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仲春月既望,物候恰分中。
窗聽五更雨,花開前日風。
詩成止酒后,病怯舉杯空。
短發雖然黑,心如一老翁。
仲春月既望,物候恰分中。
窗聽五更雨,花開前日風。
詩成止酒后,病怯舉杯空。
短發雖然黑,心如一老翁。
農歷二月十六,節氣正處于仲春之中。五更時分聽著窗外的雨聲,花朵在之前的風中綻放。寫成詩后停止飲酒,身體抱恙不敢舉杯只能空對酒杯。頭發雖然還是黑的,但心境卻像一位老翁。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二月。
既望:農歷每月十六日。
分中:正中間。
怯:害怕,這里指身體不適不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知詩人身體欠佳。可能當時詩人處于平淡的生活中,身體的不適讓他對生活有了別樣感悟,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身心狀態的反差,突出其內心的感慨。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感受。
船入蘆花日暮時,雙瞳炯炯鬢如絲。世間豈少磻溪叟,老向煙波人不知。文叔君房兩故人,可憐俱作白頭新。桐江歸伴鄰翁醉,一笑相看意卻真。
駐旌清浪衛,半日費攀躋。窗迥開千嶂,城高控九溪。征徭無楚戶,耕種有蠻妻。愁問滇南道,迢迢隔嶺西。
翠嶂奔騰一氣間,六飛留賞暫怡顏。君王草草非真愛,心愧東方檢玉山。
千山月白,露氣濛濛。四顧惝慌,素靄成江。飛蘿掃屋,懸泉掛窗。之子不至,世孰吾從。
山深萬古靜,變態一時形。呼吸通天氣,陰陽拔地靈。日升先頂赤,雨洗著根青。極目渺無際,遙遙翠作屏。
欲死不死命相若,此心何心誰得知。湖海逢人借問我,為說如醉如盲癡。
嚴程無日夜,幽賞每多違。鴻雁雨中斷,交游嶺外稀。鄉心容易折,客計轉憐非。生死雖殊路,云山一處歸。
榮辱升沈影與身,世情誰是舊雷陳。唯應鮑叔猶憐我,自保曾參不殺人。山入白樓沙苑暮,潮生滄海野塘春。老逢佳景唯惆悵,兩地各傷何限神。
名與身孰親。哀哉世俗徇榮。馳騖竭力喪精。得失相紛憂驚。自貪勤苦不寧。
架竹引泉脈,因松作雨聲。亂云隨我駐,孤月為誰行。澗合雙流急,巖窺一線明。四山如睡覺,高處一峰晴。
蒸栗侔黃,喜入握、佩環滑笏。誰拾向、臨安郡里,鳳凰山麓。銅說上林鐫鹿角,金從江北懸鸚足。合配他、一闋荔枝香,新填曲。傳神拓,煤為馥。鏤心句,毫為禿。似摩挲銅狄,流連往復。南渡曾隨遷國駕,西湖久伴沈沙簇。六十年、圖畫又重題,貂難續。
水煙山靄樹冥冥,船在丹青畫里行。如是苕溪二三月,南邊雨落北邊晴。
無數落花人不惜,拾紅浴向清溪。胭脂不使作香泥。鶯掠去東西。休絮亂,與絲齊。牽人只似柔荑。無情枉作有情啼。杜鵑聲且低。
數家茆屋是沙河,廢閘當河亂石多。大船東下好扶舵,泗水西流當奈何。
我歸不能休,公去不可挽。依依原隰間,相對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