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 其一一
蘇公士冠冕,復似郭有道。
知士未達間,趣操保耆老。
精鋼試九火,勞倦容不槁。
為州第飲酒,況此年歲好。
藏鋒避世故,輕敵喪吾寶。
時來用毫末,勛業自世表。
蘇公士冠冕,復似郭有道。
知士未達間,趣操保耆老。
精鋼試九火,勞倦容不槁。
為州第飲酒,況此年歲好。
藏鋒避世故,輕敵喪吾寶。
時來用毫末,勛業自世表。
蘇軾是士人的表率,又好似郭有道一般賢德。他了解士人未顯達之時,能保持志趣操守直至年老。如同精鋼經過多次火煉,雖歷經勞倦但容顏未衰。他在州中只是飲酒作樂,何況這年景又很好。隱藏鋒芒以避開世間的復雜事務,若輕視困難就會喪失自身的寶貴品質。時機到來時只需施展些微才能,就能建立舉世矚目的功勛業績。
士冠冕:士人的表率。
郭有道:即郭泰,東漢時期名士,博學有德。
耆老:年老。
九火:多次火煉,形容經過很多考驗。
槁:枯槁,這里指容顏衰老。
藏鋒:隱藏自己的才華和鋒芒。
世故:世間的復雜事務。
毫末:細微之處,這里指微小的才能。
世表:世間的表率、楷模
追和陶淵明的詩歌在宋代較為流行,蘇軾曾作《和陶飲酒二十首》。此詩作者追和蘇軾之作,可能是在蘇軾去世后,作者感慨蘇軾的生平經歷和品德才華,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蘇軾的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蘇軾的品德和才能。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對比來展現蘇軾的品質。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蘇軾的推崇。
短生無長期,聊暇日婆娑。
出門望高丘,拱木漫春蘿。
試為省鬼錄,不飲死者多。
安能如南山,千歲保不磨。
在世崇名節,飄如赴燭蛾。
及汝知悔時,萬事蓬一窠。
青青陵陂麥,妍暖亦已花。
長煙淡平川,輕風不為波。
無人按律呂,好鳥自和歌。
杖藜山中歸,牛羊在坡陀。
本自無廊廟,正爾樂澗阿。
念昔揚子云,刻意師孟軻。
狂夫移九鼎,深巷考四科。
亦有好事人,時能載酒過。
無疑舉爾酒,定知我為何。
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
未見歷下人,徒傾歷城酒。
從來親骨肉,不免相可不。
但愿崇事實,虛名等箕斗。
酺池寺,湯餠一齋盂,曲肱懶著書。
騎馬天津看逝水,滿船風月憶江湖。
往時盡醉冷卿酒,侍兒琵琶春風手。
竹間一夜鳥聲春,明朝醉起雪塞門。
當年聞說冷卿客,黃須鄴下曹將軍。
挽弓石八不好武,讀書臥看三峰云。
誰憐相逢十載后,釜里生魚甑生塵。
冷卿白首大官寺,樽前不復如花人。
曹將軍,江湖之上可相忘,舂鉏對立鴛鴦雙。
無機與游不亂行,何時解纓濯滄浪。
喚取張侯來平章,烹茶煮餠坐僧房。
人騎一馬鈍如蛙,行向城東小隠家。
道上風埃迷皂白,堂前水竹湛清華。
春歸河曲定寒食,公到江南應削瓜。
樽酒光陰俱可惜,端須連夜發園花。
負薪反羊裘,
愛表只傷里。
補紉雖云工,
歲晏安可恃。
洗心如秋天,
六合無塵滓。
浮云風去來,
在彼不在此。
雪盡虛簷滴,
春從細草回。
德人泉下夢,
俗物眼中埃。
久立我有待,
長吟君不來。
重玄鎖關籥,
要待玉匙開。
臨民次公老,
論事長輿通。
袖有投虛刃,
時無斲鼻工。
風流前輩近,
名實后人公。
不謂三日別,
今成萬事空。
道在東西祖,詩如大小山。
一家同雪月,萬事廢機關。
天上麒麟閣,山中虎豹閑。
何時得丘壑,明鏡失朱顏。
驚人得佳句,
或以傲王公。
處世要清節,
滑稽安足雄。
深沈似康樂,
簡遠到安豐。
一點無俗氣,
相期林下同。
地下文夫子,
風流絕此人。
能和晚煙色,
幻出歲寒身。
馬鬣松成拱,
鵝溪墨尚新。
應懷斲泥手,
去作主林神。
詩來清吹拂衣巾
句法詞鋒覺有神
今日相看青眼舊
他年肯作白頭新
文如霧豹容窺管
氣似靈犀可辟塵
慙愧相期在臺省
無心枯木豈能春
挾策讀書計糊口,故人南箕與北斗。
江南江北萬重山,千里寄書聲不還。
當時朱弦寫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間。
枯桐滿腹生蛛網,忍向時人覓清賞。
廖侯文字得我驚,五岳縱橫守嚴城。
萬夫之下不稱屈,定知名滿四海非真榮。
富于春秋已如此,他日卜鄰長兒子。
一丘各自有林泉,扶將白頭親燕喜。
秋風日暮衣裳單,深巷落葉已如彈。
數來會面復能幾,六龍去人不可攀。
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
燕寢著爐香,愔愔閑窗闥。
夢到郡城東,笑談西齋月。
行樂未渠央,苦遭晴鳩聒。
江郡梅李白,士女嬉城闕。
聞道潘河陽,滿城花秀發。
頗留載酒車,共醉生塵襪。
想見舞余姿,風枝斜蠆發。
鄙夫不舉酒,春事亦可悅。
雨足肥菌芝,沙暄饒筍蕨。
海牛壓風簾,野飯薰僧缽。
飽食愧公家,曾無助毫末。
勸鹽推新令,王欲惸獨活。
此邦淡食傖,儉陋深次骨。
公囷積丘山,賈豎但圭撮。
縣官恩乳哺,下吏用鞭撻。
正恐利一源,未塞兔三窟。
寄聲賢令尹,何道補黥刖。
從來無研桑,顧影愧簪笏。
何顏課殿上,解綬行采葛。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
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
東縣聞銅臭,江陵換袷衣。
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
韓生畫肥馬,立仗有輝光。戴老作瘦牛,平生千頃荒。
觳觫告主人,實已盡筋力。乞我一牧童,林間聽橫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