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賞心晤為韻 其三
倉鹒知陽春,喬木聲關關。
白駒不食苗,奈此空谷寒。
昔有丹徒士,檳榔貯金槃。
富貴懷隠憂,無寧歸故山。
倉鹒知陽春,喬木聲關關。
白駒不食苗,奈此空谷寒。
昔有丹徒士,檳榔貯金槃。
富貴懷隠憂,無寧歸故山。
黃鶯感知到陽春的到來,在喬木上歡快地啼叫。白駒不吃青苗,奈何空谷中如此寒冷。從前有丹徒的士人,用金盤盛放著檳榔。富貴之中卻懷著隱憂,還不如回到故鄉的山中。
倉鹒:即黃鶯。
關關:擬聲詞,形容鳥叫聲。
白駒:白色的駿馬,也比喻賢能的人。
丹徒士:指丹徒地方的人。
檳榔:棕櫚科植物,果實可食,舊時視為貴重物品。
無寧:寧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黃庭堅生活在北宋時期,社會表面繁榮但也存在諸多矛盾。作者可能受當時社會風氣影響,看到一些人追求富貴卻內心不安,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對富貴與隱憂關系的思考,倡導回歸本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人生的思考。
木落山空飛杜鵑,蘋蘩方奠恨悠然。
一腔節概冰霜凜,九曲肝腸鐵石堅。
荒井梧桐秋鶴淚,寒塘風雨夜龍眠。
不堪愁斷吟魂處,芳草斜陽綠樹煙。
引卻蜂衙一事無,求師尚友圣賢俱。
激昂意氣中興頌,收斂身心太極圖。
畬火明邊饑虎過,渡船聲外老鸧呼。
江南云水寬多少,萬里深山著此臞。
孤生半世飽艱辛,敢恨虞翻骨相屯。
吾道非與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
養成枳棘難為橘,刈盡椒蘭不作薪。
每誦韓公晚香句,整襟時一慰沉淪。
二老風流接見聞,馀香未遠尚堪薰。
明師豈不使人巧,老仆安能重子文。
策蹇何由追抹電,化龍吾亦愿為云。
從來作圣功夫處,不在生知在積勤。
帶綰輕裘上偃坡,棲霞漸近郁嵯峨。
名通上國由莊蹻,威播諸羅自伏波。
溪谷至今多瘴癘,人煙到處雜藤羅。
為欣氣候如秋杪,華蓋橋西試一過。
此地已窮域,更乘惶恐灘。家聲詞學舊,勇退急流難。
使者威嚴霽,尚書禮數寬。聽渠丞訾謷,也勝尉酸寒。
君見陳夫子,懸知問我能。江鷗慣眠草,野雁怯逢矰。
矯首困疾首,折肱懷曲肱。攜家能有弟,托死豈無朋。
麝歆熏篝金鴨冷,玉床悶倒和衣。懵騰春夢小窗西。柳慵花醉,喚不起、鷓鴣啼。
亂挽蟬云眉不掃,畫梁殘日依依。怪他燕子故雙棲。湘鉤暗下,賺得個、撲簾飛。
虎旗強迫元戎拜,
雞嶼終看故壘空。
不及月樓身一死,
猶噴熱血灑秋風。
閱罷樓頭策馬歸,人家雙掩夕陽扉。自知不是忘機者,敢怪沙鷗見即飛。
臨池不解著思為,此幅居然類大癡。望去千山秋色好,間窗風雨慰相思。
青峰兩岸畫天然,中許沙鷗自在眠。愛殺湖光明似鑒,欲支清俸買魚船。
平堤路。正落照、欲下城頭樹。離離草色城陰,前日鈿車來處。
東風宛轉,吹不醒、離魂夢南浦。卻相逢、柳外黃昏,送他雙燕歸去。
回頭海國浮云,難忘是、園林坐石萍聚。唱徹家山渾蕭瑟,話幾許、零歌斷舞。
如今又、江深草閣,但添得、巴山一夜語。問飄來、甚處簫聲,倚樓應是愁侶。
直下是,直下是,
沒量大人,抬腳不起。
可憐伎死杜禪和,
猶是嘵嘵掛唇齒。
浩氣轉磅礴,談笑復風生。纖云四卷都凈,天宇見澄清。
細數古來豪俊,幾個不遭厄困,坎軻若為平。誰得似吾輩,垂老共欣榮。
惟鼓勁,能卻病,保修齡。歲朝把臂相視,健筆尚縱橫。
驅使胸中丘壑,容與工農偕作,何必以家名。風日正清美,合共偃滄溟。
積風寒玉折,
驚鳥落花馀。
定有麇麚跡,
環林未掃除。
流水青山一榻深,銅柯石干半窗陰。
公馀點校七分易,老去服行三字箴。
消長乘除觀物理,存亡操舍驗人心。
日長大得官閑力,乳燕鳴鳩盡好音。
羅施聲教阻遐方,漢置牂牁達夜郎。
天入炎荒時苦雨,途經冷站夜無霜。
馬鞍觀側藏魚服,銅鼓山頭祠竹王。
千古猶思丞相澤,祠堂松柏自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