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與舍弟登靈泉步趨如無疾既覺感而賦詩用王介甫韻
老夫東歸喜,豈復念西悲。心安體當佳,抱病如何其。
欲成蹇士賦,應作半人詩。丘園窺不得,溘死恐無時。
誰令北山夢,彊健變衰遲。陟??石岌岌,班荊草離離。
季也遮我留,更與道人期。夢中差獨樂,不類覺時為。
晝夕代乘除,勞逸更共之。我豈不有瘳,陰若相扶持。
福雖未盈眥,自怪盛如茨。從今愛吾生,糜粥養蕃滋。
老夫東歸喜,豈復念西悲。心安體當佳,抱病如何其。
欲成蹇士賦,應作半人詩。丘園窺不得,溘死恐無時。
誰令北山夢,彊健變衰遲。陟??石岌岌,班荊草離離。
季也遮我留,更與道人期。夢中差獨樂,不類覺時為。
晝夕代乘除,勞逸更共之。我豈不有瘳,陰若相扶持。
福雖未盈眥,自怪盛如茨。從今愛吾生,糜粥養蕃滋。
我東歸很歡喜,不再去想西歸的悲傷。內心安定身體就會好,可抱病的狀況又如何呢。想寫成如跛足之士那樣的賦,應作似不健全之人的詩。田園生活難以得見,突然死去或許隨時會發生。是誰讓我做了北山的夢,夢中強健的我醒來卻衰老遲緩。攀登險峻山峰,石頭高聳;鋪開荊條坐地,野草茂盛。弟弟挽留我,還和道人有約定。夢中格外快樂,和醒時的狀態不同。白天黑夜相互交替,勞作與安逸相互更迭。我病情難道沒有好轉嗎,好像暗中有人扶持。福氣雖未滿眼,自己卻驚訝像蒺藜般旺盛。從今要愛惜自己的生命,用糜粥調養身體。
舍弟:對自己弟弟的謙稱。
蹇士:跛足之士。
丘園:指隱居的田園。
溘死:突然死去。
陟??:攀登險峻的山峰。岌岌:高聳的樣子。
班荊:鋪開荊條坐地。離離:茂盛的樣子。
季:指弟弟。
瘳:病愈。
盈眥:滿眼。
茨:蒺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抱病狀態,東歸之后內心復雜,既有東歸的喜悅,又有對自身病情的擔憂。在這種心境下,做了與弟弟登山的夢,醒來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的身心狀態和夢境感受,突出特點是夢境與現實的對比,展現出人生的起伏和無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真實的情感和生活狀態,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秋興逐涼吹,颯然驅煩襟。
人悲故鄉遠,葉落空山深。
楚俗傷去恨,秦城稀來音。
何當返煙渭,自樂于園林。
憶昔初逢神眼時,
已于未第便相期。
不嫌屋矮重來訪,
宦況蕭然且贈詩。
星稀露重。風吹院外芭蕉動。城頭鈴鐸聲相送。薄醉還醒,渺渺難成夢。
紙屏石枕何人共。舊愁未了新愁壅。多情好月穿窗縫。起坐窗前,長笛無心弄。
多年不道姓,
幾日旋移家。
日長習靜無他事,
避暑訶林塔殿中。
多謝老僧新惠席,
鋪開南地恰當風。
深觀事理歷時艱,養拙年來獨閉關。
閱世真如棋局變,辭官始覺布衣閒。
酒懷冷落愁中減,詩草零星病后刪。
賴有小園堪涉趣,何須笠屐遠看山。
來往人喧古渡頭,漁翁搖漾蕩扁舟。丁當幾韻榔初響,欸乃數聲歌未休。歡酌瓦瓶蓬月夜,醉吹橫笛海天秋。相逢相問漁樵外,更有誰閑似白鷗。
月下何來水上姑,月明姑出會仙徒。古今池涌源泉出,紅白花開錦繡鋪。濯足野夫歸別澗,窺魚林鶴去平湖。何年姑再池中見,試問詩翁入會無。
一洞森森萬象新,天臺真境凈無塵。少官老隱人人樂,燕乳鳩鳴在在春。竹底日高金影碎,松稍風細浪聲勻?;聢@清賞烏紗集,佳句連篇酒數樽。
陽氣堂堂忽漸陰,萬山西面布黃金。蟬鳴紅樹流清響,僧撼暮鐘來好音。草下伏螢爭列耀,云邊飛鳥倦歸林。時雖小晦朝來顯,天道循環古到今。
江上橫拖一小沖,沖頭江水去無窮。坐觀湍急晝還夜,便見流行始到終。識到此時真理徹,探窮源處實心融。尼翁川上無深嘆,后世何人為啟蒙。
蕭森江上老梧桐,鳳集朝陽紫翠叢。噦噦好音蕭韻響,輝輝文羽翠光同。太平天子來真瑞,修史詞臣記實蹤。異物古今能幾見,老翁時睹月明中。
未遇誰能識買臣,半生樵擔困紅塵。放歌崗下醒如醉,射策廷中屈見伸。自信老儒終顯跡,獨矜愚婦不甘貧。人生窮達尋常事,頭白無忘一斧斤。
曉煙如練曳平津,
一棹東風兩岸春。
島鷺沙鷗休戀我,
北堂歸有白頭親。
我生豈無涯,茫茫眾人后。達觀恨不早,歲月若甕漏。
晚年始愛道,水火自相姤。所憂精力衰,大藥終未就。
入山雖不深,已足謝塵垢。竹扉日夜開,白云入襟袖。
時有道人來,金經親授受。讀之苦不悟,沈思使人瘦。
一朝心為開,如月過巖竇。妙理清可悅,谷神儼欲覯。
從茲剖昏瞀,長愿絕群謬。萬劫有時盡,至道莫能舊。
鶴瞑髹欄日上遲,南枝紅影靜中移。由來瀟灑出塵者,定有芳華絕世姿。
風骨轉教添嫵媚,冬心聊復寄沖夷。與君冰雪周旋久,欲近脂香似未宜。
朝霞和雪作肌膚,更把宮砂漬臂腴。火齊光芒嬌欲吐,水沈香氣暗相濡。
終留玉潔冰清在,自與嫣紅姹紫殊。底事凝脂生薄暈,似聞佳婿是林逋。
搖落湖天迥,蒼茫白露秋。
西風吹斷雁,斜月滿江樓。
客夢頻欹枕,歸心不系舟。
推篷一惆悵,云樹渺汀洲。
礪碌征車逐曉風,敝裘著體欲蒙戎。
地寒認驛無官柳,天闊排云有斷鴻。
南下奔騰千騎疾,北來鎖鑰一關雄。
書生愛說從軍樂,鐵甲雕戈玉靶弓。
好書堆案經時合,
塵事關心逐日多。
轉憶阻風情味好,
一川煙雨看漁蓑。
道院述懷二首 其一
學道已非生死流,極知心外更何求。
理窮性盡命亦至,氣住神全形自留。
大藥一爐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憂。
故人怪我歸來晚,太華峰頭又素秋。
公堂宴處萬燈明,灶鼓鼕鼕脆管清。
莫厭青裙分作隊,那無艷粉笑傾城。
甘心撾鼓投荒裔,敢望傳柑近上京。
咫尺賓朋若胡越,語音嘈雜隱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