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將永亨
大高殺身如伍尚,弟有子胥天未喪。
小高自慕顏太師,能言兄守常山時。
事隨日往長已矣,邂逅相逢識其弟。
誰言恨不見古人,兩意恐非今人比。
結發行陣初齊名,志同不在同生死。
苦遭文吏巧見詆,邊人至今猶墜淚。
三年默默趨戎行,驊騮捕鼠非所長。
趣裝定返云中守,上書今遇尚書郎。
大高殺身如伍尚,弟有子胥天未喪。
小高自慕顏太師,能言兄守常山時。
事隨日往長已矣,邂逅相逢識其弟。
誰言恨不見古人,兩意恐非今人比。
結發行陣初齊名,志同不在同生死。
苦遭文吏巧見詆,邊人至今猶墜淚。
三年默默趨戎行,驊騮捕鼠非所長。
趣裝定返云中守,上書今遇尚書郎。
大高像伍尚一樣舍生取義,他有伍子胥般的弟弟,上天不讓忠良絕后。小高仰慕顏太師,常說起兄長堅守常山之時。往事隨時間流逝已過去,偶然相逢結識了他的弟弟。誰說遺憾見不到古人,他們二人的情誼恐非今人能比。年輕時在軍陣中起初齊名,志向相同并非只求同生共死。卻苦于遭到文官的巧妙詆毀,邊疆百姓至今還為此落淚。三年默默在軍中奔走,駿馬捕鼠并非其擅長之事。趕緊整理行裝返回云中去任職,如今上書能遇到尚書郎這樣的伯樂。
伍尚:春秋時期楚國伍奢的長子,為救父慷慨赴死。
子胥:伍子胥,伍尚之弟,后來為父兄報仇。
顏太師:指顏真卿,唐朝名臣,以忠義著稱。
常山:指顏杲卿,顏真卿堂兄,堅守常山抗擊安祿山叛軍。
驊騮:駿馬,這里比喻高將。
云中守:云中郡太守,這里指高將將擔任的職務。
尚書郎:官名,這里指能賞識高將的官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當時高氏兄弟可能因遭到文吏詆毀而境遇不佳,后來小高有機會得到任用,詩人寫下此詩送別并表達贊美和祝愿。可能處于一個政治環境中存在文吏與武將矛盾的時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高氏兄弟的忠義品格,同情他們的遭遇,同時對高將得到任用表示欣慰。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武將的一種生存狀態和詩人對忠義之士的推崇。
誰道江南暖,新春見雪飛。
鷗來親客艇,花亂上人衣。
古郡地偏寂,野窗寒入微。
戴家人不遠,欲去未能歸。
自昔外禪,曰經曰營。
令以挾制,政以陰傾。
帝初治兵,志勤于征。
奄受神器,匪謀而成。
應幕海邊郡,秋風千里歸。
隨潮吳榜駛,轉浦楚山微。
野橘霜前熟,江螯露下肥。
還家候靈鵲,人想罷鳴機。
媿無相如才,偶病相如渴。
潩水有丈人,薏苡分叢茇。
為飲可扶衰,余生幸且活。
安知惡己者,不愿變野葛。
春風無主撩亂時,分群養子各守脾。
爭掇花腴為蠟蜜,年年共割不我稽。
俄逢主人若過慮,畏爾有蠆成噬臍。
密將惡物毒爾族,爾曾不得同醯雞。
王雖爾名爾何補,造甘為利乃自取。
去年五月君到官,紅渠正開湖水寬。共酌汀洲不知暮,扣舷月露霑衣寒。
今年我罷欲歸去,朋酒久來無此歡。移舟不忍便為別,競挈杯肴情未闌。
