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范參政書懷十首 其六
祠祿恩寬亦例沾,屏居懷抱苦厭厭。
戍邊事往功名忤,迎客兒扶老病兼。
遇興榜舟無遠近,破愁沽酒任酸甜。
殘年唯有讀書癖,盡發家藏三萬籖。
祠祿恩寬亦例沾,屏居懷抱苦厭厭。
戍邊事往功名忤,迎客兒扶老病兼。
遇興榜舟無遠近,破愁沽酒任酸甜。
殘年唯有讀書癖,盡發家藏三萬籖。
有幸按例得到祠祿之官的恩遇,閑居在家內心卻愁苦煩悶。戍守邊疆之事已過去,功名不順意,迎客時要靠兒子攙扶,年老又有病。遇到興致就劃船出游,不管距離遠近;為排解憂愁買酒喝,也不在意酒的酸甜。晚年只剩下愛讀書的癖好,把家中收藏的三萬卷書都拿出來閱讀。
祠祿:宋代大臣罷職,令管理道教宮觀,以示優禮,無職事,但借名食俸,謂之“祠祿”。
厭厭:精神不振、煩悶的樣子。
忤:不順,不如意。
榜舟:劃船。
籖:同“簽”,這里指書籍。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詩人,與陸游交往密切。此詩是陸游次韻范成大《書懷十首》而作。當時陸游可能已處于晚年,被授予祠祿之官,閑居在家。南宋朝廷主和派勢力占上風,陸游一生主張抗金北伐,卻仕途坎坷,壯志未酬,這種心境反映在這首詩中。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晚年的復雜情感,既有對過去功名不順的感慨,又有在閑居生活中自我排解的豁達。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題材的豐富性,從愛國豪情到晚年生活的細膩表達都有涉及。
千里徵文到此堂,東風歸棹夜相將。雨馀帽頂天如洗,花落船頭水亦香。考德每勞休講席,臨流親為瀉椒漿。潮人共守文公教,趙德文章獨擅場。
古者制器人,奧深有神理。范泥能玉明,投塵不灰死。本期豐城光,故蟄吳橋里。一鍬喧五龍,十里霞文紫。天壤凡英能,盡聽爐錘使。就以昆吾鉤,妙巧盛茲簋。何殊天地爐,精奇埏范子。百年顯晦緣,大略通相似。眾缺所以完,大美不能毀。左羊量楚卿,召管商齊壘。并審才不如,推能者生爾。風華足相親,遂與為雙士。配以冰玉壺,注之昌城蕊。弗使學劍華,化龍延津水。
古臺悲帝子,歌吹馀春愁。草綠夷梁野,云浮河海流。擊壺詠四澤,鼓鐘眺三洲。扳條已無那,駕言誰倦游。
紅錦簇鞍韉,宮西小市邊。更衣寬寶帶,勻粉落花鈿。袖窄揚鞭易,靴輕下馬便。君王好夜飲,留醉鳳樓前。
士也在世應時需,自知忠孝非兩途。忠當事君罄衷赤,孝當養親服勤劬。書生有母已垂白,屢易星霜抱冰檗。朝廷化成多美意,肯使孤真竟淪匿。惟公素稱長者家,筆端霜氣秋生花。柏臺騰譽七郡肅,片言折獄曾無嘩。書生景慕已有年,愿持彩筆成陶甄。子能盡孝母佩德,載拜深恩即二天。
平生雅操冰霜潔,一寸芳心鐵石堅。莫笑根株空老大,年年開向百花先。
莫來莫往盡詩歌,山費周旋石費磨。幽谷標名雖自許,豐山真面奈人何。
楊子幽居五世傳,幸留殘石伴遺編。院藏彌勒依金好,樓望童初想玉賢。底事會心常獨笑,未能排悶且高眠。吟軒何以酬枯臆,禁得廬峰一匹泉。
秋山淡墨寫千峰,輝映門闌氣象中。瑞靄亦知人意喜,華觴寧惜醉顏紅。莊椿此去幾千歲,漢閣他時第一功。試問溪頭閒草木,公來無日不春風。借箸從容漢子房,平生書奏幾封囊。少辭天上風云會,便覺壺中歲月長。調鼎望公非一日,草玄與我見諸郎。云何整頓乾坤手,漫隔三年鹓鷺行。往歲聲馳淮海濱,曾歌紫綬照青春。光華萬里古無輩,獻納三朝國有人。剩約橫山供勝事,細憑芳醑壽斯辰。百年黃閤身猶健,重看歸來一幅巾。
筑樓起病諸真長,說詩解頤黃晦聞。南社風流原不替,兩豪拔幟自成軍。
枉看平生多少書,分明便是蠹書魚。萬簽過眼還休去,一字經心恰似無。急讀何如徐讀妙,共看更勝獨看渠。曲生冷笑仍相勸,惜取殘零覓句須。
高君興發泉石間,含毫揮霍寫云山。白云無心去復還,青山對人閒更閒。垂蘿飛鳥疑可扳,淺淺石瀨流潺湲,嵐煙瀑雨清心顏。邇來京國推名畫,片紙應論百金價。嘯臺聲響人競聞,不道無聲更瀟灑。
仙居連朝雨雪集,孝子血淚盈衣襟。層空忽爾露日腳,寸念直可回天心。何處買山埋白骨,有人作傳勝黃金。顧余無限思親意,南浦相逢感慨深。
青牛老人眼如漆,曾上羅浮觀海日。三更波浪涌金輪,五色云霞曜丹室。是時海宇無纖埃,罡風不動天門開。赤烏刷羽影騰翥,六龍攬轡晃徘徊。下視人寰皆夢境,西樓未轉銀河影。因看草木曙光遲,始信蓬萊春晝永。歸來化國望堯天,武陵廬阜清輝連。人生萬事駒過隙,回首羅浮心惘然。乾坤澒洞風塵起,振衣思入空青里。漱精亦足致神仙,曝背猶堪獻天子。春山茫茫多白云,大藥功成弟子分。石崖夜繞龍虎氣,玉佩晨朝鸞鶴群。嗟我十年茅屋下,葵藿微忱空在野。臨風卻憶魯陽戈,日斜更對方壺畫。
江上清風不卷沙,山中濁酒未藏家。數杯送客發孤唱,半醉扶吾來小車。莫使長官愁案牘,當令滿縣種桃花。敝居正在廬山下,幸不來時路口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