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
側徑籃舁兩眼明,出山猶帶骨毛清。
白云笑我還多事,流水隨人合有情。
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
側徑籃舁兩眼明,出山猶帶骨毛清。
白云笑我還多事,流水隨人合有情。
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
我坐著竹轎從山間小路出山,兩眼頓時明亮起來,出山時還帶著山間的清爽。白云仿佛在嘲笑我多管閑事,流水似乎隨著我流淌,倒像是很有情誼。我比不上鳥兒那樣自由自在地飛翔,羨慕僧人能在山中安度一生。我還不能對這世間完全了無牽掛,于是起身想為百姓發聲盡力。
側徑:山間小路。
籃舁(yú):竹轎。
骨毛清:形容身體清爽,帶有山間的清逸之氣。
渾:全,完全。
蒼生:指百姓。
此詩是曾鞏和王安石之作。當時王安石從隱居生活中出山,準備有所作為。曾鞏可能有感于王安石的出山之舉,創作此詩,反映出當時士大夫階層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思考和抉擇。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內心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代文人復雜的思想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萬里茫茫,穹廬畔、風狂雪惡。嘆當日、漢家蘇武,功高衛霍。迢遞南天鴻雁信,凄涼北海羝羊約。縱饑來、朔雪亦堪吞,無衣著。
傳書犬,銜環雀。忠孝事,難忘卻。看詩誇同澤,史譏嘗藥。夢到龍樓飄瑞雪,六宮夜宴黃金鑰。正醒時、蘆笛起邊愁,風蕭瑟。
由來沃土偏宜稼,一上豐山望可憐。半郭樹林環澗曲,萬箱禾黍負城邊。春風馌畝欣田畯,秋日分門給社錢。憂國至今聊暫減,太平簫鼓樂康年。
羨此民風何太古,邦人相見每從容。田中滯穗堪遺寡,廩衷多稌合慶農。酒熟漫尋芳草地,詩成偏在白云峰。紫薇泉畔棲霞客,秪有神交一夢逢。
一旅勤王卷甲趨,竟能殺賊入冤句。
李花又結他家子,蒲草重生只眼苻。
徐績有功還賜姓,孫堅生子實開吳。
搖鞭閒向沙陀過,猶見鴉軍日暮呼。
吳篷載玉。算石湖鏡影,曾見鴛宿。莫費新聲,重換盈盈,傷春早倦絲竹。相思更比梅花瘦,任月滿,高樓西北。想那時,授簡題香,翠袖也憐清獨。
休問風流舊地,馬塍一徑草,還似眉綠。試喚歌前,幾許吟魂,替了琵琶場屋。多情只合江南老,卻怨入、解紅新曲。待淚花、寄與東風,染遍畫裙羅幅。
拈花辟塵。
題箋拂云。
攜琴月上蘭薰。
對春風酒樽。
傷心病身。
懷清養真。
三高六逸儂欣。
炷名香自焚。
金英翠葉庇靈根,
吹作清秋寶篆熏。
四客對花飛玉斝,
八眉和葉舞紅裙。
浪涌龍門砥柱傾,九州驚失李西平。
一生功罪青天在,兩戒山河只手擎。
末路英雄真短氣,中興將帥最知名。
長淮浩蕩精靈萃,申甫重生佐大清。
惠逆兇吉從,匪以人事配。大道昧于蒙,多令亡故態。泰伯稱至仁,一止嗣誰奪。回也踵圣軌,厥終麗夭罰。伋子不逃死,與壽同并命。伯奇以孝章,厥考非不令。申徒昔蹈河,三閭亦懷沙。奢突不旋踵,罹毒理則那。孔儀交優游,冶死已有馀。囊瓦秉國程,宛爇已不居。君一臣則二,大易精義昭。扶抑每不勝,天道時增憂。
埋香葬劍一邱塵,
花好年年故國春。
怪底離愁成恨事,
吳宮月落望歸人。
見說湖山勝,亭虛客未歸。空懷放鶴處,尚想釣魚磯。天際孤帆小,云中清磬微。何當返蘭棹,一制薜蘿衣。
平生重高義,十載賦長楊。國士心應苦,王孫興未忘。豪游盡宛洛,雅調雜齊梁。為問湖中事,松筠半已荒。
嘯父知機先憶魚,季鷹無事已思鱸。
自慚初識查頭味,正是棲棲哭阮涂。
滿目山川得共游,
詞人卜筑有菟裘。
林開霞色常侵席,
風引江聲半入樓。
筆底誰能酬趙璧,
尊前猶自攬吳鉤。
不妨白首頻相過,
時系籬門紫玉騮。
未有一分讓,先有十分爭。
所喪者實事,所得者虛名。
浮楫下?川,沿洄綠渚煙。水銜村徑出,檣拂浦云懸。沙鳥依人靜,汀花對酒妍。蒹葭別有思,何似雁行邊。
溯洄江色暮,空水澹清秋。霧隱桄榔岸,潮平雁騖洲。管聲川上發,槎影月中浮。便擬隨星使,將尋天漢游。
六出花飛,側耳聽、金鈴犬惡。正滕六、撒鹽飛絮,瀰漫揮霍。縆罷額黃簾四捲,妝成蛾綠鉤雙約。任樓頭,倚遍玉闌干,難安著。
歌竹子,彈翎雀。舊時曲,都拋卻。悔姮娥清冷,多因偷藥。燒盡深閨紅獸炭,闔殘別院文鱗鑰。只雪沙、淅瀝打空階,秋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