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蘇公西湖徙魚三首 其二
赤手取魚如拾塊,布網鳴舷攻腹背。
豈知激濁與清流,恐懼駢頭牽翠帶。
居士仁心到魚鳥,會有微生化余鲙。
寧容網目漏吞舟,誰能烹鮮作苛碎。
我亦江湖釣竿手,誤逐輕車從下瀨。
生當得意落鷗邊,何用封侯墮鳶外。
不如此魚今得所,置身暗與神明會。
徑須作記戒鯨鯢,防有任公釣東海。
赤手取魚如拾塊,布網鳴舷攻腹背。
豈知激濁與清流,恐懼駢頭牽翠帶。
居士仁心到魚鳥,會有微生化余鲙。
寧容網目漏吞舟,誰能烹鮮作苛碎。
我亦江湖釣竿手,誤逐輕車從下瀨。
生當得意落鷗邊,何用封侯墮鳶外。
不如此魚今得所,置身暗與神明會。
徑須作記戒鯨鯢,防有任公釣東海。
空手抓魚就像撿石塊一樣容易,布下魚網、敲擊船舷從魚的腹背兩面進行圍捕。哪里知道這是在清濁不分地捕魚,魚兒們恐懼地并排被翠帶牽引著。居士您的仁心惠及魚鳥,或許會有小魚存活下來成為剩余的魚片。怎能容忍魚網漏掉能吞舟的大魚,可誰又愿意像烹飪鮮魚那樣苛刻瑣碎地對待它們呢。我也是江湖中持釣竿的人,卻錯誤地追隨輕便的車輛在下游水淺處行進。人生應當在得意時置身于鷗鳥旁,何必追求在荒遠之地封侯。不像這些魚如今有了合適的歸宿,它們置身其中暗暗與神明相會。應該立刻寫篇記來告誡那些如鯨鯢般的貪婪者,提防有像任公那樣的人到東海釣魚。
赤手:空手。
拾塊:撿石塊,形容抓魚容易。
鳴舷:敲擊船舷,使魚受驚入網。
駢頭:并排。
翠帶:可能指捆綁魚的繩子。
居士:指蘇軾。
微生:小魚。
余鲙:剩余的魚片。
吞舟:能吞舟的大魚。
烹鮮:烹飪鮮魚,這里比喻苛刻瑣碎地對待事物。
輕車:輕便的車輛。
下瀨:下游水淺處。
墮鳶外:荒遠之地。
鯨鯢:比喻貪婪殘暴的人。
任公:指任公子,《莊子》中善釣大魚的人。
此詩是作者次韻蘇軾關于西湖徙魚的詩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蘇軾有關于西湖徙魚相關活動之后。當時蘇軾可能出于仁心對西湖的魚進行了一些保護或遷移的舉措,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仁心的推崇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時批判貪婪勢力。其特點是將捕魚場景與人生感悟相結合,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詩歌創作能力。
謫仙乃天人,薄游人間世。詞章號俊逸,邁往有英氣。
明皇重其名,召見如綺季。萬乘尚僚友,公卿何介蔕。
脫靴使將軍,故自非因醉。乞身歸舊隱,來去同一戲。
沈吟紫芝歌,緬邈青霞志。笑著宮錦袍,江山聊傲睨。
肯從永王璘,此事不須洗。垂天賦大鵬,端為真隱子。
神游八極表,捉月初不死。
吹臺一罇酒,平昔接英游。
棘闈澹墨榜,曾見成名秋。
焉知江海上,乃復同唱酬。
子如清廟器,端俟識者收。
又如御廚珍,可用三公羞。
髙志凜冰雪,妙語鏘琳球。
三年未飛鳴,一舉宜無儔。
我已謝世網,逝將老一丘。
愿子勉自愛,食肉鄙虎頭。
名節乃難立,富貴良易求。
一溪春水碧潺湲,舟溯奔灘激浪喧。
雨洗隴苗何限綠,日催林杏不勝繁。
峰巒環合疑無路,草木蒙茸忽見村。
自嘆經年久為客,靜聼啼鳥更消魂。
道人畫手真三昩,力挽春風與游戲。
露枝煙蘂忽嫣然,自得工夫畦徑外。
由來黑白無定姿,濃淡間錯相參差。
炯如落月耿寒影,翳若宿霧含疏枝。
群芳種種徒繁縟,脫略丹青尤拔俗。
妙質聊資陳氏煤,幽姿好伴文生竹。
