如絲暮未收。
長孺病多須強飯,莫言吾道付滄洲。
風雪漫天地,嚴寒偪客廬。悵懷江上水,遠寄故人書。
昔日比鄰住,深宵吟興攄。誰知一歲后,我亦異鄉居。
自從黃浦別,時又越秋冬。詩筆君應健,閒居我尚傭。
亂離度歲暮,貧病值年兇。何日重聯袂,消寒續舊蹤。
漠漠南云倦眼開,十年三度此登臺。
地隨落日天邊盡,人共秋潮海上來。
木石尚留仙佛氣,江山不稱霸王才。
倚闌欲遣茫茫感,更向何人借酒杯!
年華迫老大,生意近蕭瑟。陸沈海外仙,潦倒溝中瘠。
何意今年冬,艮男添一畫!秋柳發傍稊,晚荔挺偏側。
赤足盧仝婢,累騎阮咸息。我有望子心,素無譽兒癖。
未卜賢與愚,敢期過于軾!今者溷傖荒,生才亦何益!
愿汝為販脂,可以供索悉!但我重詩書,斯文留一脈。
海東雖變遷,由東不移易。區區盼添丁,時時望雄特。
等時漢子孫,而今淪外域。童子執干戈,庶幾衛社稷。
汝生在今茲,中原紛鼎革。俟汝長大時,祖邦或保赤。
陶侃本庶支,壯志起宗祐。愿汝作雄飛,補予為退鹢!
時勢趨夷風,愿汝守孔澤!汝生喜呱呱,我名戒赫赫。
汝祖有馀慶,汝輩食舊德。曩年痛幼殤,心酸淚沾臆。
今年添幼孩,心快夢生翼。姆養在西家,非同康樂匿。
他日攜歸來,有兄能汝惜!汝在三母間,俱看為拱璧。
未知作阮孚,聊應呼謝客。
芳草未應羞鵯鵊,
潛鱗終是畏提壺。
蔡經背上痕猶在,
更念麻姑指爪無。
廛居日易逝,不覺報春歸。雁影空潭盡,禪聲遠樹微。
江山三月里,人事十旬違。積雨留寒色,焚香但掩扉。
忽憶登臨處,風煙足往年。山懸千里外,春別一旬前。
歲月催華鬢,乾坤限遠天。玄心惟自鑒,去住總茫然。
法海寺,接康莊。
酒壚買醉勝瓊漿。
趁墟日午游人集,竿木邀棚正作場。
去年夏雨,淫淫不息。今年無雨,赤日如炙。
日如炙,旦至晡。土既裂,苗皆枯。
去年食米,今年食麥。麥賤米貴,五斗換石。
食麥猶可,無麥則那。東田西田戽水歸,筋酸骨痛腹更饑。
天不雨,田無水。禾不生。儂亦死。
天臺赤霞頂,峨眉翠云間。
人物自楚楚,文采何斑斑。
屈宋艷何摘,陶謝高可攀。
咳唾隨天風,萬古輝此山。
羈魂憔悴遠相尋,髭斷肩寒帶苦吟。
歸校藥方緣底事,知君死抱濟時心。
重奠麻筵一束芻,往來曾此醉茱萸。未能默記書千篋,空憶通靈畫一廚。座上琴亡悲子敬,家中硯去吊林逋。銅臺淚眼猶西望,分得名香在也無。
金鎖橫銜廢苑門,水亭窗檻半沉淪。銅釘換醉供群豎,花槳為樵給四鄰。碧甃曬余高鳳麥,畫廊堆遍買臣薪。羊曇哭罷無人問,淚墨難題滿壁塵。
聞君出宰山水縣,
家教所推民俗淳。
田里定知耕遜畔,
市廛安得訟分人。
落日燕山道,寒風漢水波。碧空秋萬里,錦字數行過。
不斷征人淚,全消旅客魂。一天疏雨過,燈影暗長門。
漠漠秋清月,蕭蕭野岸風。寒蘆休揀盡,全樹上林東。
乍可餐菱荇,那能豢稻粱。數群煙雨外,恍忽似瀟湘。
背負肩任幾百斤,
山蹊寸進僅容身。
先難后獲應如是,
重愧端居飽食人。
剝筑聲聲何太頻,客來酬應厭連晨。
一椽棲息藉容膝,十畝園亭盡供賓。
興到意隨方灑脫,偶游日涉自全真。
門邊久植瑯玕玉,請看無需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