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彥能求擬江亭詩
亭下流泉三畝隘,誰擬西江晴一派。桃李佳名聞昔人,此言雖小可喻大。
寧非逐楚憔悴身,當是羊裘傲漢人。避世墻東王君公,五經紛綸井大春。
端然養(yǎng)魚廢車馬,一身環(huán)堵觀天下。吾人鄭子詩句新,高堂素壁開蕭灑。
何當湛湛見青楓,白蘋落日慰相逢。一亭兩檻更何有,波濤風雨船前后。
莫憶乘槎犯漢津,莫憶樓船下石城。盡醉漁陽無好曲,短蓑銅斗平生足。
亭下流泉三畝隘,誰擬西江晴一派。桃李佳名聞昔人,此言雖小可喻大。
寧非逐楚憔悴身,當是羊裘傲漢人。避世墻東王君公,五經紛綸井大春。
端然養(yǎng)魚廢車馬,一身環(huán)堵觀天下。吾人鄭子詩句新,高堂素壁開蕭灑。
何當湛湛見青楓,白蘋落日慰相逢。一亭兩檻更何有,波濤風雨船前后。
莫憶乘槎犯漢津,莫憶樓船下石城。盡醉漁陽無好曲,短蓑銅斗平生足。
亭下流淌的泉水面積狹窄僅三畝,誰能比擬西江晴天時的浩蕩水勢。桃李有美好的名聲從前人那里聽聞,這話雖小卻能比喻大道理。難道不是像放逐楚國而憔悴的屈原,應當是如披羊裘傲世的嚴光。有像避世墻東的王君公,還有學識淵博如井大春。端然養(yǎng)魚而放棄車馬出行,身處陋室卻能縱觀天下。我們的鄭子詩句清新,在高堂白壁上展現(xiàn)出瀟灑意境。何時能看到清澈江水中的青楓,在白蘋與落日中慰藉相逢。一座亭子兩個欄桿還有什么呢,只有波濤風雨在船的前后。不要回憶乘槎去銀河的事,也不要回憶樓船下石城的壯舉。在漁陽盡情醉酒卻沒有好曲子,有短蓑銅斗這一生就滿足了。
擬:比擬。
西江:西邊的江河,常指長江。
逐楚憔悴身:指像屈原被放逐楚國而憔悴。
羊裘傲漢人:指嚴光披羊裘傲世。
墻東王君公:王君公是東漢人,避世在墻東賣卜。
五經紛綸井大春:井大春即井丹,學識淵博。
環(huán)堵:四周土墻,形容居室狹小。
槎:木筏。
漢津:銀河。
樓船下石城:指軍事行動。
漁陽:地名。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與友人鄭彥能交往過程中,應其請求而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動蕩或復雜的人際關系,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對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對友人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避世隱居生活的追求和對名利的看淡。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喻今,語言清新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xiàn)了詩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和創(chuàng)作風格。
截玉夸私鬭,烹泉測嫩湯。
稍堪膚寸舌,一洗莧藜腸。
千枕消魔障,春芽敵劍铓。
年年較新品,身老玉甌嘗。
三丈圍寬兩木靈,千年閘骨狀如城。
揚帆欲過心先動,擊柱才聞念已驚。
東越梅梁猶逞異,南城老樹也為精。
昔聞求福木居士,今向枯株免禍成。
幾朶連峰峻,千年古鏡浮。
氣分靈壁秀,聲逐泗濱流。
笑我成孤影,從渠老一丘。
山川多勝地,擊拊嘆中州。
十年三已冒為州,每每于民有旱憂。
午聽雷聲鳴屋角,晚驚雨腳壓云頭。
及時三日為霖好,為汝千箱樂歲求。
欲辦一椽名喜雨,愧無老筆贊宸旒。
堂堂柏府幾人過,屈指精忠竟若何。
正爾浮云遮白日,頼公砥柱立頹波。
回天力挽千鈞重,去國身輕一葉多。
萬里長江向東去,清明無日可鐫磨。
古人不可見,古書今可求。
尋源謝潢污,至味捐珍羞。
朝曦去還至,夜炬燃復休。
從此飽文字,不聞饑餓愁。
巖石棱棱巧,盆池淺淺開。
空山初幻化,方丈小飛來。
屈曲清泉溜,參差細草栽。
只今山在眼,著眼便徘徊。
路轉雙溪曲,河灣一逕通。
清秋楊柳月,落日芰荷風。
直抵濯纓水,當前文筆峰。
滿城佳氣聚,擢秀美群公。
潯江千騎擁雙旌,泮水依然舊貫仍。
不但袴襦歌惠政,更令衿佩樂師承。
朱幡太守來何暮,絳帳先生自此升。
預想下車先教化,再教庠序典謨興。
得友寧論少,登門不愧遲。
交游今有幾,襟抱獨相期。
笑我方椎鈍,如公政驟馳。
我今懷舊意,不敢愛于詩。
匏尊既舉,蘇席未移。
有德斯顧,靡神不娭。
物情肅穆,天宇清夷。
宅中受命,永復邦基。
江南人物在覿面,足以慰予疇昔念。識公只在文字間,君子若人今子賤。
江湖路遠睽言談,八年于外自亦閑。有時拂拭舊珠玉,端欲論詩伯仲間。
公懷席珍方就聘,一航我欲長安近。只知喜接故人歡,寧羨官高如斗印。
羈懷寂寞逢春光,未著語意何可當。下帷諸孫出新句,如繭抽緒思無疆。
一詩杰出駭奇創(chuàng),陡覺詩壇群膽喪。自憐老退無好懷,語不驚人慚少壯。
宦情不絕真如絲,有憤莫吐誰與咨。只今猶得斯人語,剩有風騷同激推。
不堪人事長乖處,聞說扁舟復西去。十年一見意匆匆,更寫瀟湘別離句。
男兒氣節(jié)天所資,道大何計合與違。但讀詩書談世事,看公衣錦他年歸。
東門郭外七桐里,知有宣州別駕家。
再世從游心自喜,暫時觴詠語無嘩。
平田寒日行孤鶩,枯木凄風集亂鴉。
酒圣詩狂休問我,淋漓顛倒任橫斜。
講習豈無樂,鉆磨未有涯。
書非貴口誦,學必到心齋。
酒可陶吾性,詩堪述所懷。
誰言曾點志,吾得與之偕。
老向塵埃度歲華,不堪才拙負州家。
天公著意成豐歲,地產無心出異葩。
亂翠綃中雙暈臉,抹青山外兩凝霞。
何人欲采蓮歸去,我有輕舟試一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