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哉亭有屬
南浦東風拂水文,汀洲芳草綠羅裙。
桃花舊葉應相望,楊葉新聲我獨聞。
酸鼻可憐香欲絕,斷腸不待酒初醺。
斜陽歸去書窗下,一幅蠻箋賦夢云。
南浦東風拂水文,汀洲芳草綠羅裙。
桃花舊葉應相望,楊葉新聲我獨聞。
酸鼻可憐香欲絕,斷腸不待酒初醺。
斜陽歸去書窗下,一幅蠻箋賦夢云。
南浦邊東風輕拂,水面泛起粼粼波紋;小洲上芳草萋萋,綠得如同羅裙。舊年的桃花與葉子應還在彼此相望,楊樹葉的新聲卻只有我獨自聽聞。鼻頭發酸,只可憐花香即將消散;未等酒意微醺,已先自斷腸。夕陽西下時回到書窗下,鋪開蜀地彩箋,寫下這篇夢云般的詩行。
南浦:南邊的水濱,古詩中常指送別之地。
汀洲:水中或水邊的小洲。
羅裙:絲羅制的裙子,此處形容芳草顏色鮮嫩如綠裙。
酸鼻:因悲傷而鼻子發酸,形容極度哀痛。
蠻箋:指四川產的彩色箋紙,唐代時蜀地所制,代指詩箋。
夢云:化用巫山神女“朝為行云”典故,此處指朦朧的情思或夢境般的意境。
快哉亭為宋代名亭(位于今徐州),多為文人登臨抒懷之地。此詩當創作于春日,詩人登亭望春,見水暖草綠、花葉榮枯之景,觸發內心孤寂與對往事或情思的追憶,遂提筆賦此。具體創作時間及詩人背景無明確記載,當為古代文人常見的即景抒情之作。
全詩以登亭所見春景為引,由景及情,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直抒胸臆的結合,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與內心的孤寂愁緒。語言含蓄而富有張力,情景交融,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即景抒情小詩。
虬洞閟靈峰,緣虛一線通。
云披雙壁敞,樹補半巖空。
穊竹森煙纛,飛泉曳玉虹。
重蘿不肯晝,陰壑自然風。
嶺斷天斜碧,崖傾日倒紅。
浮邱邈難遇,留恨翠微中。
山陰地勝冠江吳,今得賢侯自禁途。
侍從暫虛青瑣闥,藩宣新剖玉麟符。
移時前席辭旒扆,不日重城歌袴襦。
想到蓬萊游未徧,已應歸步在云衢。
岸峻雙旌駐,橋橫一水長。
凍舟真欲住,低雁正成行。
發發天含籟,棱棱野雨霜。
停驂重回首,直北是吾鄉。
幾年惟悴質,一旦類生稊。
玉甃青初滿,銀床綠乍齊。
雅勝玄雨潤,高稱嶧陽低。
況有蒼姬葉,還當副剪圭。
晚棹乘余興,平川不駛流。
山來疑逼岸,林度省移洲。
郭迥花仍繞,巖寒桂自留。
鼓聲風處疊,帆影浪間浮。
候吏緣溪彴,迎旗駭浦鷗。
向時天際遠,還有望歸不。
漢祀壇邊望畫衣,故人杯酒怨歌驪。
幾枝北道梅傳信,一味南方桂補羸。
后雨蒸青貽素業,舊塘生草繼妍辭。
他年第頌歸何處,名應唐家十二時。
聞雞已行邁,策馬更徘徊。
月色依山盡,秋聲帶雨來。
自堪悲玉璞,誰復筑金臺。
薄宦空羈束,西齋長綠苔。
觸目盡塵累,如師真不群。
圓明水中月,去住嶺頭云。
意為乘風快,名應過海聞。
翛然此高跡,世網慢紛紛。
隠幾劇端憂,良辰喜嘯儔。
掞天鸚鵡筆,換酒鹔鹴裘。
談麈真同色,賓壺喜順投。
雪云低北戶,棋墅接西州。
露葉燕蘭老,霜津鄧橘秋。
二豪休作頌,五白自成牟。
平日欣交呂,前期即召鄒。
雕觴莫辭醉,溝水易分流。
瑞澍霑春陸,膚云壓暝臺。霰寒休雜下,風好即東來。
遠岫吞將盡,陰霞照暫開。徧滋畦下麥,并濕隴頭梅。
灑罶南魚躍,漂蘆北雁哀。蓬干釣師臥,庌冷牧騶回。
天發千驍電,人同百里雷。我私欣遂及,頌扈九農催。
野館蕭條晚,憑軒對竹扉。
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
遠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
淵明誰送酒,殘菊遶墻飛。
一缽即生涯,隨緣度歲華。
是山皆有寺,何處不為家。
笠重吳天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訪禪室,寧憚路岐賒。
萬里扶靈宅壽阡,謝公純孝是家傳。
廬開四尺成寒士,榱列三圍陋昔賢。
先域定生連理樹,門人多廢蓼莪篇。
我心罔極君應念,露白霜清泣昊天。
榮愿日云暮,安論輕且肥。
嵇慵元抱病,蘧晚況知非。
餌落愁魚齅,巢成羨鳥歸。
吾生江海志,終不與心違。
上方逢夏夕,月色遍千山。
但覺星河近,偶同江海閑。
事拋興廢外,談極有無間。
卻笑明朝俗,紅塵隨馬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