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哉亭朝暮寓目二首 其一
夙起喜舒曠,徑趨城上樓。
初陽動禾黍,積雨失汀洲。
水牯負鴝鵒,山樞懸栝蔞。
坐慙真隠子,物我兩悠悠。
夙起喜舒曠,徑趨城上樓。
初陽動禾黍,積雨失汀洲。
水牯負鴝鵒,山樞懸栝蔞。
坐慙真隠子,物我兩悠悠。
清晨早起心情舒暢開闊,徑直前往城上的高樓。初升的太陽照耀著禾黍搖動,多日的降雨讓汀洲消失不見。水牛背負著鴝鵒,山樞上懸掛著栝蔞。我慚愧地坐著,比不上真正的隱士,他們能讓物與我都悠然自在。
夙起:早起。
舒曠:舒暢開闊。
徑趨:徑直前往。
初陽:初升的太陽。
積雨:多日連續下雨。
汀洲:水中小洲。
水牯:水牛。
鴝鵒(qú yù):鳥名,即八哥。
山樞:植物名,即刺榆。
栝蔞(guā lóu):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入藥。
真隠子:真正的隱士。
物我:外物與自我。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鄉村景象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某鄉村之地,于清晨登上快哉亭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詩人處于一種相對閑適的狀態,有機會欣賞鄉村景色,從而引發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快哉亭所見鄉村朝景,表達對自然的喜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內心的情感世界。
殘年迫衰謝,嬰疾歸鄉枌。
諸賢渡江初,總角幸有聞。
才非楚倚相,亦能讀典墳。
夫豈或使之,后死與斯文。
世儒鑿戶牖,道術將瓜分。
孤陋守一說,百氏殆可焚。
后來豈無人,鼻堊誰揮斤。
巍巍貞觀治,房魏出河汾。
祠祿恩寬亦例沾,屏居懷抱苦厭厭。
戍邊事往功名忤,迎客兒扶老病兼。
遇興榜舟無遠近,破愁沽酒任酸甜。
殘年唯有讀書癖,盡發家藏三萬籖。
南村牧牛兒,赤腳踏牛立。
衣穿江風冷,笠敗山雨急。
長陂望若遠,隘巷忽相及。
兒歸牛入欄,煙火茆簷濕。
用短定非癡,愛閑真復奇。
飯香貧始覺,睡味老偏知。
畦地閑栽藥,留僧靜對棋。
余年猶有幾,舍此欲何之。
愛閑惟與病相宜,壯歲懷歸老可知。
睡熟素書橫竹架,吟余犀管閣銅螭。
水芭蕉潤心抽葉,盆石榴殘子壓枝。
堪笑放翁頭白盡,坐消長日事兒嬉。
憶過西州樂飲時,百車載酒萬花圍。
只言身外皆余事,豈信人間有駭機。
雪鬢巳成新夢境,緇塵空化舊征衣。
早知一笑難如此,剩判年光醉不歸。
少學愚公一味愚,莫年仍似病相如。
閑吟寄友惟生紙,草具留僧只野蔬。
雨澀溪流殊未足,霜高木葉已無余。
潭州丞相憐衰疾,細字時收尺素書。
風聲掠野來,澒洞如翻濤。
雨聲集庭木,桐葉聲最豪。
殘暑一洗空,凜然念綈袍。
秋色已登場,欲忘終歲勞。
東舍捉鵝鴨,西舍烹豚羔。
籬落開寒花,房攏壓小槽。
貧賤何所嘆,樂歲成吾高。
卻拾墻角檠,拂拭賀汝遭。
蓬蒿門巷絕經過,清夜何人與晤歌。
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聲多。
傳家產業遺書富,玩世神通醉臉酡。
如許癡頑君會否,一毫不遣損天和。
北陌東阡節物新,往來饋餉走比鄰。
出籠鵝白輕紅掌,藉藻魚鮮淡墨鱗。
笑語相聞豐歲樂,耕桑自足古風淳。
頹然一醉茆簷下,且免西曹議吐茵。
秋雨無時休,令我雙鬢縞。
庭荒何由鉏,木落不得掃。
遣奴入城市,寸步困泥潦。
菰首幸可烹,芻豢置勿道。
意薄楊修喚小兒,孤舟自笑發成絲。
放開癡腹無非夢,拈起幽懷摠是詩。
霜下忽驚桐葉盡,灘生更覺水聲奇。
余年那恨驅黃犢,除卻為農百不宜。
不用清歌素與蠻,閑愁已自解連環。
閏年春近梅差早,澤國風和雪尚慳。
詩思長橋蹇驢上,棋聲流水古松間。
牋天有事君知否,正乞柴荊到死閑。
已著山林掃塔衣,洗除仕路劍頭炊。
心光焰焰雖潛發,頷雪紛紛己太遲。
度日只今閑水牯,知時從昔羨山雌。
掩關未必渾無事,擬徧寒山百首詩。
門前徙倚尚余霞,湖上歸來月滿沙。
云濕一聲新到雁,林昏數點后棲鴉。
凄迷籬落開寒菊,鄭重比鄰設夜茶。
早議掛冠君會否,暮年心念不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