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宿清涼寺
建業衣冠集,秦淮舟楫屯。
東西萬里客,朝暮兩潮渾。
何處契心賞,片時清耳根。
仆夫浪見問,但出石城門。
建業衣冠集,秦淮舟楫屯。
東西萬里客,朝暮兩潮渾。
何處契心賞,片時清耳根。
仆夫浪見問,但出石城門。
在建業城,達官貴人聚集,秦淮河上船只密集。來自東西萬里之外的旅人,面對著早晚漲落的潮水。哪里能契合內心的欣賞呢?片刻間讓耳根清凈。仆人無端詢問,我只說出石城門。
建業:今江蘇南京。
衣冠:指士大夫、官紳。
屯:聚集。
契:契合。
浪:無端,隨意。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南京作為重要城市,經濟繁榮、人口密集。詩人可能在旅途中經過此地,看到城市的繁華熱鬧,從而產生了對寧靜的向往,于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的追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能體現當時文人在喧囂塵世中尋求精神寄托的普遍心態。
淮南雞犬上云端,
底事先生獨世間。
上界應嫌官府足,
不如平地且驂鸞。
長松千尺野煙迷
別館蕭條日已西
廿載功名歸夢蝶
五更風雨聽潮雞
曲池涼浸桐花影
復道塵封御墨題
燕子重來王謝改
庭前芳草馬空嘶
水色山光鳥自啼,
亂紅趁紫畫中飛。
欲拈金剪來裁度,
直取前頭一幅歸。
西江江水長,鼎湖湖山美。屏障對衙齋,看山日隱幾。游山勝看山,登臨興忽起。西人有鐵君,東道是包子。輪舟逆水行,布帆沖風駛。頃刻到山門,山僧沿岸俟。預備數竹兜,毋勞雙屐齒。
茅屋兩三家,稻田八九里。既至半山亭,少住停芳趾。主人命治庖,布席陳八簋。食訖復前行,拾級互邐迤。紆回苔石階,層層高尺咫。老樹當路隅,疏鐘度林里。
佛寺隱山腰,寺外環垣垝。隙地起樓房,高墻筑壁壘。紅白間草花,青蒼纏葛藟。老僧亦不俗,見客詢姓氏。知是長官來,面目色然喜。丹荔與黃蕉,浮瓜雜沈李。通竹引山泉,煮茶甘且旨。敬客結佛緣,邀我究禪理。顧茲清凈地,心胸滌塵滓。
振衣最高峰,游興尚未靡。獨鶴與高飛,眾山皆俯視。怪石遠如人,健牛小于蟻。矗地青芙蓉,屹立成鼎峙。樹影陰滿衫,云氣寒生屣。
忽聞山麓間,有聲震入耳。山僧前致詞,舉手前山指。瀑布從空懸,日夜喧無已。百丈碧琉璃,嵌補在山觜。排決天上泉,匯歸成涯涘。我疑上有龍,揚髯長噴水。漁梁已巨觀,匡廬可竊比。咽石亂流聲,入壑清見底。濯足挹清流,坐石嘆觀止。
老子隨行苜蓿盤
不曾無客自開單
更將馀粒投清淺
聊為游魚小倚闌
橋頭盡日經行地。橋前便是東流水。初日翠連漪。溶溶去不回。
春來依舊矣。春去知何似。花草總芳菲。空枝聞烏啼。
花源不有武陵桃
半佛何因世外逃
白石紅泥春未老
江山鏤出幾詩豪
美矣軍咨議,元戎喜借留。吟多磨盾鼻,心久折刀頭。梅日相求去,花時寄別愁。天風題石處,從此夢同游。
括要翁精訓,君于翁又賢。吟工如射巧,稿富已刊傳。資格宜分竹,功名早著鞭。從軍詩更好,因雁寄溪邊。
狐貍穿穴走荒原,
鬼火陰陰照墓門。
酹盡酒漿人去后,
月明依舊鎖黃昏。
律非縛,禪非脫。
蝴蝶夢莊周,周公制禮樂。
會則事同一家,不會則萬別千差。
一片白云生嶺上,幾回開了又還遮。
郡國衣冠此日新,
老懷深念竹林人。
客邊風雨十年夢,
醉后乾坤萬里春。
云路尚淹麟閣遠,
秋天空薦鶚書頻。
不癡濟叔勞推賞,
奈戀煙波理釣緡。
龍口巖前,白芒洲畔,長憶往時游釣。一別青山,十年紫禁,驀地位躋三少。瑣闥封章,玉堂視草,金殿屢承丹詔。首鹓班、玉帶朱衣,無日不瞻天表。
荷君恩、報答無能,勛庸未建,敢學歸云倦鳥。晏下彤闈,明登紫閣,獨立太清天杪。大旱為霖,巨川作楫,整頓乾坤都了。那時節、拂袖還山,高臥海天分曉。
環天持軸促留題,
如翅之云覆墨池。
我有愁絲絡鰲極,
馀絲風剪推梅枝。
歲殘春懶至,
冷雨卻霏霏。
役務暫時息,
癡兒亦已歸。
圍爐閒可遣,
把卷俗相違。
巷隔朱門遠,
無虞錯叩扉。
窮年于役笑狂夫,掩卻閒窗一事無。
對佛不殊棲影鴿,懷人欲折渡江蘆。
浮山夢里梅難寄,鼙鼓聲中日易徂。
今夕劇憐燈火冷,夜深空照幾僧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