城堙欲閉各分散,溪云暗澹生悲端。明日抱酲風雨急,野蓮空看寄君難。
飲酒眾所嗜,未若朋會樂。
終日不為荒,于時豈多怍。
坐客十余人,七子實棣萼。
杯行發嚴令,孰不資善謔。
巧詞劇猱捷,辨機如弩彍。
醉舌強且遲,罰觥奚屢酌。
正言訐詭諛,簡禮去酬酢。
迭嘲果與蔬,相呼花間藥。
是非不親親,笑語何落落。
夜歸歡有余,孩稚扶仍噱。
編絕不加新,于今十二春。
綠窗重展目,靜幾勿生塵。
豈愛吾廬日,終將道者親。
莫嫌同刺字,漫滅看難真。
生事在漁樵,所居亦煙水。野艇一竿絲,朝朝狎清泚。
忽自傍藤陰,乘流轉山觜。始覺景氣佳,潛通小溪里。
常時不見春,入谷驚紅蕊。幽興窮綠波,翫芳心莫已。
花外一峰明,林間碧洞啟。遙聞雞犬音,漸悟人煙邇。
舍舟遂潛行,石徑劣容屣。豁然有田園,竹果相叢倚。
厖眉髽髻人,倏遇心顏喜。尚作秦衣裳,那知漢名氏。
自言逢世亂,避地因居此。來時手種桃,今日開如綺。
更看水上花,幾度逐風委。競引飯雕胡,邀飲酌瓊醴。
復呼童稚前,綠鬢仍皓齒。翻遣念還茅,思歸釣鳣鮪。
將辭亦贈言,勿道丘壑美。鼓枻出僊源,繁英猶邐迤。
薄暮返蒼洲,微風吹白芷。他日欲重過,茫茫何處是。
盛夏萬物當長養,驕陽不雨誰為憂。
天無纖云野赪色,草木焦卷如經秋。
南陽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時為怨尤。
齋精潔慮祠望內,僚屬奔從無停辀。
謾取詩言占離畢,徒依風俗驗鳴鳩。
忽聞郡北直百里,岑岑岐笠藏靈湫。
持牲遣吏詣其下,俎豆未徹升陰虬。
電光劃劃遶巖壁,雷聲隠隠生山陬。
擁云馳雨自東上,西風斗猛云還收。
神龍蓄志未發泄,明日更與頑陽讎。
黤靄陰黑若卷海,聯綿霹靂能破仇。
沃然原隰洗妖氣,浩爾溝瀆揚平流。
九谷有登百姓喜,蜿蜒歆祀神何羞。
仲春月既望,物候恰分中。
窗聽五更雨,花開前日風。
詩成止酒后,病怯舉杯空。
短發雖然黑,心如一老翁。
蔡州雖非遐,作書素所懶。
春風領燕來,得君詞款款。
燕回須在秋,此報莫言緩。
何日見嵇康,重彈廣陵散。
坐見沙頭月,復憐衣上輝。
正如從我飲,還欲照君歸。
相逐影徒是,共嗟歡已非。
夜深依岸落,寒色入傷違。
結交時未久,情親心已照。氛埃外自遣,風月還同調。
復與任浮沉,未嘗趨近要。以此雖處貧,寧防俗者誚。
今將辭我去,盡日來談笑。窮巷敞茅茨,高言出廊廟。
且作朱韨行,聊能發光耀。當亦就銅墨,遠之江海徼。
山郭寂無喧,云川不妨釣。所嗟胡越人,千里煩登眺。
冬日晴且暖,林塘思浄居。往興都未盡,遂經韓氏廬。
韓氏兄弟賢,各各趨義涂。吾儕與之游,何異田蘇俱。
經疑反此質,學陋慙無余。況茲諸少年,高論傾國都。
以及治民術,縱橫無所拘。又涉方外說,于道曾不殊。
詩評杜兼李,字法褚與虞。啜茗豈非好,啗栗強為娛。
久厭官局檢,聊休體質舒。次第極言笑,左右排圖書。
終日欣博約,貶異正則扶。所頼存泛愛,未以我為愚。
持歸接士論,頗亦類販沽。復聯長詩來,味若餐瓊腴。
其辭多自損,似欲大厥譽。顏子乃庶幾,仲尼稱弗如。
不厭會遇頻,云龍實相須。最和躡麟趾,舉步未敢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