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
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
東縣聞銅臭,江陵換袷衣。
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
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
東縣聞銅臭,江陵換袷衣。
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
巴地風俗深情挽留客人,吳地鄉黨卻只想著歸程。實在是知道難以言語相通,并非故意要與之疏遠違逆。東邊屬縣傳聞貪腐銅臭,江陵城中已換換季夾衣。特意叮囑巫峽的細雨啊,千萬莫要遮蔽了清晨的朝暉。
巴俗:巴地(今重慶一帶)的風俗。
吳儂:吳地(今江浙一帶)的人,吳語中“儂”為第一人稱或泛指人。
銅臭:本指銅錢的氣味,后代指貪財的市儈氣息。
袷(jiá)衣:有里子的夾衣,換季時穿的衣物。
丁寧:同“叮嚀”,反復叮囑。
朝暉:早晨的陽光。
此詩為詩人途經巫山時所作,標題“用杜子美韻”或指效仿杜甫詩風。創作背景或與詩人游歷巴、吳等地的見聞相關,通過觀察地域風俗差異、社會現象(如“銅臭”反映的貪腐),結合行旅中的換季體驗(江陵換衣),最終以巫峽雨景寄寓情懷。
全詩以“戲題”之趣,通過地域風俗對比、世情觀察與自然意象的結合,既展現行旅中的生活體驗,又暗含對社會風氣的微諷,結尾對朝暉的守護更升華為對美好事物的珍視,語言質樸而意蘊悠長。
修身世世詩書業,
營利明明市井人。
安得后生俱自好,
百年門戶本來貧。
通都羅華閣,曉日照曈昽。相與游俠兒,畋野跨青驄。輪蹄交道路,車蓋矯蛟龍。一技未及展,暮景起天空。弱質摧蒲柳,晚歲彫芙蓉。此生多掩忽,孰能策始終。還山采丹藥,仙侶不時逢。蒼翠疊嶂開,澹營煙霞外。飛瀑千丈馀,驚破銀河掛。有客悟此生,一舉絕埃壒。直上青云梯,隔斷紅塵界。棟駕澗底松,竹鳴谷口籟。伊誰效長生,逍遙慎不害。道遇黃石公,相約瑤池會。嘉蔭成翠幄,幽蘭含露滋。草木喻至理,英華各及時。晨光東南駕,流景西北馳。達人解其微,安用長獨悲。鍊石開華頂,酌泉集清池。同行王子喬,贈我九莖芝。騰驤入云路,徘徊歷四維。有鶴沖霄去,不受樊籠束。絳云自卷舒,爭向巖阿逐。自來登仙子,超心脫凡俗。廣成語執中,老子道不辱。夕餐赤城霞,朝弄扶桑旭。真氣蓄滿腔,何必效辟谷。局促轅駒足,奔踶走且僵。北風吹白云,忽與天路當。明珠羅胸臆,珍錯列上方。遠登太行山,近陟華子岡。清音聞山水,仙露滴衣裳。長城圍萬里,跂望何迢迢。盤曲危鳥道,曠遠順鴻毛。仰天向閶闔,風雨起崇朝。煙霞合琉瓈,翡翠集蘭苕。添籌南極星,酌酒北斗杓。秦娥奏新曲,麻姑引玉簫。終古帝王家,簇擁列鸞軺。愿從赤松子,長揖去市朝。便娟侔朝日,顏華倏忽露。歲月逝水流,羲和不能駐。是非儻可明,得喪奚足顧。天上森寶書,寸心托豪素。相與拔俗人,云車誇遠馭。島嶼榮琪葩,無為嘆遲暮。寄語畋游者,我將從今去。
春庭睕晚蘿蘚香,春風飄飄羅帶長。
悄然獨立有延佇,清愁壓損九折腸。
落花淡宕春不語,一片夕陽紅杜宇。
風韻能令百果低,
難將盧橘斗新奇。
品題自合還詩祖,
模寫何須覓畫師。