世呼墨竹為墨君,此花宜稱墨夫人。
鉛華不御有余態,世間顏色皆非真。
年來妙觀齊空色,天花時露真消息。
試煩幻出數千枝,不費梁谿一丸墨。
三伏炎蒸畫舸回,蓬門聊復為君開。
松篁蔭翳罇中淥,杖履逍遙池上臺。
小雨乍隨云影散,好風還逐月光來。
虛堂夜久群囂息,枕簟相從亦快哉。
六代繁華三百年,我來吊古一凄然。
景陽鐘斷雞空唱,玉樹歌沈月自圓。
潮沒舊痕生晚浦,柳搖新色媚晴天。
髙樓上盡窮雙目,千里江山遶檻前。
憂患余生日杜關,幅巾青顧得開顏。
虛堂把酒延佳月,小閣哦詩對遠山。
子學鯤鵬將海運,我同猿鶴且云閑。
都城故舊還相問,為道衰頹鬢已斑。
子美以詩鳴,今古無對手。當時謫仙人,長句頗先后。
精深律切處,故自非其偶。而況郊島徒,何敢窺戶牖。
有如登岱宗,眾山皆培??。又如觀武庫,劍戟靡不有。
髙辭嫓丘墳,古意篆蝌蚪。蒼蒼雪中松,濯濯風前柳。
云煙紛卷舒,雷電劃奔走。澹然眾態俱,沾丐隨所取。
平生忠義心,多向詩中剖。憂國與愛君,誦說不離口。
饑寒窘衣食,容貌村野叟。自以稷契期,此理人勝不。
中興作諫臣,戎馬方踐蹂。上疏救房琯,亦足知素守。
一跌不復振,造物意豈茍。欲使窮吟哦,専志如蒙瞍。
辛苦盜賊中,妻子或顛仆。布衾冷似鐵,晨爨乏升斗。
冒雪??黃精,呼兒理魚笱。蕭條秦隴間,不廢詩千首。
依嚴遂入蜀,幕府備賓友。草堂浣花溪,頗復事南畝。
亂離又飄泊,累若喪家狗。云安曲米春,巫峽風土陋。
扁舟下瞿唐,留滯湖湘久。家事竟何成,丹訣空系肘。
凄涼耒陽縣,醉死竟坐酒。雖煩微之銘,不返鄠杜柩。
誰將樽中淥,一酹泉下朽。詩篇垂琳瑯,長作蛟龍吼。
霜落風髙萬里枯,孤鴻窅窅下平湖。
行藏誰會倚欄意,嘯詠聊為終老娛。
寒日溪山相掩藹,暮云樓閣半虛無。
何人妙解丹青事,畫作輞川煙靄圖。
當時神劍埋豐城,郁郁光氣沖斗星。
千年古獄??幽扃,下得至寶雙青萍。
雌雄不知誰與名,拭以異土聊發铏。
龍文星彩愈晶熒,正晝無影魑魅驚。
雄飛霄漢隨雷霆,雌躍淵水歸延平。
沒人下瞰風濤生,天矯化作虬龍形。
茂先博識非無憑,神物終合信有征。
沈沈潭影含虛明,寶氣久秘必復呈。
會當探取搜元精,佩服坐能驅百靈。
奸諛膏血紛膻腥,與爾相攜游太清。
春江渺渺草芊芊,曉色晴嵐映客船。
結綬相先真偶爾,盍簪易失故依然。
獲麟筆削閑中斷,吐鳳文詞海外傳。
行李同途不同發,消魂回首各風煙。
七日風不止,歸心何似生。
煙添暮山色,風撼滿江聲。
淮楚已非遠,波濤殊未平。
坐看云解駮,猶喜晚來晴。
寥落覊棲向海隅,終年局促臥蝸廬。
閑如白傅不飲酒,窮似虞卿懶著書。
永夜悲涼聼蟋蟀,幾回圓缺看蟾蜍。
扶搖何日乘風去,獨跨鯨魚上碧虛。
長笑梁谿翁,平生有余拙。于今欲行古,無乃亦癡絕。
施之廊廟間,放步足已跌。下帷更潛思,又復廣陳說。
從來坐言語,得謗今未歇。曾不少創懲,????祇強聒。
惟堪復醬瓿,詎足議往轍。掉頭謂不然,此理君未察。
立言與行事,垂世初不別。身窮言乃彰,貽范有前哲。
周文拘羑里,易象乃成列。仲尼道不行,褒貶代賞罰。
屈原困椒蘭,澤畔采薇蕨。離騷體風雅,光可爭日月。
虞卿罷趙相,梁魏頗屑屑。世亦傳春秋,端為窮愁設。
圣賢垂簡編,往往因憤發。避謗不著書,陸子良已黠。
區區禍福間,何足議宏達。泛覽古人心,一一可坐閱。
大略觀規模,微情析毫髪。幽光發干將,潛慝戮饕餮。
會有知我人,玩味為擊節。安知千載后,觀樂無季札。
豈能繼潛夫,粗可倣荀悅。子云方草玄,解嘲何可缺。
朝來疑欲霽,云氣復如蒸。
泥潦疲馳驟,晨昏錯寢興。
及時初可喜,失節反堪憎。
安得西山出,層樓共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