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奉禮昭文知吉州龍泉縣
平昔登龍坂,因緣識玉人。
庭中華轂滿,膝下彩衣新。
少列悲先露,高堂泣累茵。
嘉賓碣館閉,遺業寢邱貧。
弓冶傳家久,弦歌宰邑頻。
循良同漢吏,惠愛及齊民。
又出夷門去,還臨灨水濱。
不須輕百里,自古應星辰。
平昔登龍坂,因緣識玉人。
庭中華轂滿,膝下彩衣新。
少列悲先露,高堂泣累茵。
嘉賓碣館閉,遺業寢邱貧。
弓冶傳家久,弦歌宰邑頻。
循良同漢吏,惠愛及齊民。
又出夷門去,還臨灨水濱。
不須輕百里,自古應星辰。
往日曾登上龍坂,因機緣結識了你這樣的賢才。你家中豪車眾多,侍奉父母時身著彩衣盡顯孝道。可惜年少時親人早逝,高堂也悲傷哭泣。賓客散去碣館關閉,留下的家業貧困。你家世代傳承技藝,多次擔任地方官職。你像漢代循良的官吏,仁愛惠及百姓。如今你又離開夷門,前往灨水之濱任職。不要輕視這百里之地,自古以來這里的興衰與星辰相應。
登龍坂:比喻攀附權貴或結識賢才。
玉人:指容貌俊美、品德高尚的人。
華轂:華麗的車子,代指富貴人家。
彩衣:指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典故,象征孝順。
少列:年少時。先露:比喻親人早逝。
累茵:重疊的墊子,這里形容悲傷哭泣。
碣館:館舍。
寢邱:春秋時楚邑名,這里指家業。
弓冶:指父子世代相傳的技藝。
弦歌:指以禮樂教化百姓,也指擔任地方官職。
循良:指官吏奉公守法、有治績。
齊民:指平民百姓。
夷門:戰國魏都大梁城東門,這里泛指城門。
灨水:即贛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友人魏奉禮即將前往吉州龍泉縣任職時,詩人為其送行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與魏奉禮相識已久,對其經歷和才能有所了解。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赴任,突出了友人的品德、才能和遭遇,贊美其為官循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般特點,注重對友人的贊美和期許。
中夜起徘徊,
天空月如洗。
為憶閨中人,
渺渺湘江水。
梁山伯與祝英臺,久矣收音機不來。
九妹當年胸有竹,梁兄一旦骨如柴。
情能并死非悲劇,天所挻生始蠢才。
堪笑古今兒女子,每因癡怨跌塵埃。
小雨疏陰響,高風綠幕斜。
冷吹能卻暑,細滴不妨花。
輕濕苔痕滑,連陰草色加。
路長車馬少,暫喜息飛沙。
蕭然寒圃有殘芳,
吟遍朱欄向夕陽。
既許坐陪公袞貴,
卻慚蒿羽接鸞凰。
畫舫依官渡,天空暮靄收。
遠鐘城外寺,近火水邊樓。
暝色連村暗,波光帶月流。
誰將桓氏笛,吹起古今愁。
啼猿非有恨,行客自多悲。
不知吹者意,何似聽人心。
橫琴遮遠洞,舉手出高峰。
盤空振翮。海天無情天一碧。
約略巉巖。得似釵梁藻井前。
投林倦矣。睥睨西風應作計。
寫入丹青。息溟圖南意不勝。
秋盡汀洲蘋未歇。掩映荻花相向折。一枝好贈朝天人,還如鳷鵲樓前雪。
瓊凹連玉凸。五城邊銀為宮闕。墀聲寒,非煙叢里,卿藹瑞云纈。
五馬驕嘶虬漏徹。鞘靜佩鳴鹓簉列。朱衣引隊奏彤幃,天言清問堯階切。
俞音傳袞鷩。賜金增秩干旄孑。把勛名,昭回青簡,身許稷和契。
何人新構此,深隱翠微間。
凈洗風塵眼,端居飽看山。
丞相峰高不可攀,秋風吹我入云間。
白浮遠水天邊凈,翠列群山月下閒。
九日好懷開勝地,十年癡夢醒禪關。
每從靜里觀人世,逐逐紅塵那肯還。
無弦琴上有希聲,
此遇知音作證明。
不犯指端彈一曲,
碧琉璃界月三更。
惠政郡州楷,清名萬口傳。
南交需按察,北闕正詳延。
契分元重復,封疆互接連。
勞歸知有日,還佇楚江邊。
昨夜繡衾孤擁,幽夢。
一霎鈿車塵。
道旁依約見天人。
真摩真。真摩真。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猶得共徘徊。
酬恩莫過茅三把,盡孝惟須水一杯。
衰老久應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
況兼咫尺予同病,曉夕還同笑口開。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
壯游輕萬里,逸跡淩九州。
撫時厭迫隘,胡為此淹留。
越鄉悲南冠,騁望登東樓。
遙樹小如薺,連峰如波流。
穹谷無足音,遠水無歸舟。
跳聽何所見,馳目空悠悠。
海曲歌五噫,天末詠四愁。
崇山自興惻,曠野誰與儔。
焉得云螭駕,托乘從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