我家河朔望咸平,
飛鳥猶須半月程。
盡道遼陽天樣遠,
渡遼何況更東行。
西望滄波萬里長,
大江欲棹路茫茫。
海東無限蕭疏柳,
不送離愁到武昌。
不寄私書不弄琴,未曾識面早情深。翻嫌青鳥傳言語,一句能關兩地心。
妙跡收來著意藏,洛神姿韻也尋常。細看閣帖王家字,第一風神陸女郎。
一品堂前禮數寬,玉纖銀碗杏漿寒。檀郎靦腆今非昔,錦瑟詩成任寄看。
石家吹竹蔡家絲,鹿角彈箏若個知。色藝果然推第一,那能不唱渙之詩。
紅白梅花孰短長,月根異色一時芳。休猜賈午分香贈,女弟從來體自香。
尊萱真是美人圖,但問卿卿似母無。人道風前聞一曲,鳳凰聲韻不如雛。
臨觴望見素顏酡,借問長齋意若何。一綹香煙花數朵,正堪相伴病維摩。
野鶴孤云去路長,袈娑隨處謁空王。楞伽一卷焚香坐,先到裴公綠野堂。
百丈金身照綠苔,青蓮瓔珞護瑤臺。天龍一指猶堪豎,莫詫西方大士來。
十年湖海話禪機,歸問云山舊衲衣。后夜月明金錫冷,遙空笙鶴不停飛。
六洞三山次第看,白云回望滿長安。何須更覓蓮花藏,一代金輪屬宰官。
武皇巡游不知疲,朝御豹房暮京西。群狐跳梁嗥且舞,搖搖九鼎一發危。
宸濠釁踵寘鐇起,盤結肘腋成窮奇。堂堂孫許孫中丞燧、許按察逵仗節死,東南傾刻翻潢池。
虔州中丞屹柱石,忠義憤發非人為。同時幕府盛才杰,戮力共豎天王旗。
黃石磯前一再戰,掃除兇焰無孑遺。事不浹旬功再造,只手半壁扶坤維。
當時廟謀亦癡絕,露布已上重誓師。天子自將佩將印,六軍雷動江淮湄。
謗書何止盈一篋,當關虎豹皆狐貍。深謀豁達格神鬼,苦心退托隨髡緇。
開先寺前七佛碣,旁有大字鐫崔嵬。雅頌嚴正揭日月,蝌蚪錯落拿蛟螭。
改元兆讖實天啟,酬庸錫爵開禎期。平原之書次山筆,千載以后非公誰?
昔從流傳看拓本,頃來石壁瞻豐碑。公之英烈傳萬古,求之翰墨蓋已卑。
區區群兒肆口舌,劍首一吷終何施。嗚呼奇人奇功不世出,使我摩挲再拜興嗟咨。
吾鄉山水窟,莫如西溪幽。延緣一徑通,落落清瑤流。
夾岸無雜樹,鹿角枝相樛。霏微嵐翠間,香雪千林浮。
有時略彴橫,野竹寒修修。尋幽窈窕入,落英滿扁舟。
花陰路疑盡,豁然見平疇。四山圍凈綠,土俗勤鋤耰。
此中隱君子,毋乃栗里儔。一茅粗剪葺,六枳紛環周。
虛空靜生白,恍然物初游。臞鶴唳天半,若與孤情酬。
仙源在枌榆,余胡久淹留?
草堂四壁繞圖書,
杖倚松風曳短裾。
解組賦歸生事足,
老懷惟有葛天如。
會得日用事無別,何妨嫁女又婚男。請看直下團圞處,莫被無生兩字瞞。
治生產業不相違,湖海江山直捷時。盡道長安風物盛,不知身已在皇畿。
十年重作廣州客,斜日朝臺感今昔。
上將高談橫海壇,經師別換名山席。
要令五管盛文治,萬派新潮海天碧。
少年豪想鯤鵬化,群蠻獷俗豚魚格。
朝廷正用名臣后,畀養人才培國脈。
使節聯翩后先至,侯伯谷蒲耀圭璧。
并念先公竹馬兒,雖作荒傖猶護惜。
平生空慕倉海君,無力能褫虎狼魄。
新交子房偏我厚,臥我元龍樓百尺。
門前更留京兆馬,明月清尊永佳夕。
青眼高歌送我東,惜我才薄無能役。
神州百年感桓溫,廣武一嘆同阮籍。
才疏意廣道難行,深入窮山隱姓名。
自分一瓢終陋巷,誰知五馬昔專城。
去年是處興兵甲,此老無人問死生。
忽憶杜微今七十,寄聲聊見不忘情。
書收鼠嚙猶堪讀,
柿拾鴉殘亦自甜。
動念不如姑省事,
智謀老健恐難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