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挽詩五首 其三
小冠白?步東園,原是青城欲度仙。
六合著名猶似窄,八周御魅訖能旋。
道如韓子頻離世,文比歐公復并年。
我不銜恩畏清議,束芻難致淚潸然。
小冠白?步東園,原是青城欲度仙。
六合著名猶似窄,八周御魅訖能旋。
道如韓子頻離世,文比歐公復并年。
我不銜恩畏清議,束芻難致淚潸然。
頭戴小冠身著白麻漫步東園,原本是青城想要度世的仙人。在天地間聲名遠揚還覺天地狹窄,歷經八方驅魅之事最終能周旋應對。其道學如同韓愈頻繁與世俗相離,文章可比歐陽修且與之同享盛年。我并非為感恩而怕遭清議,只是一束祭草難獻淚水潸然而下。
小冠白?:小冠,輕便小帽;白?,白色的粗麻織物,這里指穿著樸素。
青城:青城山,道教名山,這里可能暗示蘇東坡有超凡脫俗、似仙人般的氣質。
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宇宙。
八周御魅:八周,可能指八方;御魅,抵御鬼魅,比喻應對艱難之事。
韓子:指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以道學著稱。
歐公:指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束芻:用草扎成的祭品。
蘇東坡于1101年去世,此詩應創作于其去世后不久。當時北宋文壇因蘇東坡的離世而失去一位巨匠,社會上對他的文學成就和人格魅力高度認可。詩人懷著對蘇東坡的崇敬與哀悼之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蘇東坡,突出他的超凡氣質、道學和文學成就。其特點是用典貼切,通過與韓愈、歐陽修類比,凸顯蘇東坡地位。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蘇東坡的敬重和惋惜。
宿雨初晴,花艷迎陽,檻前如繡如綺。
向曉峭寒輕,窣真珠十二。
正朝曦、桃杏暖,透影簾櫳烘春霽。
似暫隔、祥煙香霧,朝仙侶庭際。
更值遲遲麗日。且休約尋芳,與開瑤席。
未擬上金鉤,盡圍紅遮翠。
命佳名、坤殿喜,為寫新聲傳新意。
待向晚、迎香臨月須卷起。
磨急鋸霏瓊屑,湯鳴車轉羊腸。一杯聊解水仙漿。七日狂酲頓爽。
指點紅裙勸坐,招呼巖桂分香。看花不覺酒浮觴。醉倒寧辭鼠量。
隔闊多時,算彼此、難存濟。咫尺地、千山萬水。眼眼相看,要說話、都無計。只是。唱曲兒、詞中認意。
雪意垂垂,更刮地、寒風起。怎禁這幾夜意。未散癡心,便指望、長偎倚。只替。那火桶兒、與奴暖被。
帝里記當日,賜第富相聯。惟君家最稱著,桐木老參天。三相勛庸才業,一代風流人物,繼世賴君賢。自合躋清要,小屈佐平川。
下車初,逢慶旦,聽歡傳。冰清玉潤,仁愛終始被江堧。滿泛黃花稱壽,細看紅萸枝健,和氣靄芳筵。隔日醉重九,千歲似今年。
欄干六曲天圍碧。松風亭下梅初白。
臘盡見春回。寒梢花又開。
曲瓊閑不卷。沈燎看星轉。
凝佇小徘徊。云間征雁來。
歸來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
幽人獨立瞰長淮。誰棹扁舟一葉、趁潮來。
洞庭湖上銀濤觀。憶我煙蓑伴。
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國十年華發、欲星星。
菊暗荷枯,橙黃桔綠,嘉時記得今朝。
歡藹十州,香飄萬井,春容小試梅梢。
星昂耀層霄。慶誕生元德,出佐明朝。
雅奏聲中,彩旗光里仰英標。
遐年已卜民謠。最招徠瘵俗,洗盡奸驕。
東府政聲,北門治績,流芳況自迢遙。
莫惜拚今宵。聽緩敲牙板,引滿金蕉。
看即泥封峻召,無計駐華鑣。
點酥點蠟。憑君盡做風流骨。漢家舊樣宮妝額。流落人間,真個沒人識。
佳人誤撥龍香覓。一枝初向煙林得。被花惹起愁難說。恰恨西窗,酒醒烏啼月。
墻頭低蔭翠幄。格磔鳴烏鵲。好夢驚回處,馀酲推枕猶覺。
新晴人意樂。云容薄。麗日明池閣。卷簾幕。
披衣散策,閑庭吟繞紅藥。
殘英幾許,尚可一供春酌。
天氣今宵怕又惡。憑托。東風且慢吹落。
寶苑明春,青霞射晚,六幕云閑風靜。茂林修竹昂霄,素月照人澄瑩。
梅花十頃,遞暗香、瓊瑤真景。散萬斛金蓮,崇山秀嶺,盡開花徑。
真個好、月燈相映。真個樂、圣駕游幸。
四部簫韶,群仙奏樂,萬光耀境。
玉華不夜,向洞天、暖煙回冷。好大家、酒色醺醺,任教漏移花影。
珠露初零。天宇澄明。正閑階、皎月亭亭。更闌人靜,煙斂風清。更井邊桐,一葉葉,做秋聲。
斗帳鸞屏。翠被華茵。夢回時、酒力初醒。綠云堆枕,紅玉生春。且打疊起,龍牙簟,竹夫人。
雨晴云斂,煙花澹蕩,遙山凝碧。
驅車問征路,賞春風南陌。
正雨后、梨花幽艷白。
悔匆匆、過了寒食。
歸家漸春暮,探酴醿消息。
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算來都為,惜花人做恨。
看猶未足,早覺枝頭吹盡。曲欄幽榭,亂紅成陣。
釃酒花前,試停杯、與細問。褪香銷粉,問東君怎忍。
韶華過半,謾贏得、幾場春困。厭厭空自,為花愁損。
快雨疏風六月涼。貂蟬人著彩衣裳。肅然心拜玉爐香。
相國趣還調鼎鼐,潘輿指日下瀟湘。秋來江上接歸航。
凍臥袁安已復蘇。
閉門那患出無車。
似渠人物到今無。
可笑昆山夸片玉,
須憐滄海嘆遺珠。
時來應許捋君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