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作么迎師入山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猶得共徘徊。
酬恩莫過茅三把,盡孝惟須水一杯。
衰老久應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
況兼咫尺予同病,曉夕還同笑口開。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猶得共徘徊。
酬恩莫過茅三把,盡孝惟須水一杯。
衰老久應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
況兼咫尺予同病,曉夕還同笑口開。
弟子眾多我是沒什么才能的那個,到了暮年還能和您一起漫步。報答師恩不過是幾間茅屋,盡孝只需一杯水。我衰老已久早該埋身谷底,是非之事從未到過這云堆之上。況且你我近在咫尺又同有境遇,早晚還能一同歡笑。
汝不才:你沒什么才能,這里是詩人自謙。
暮年:晚年。
酬恩:報答恩情。茅三把:指幾間茅屋。
拚:舍棄,這里有埋身之意。
咫尺:距離很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暮年,身邊弟子眾多,他自感才能平平。此時他與老師相伴,遠離世俗是非,在簡樸生活中享受與師相處的時光,懷著感恩之心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老師的感恩和盡孝,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它展現了詩人超脫的心境和對師生情誼的珍視,體現了一種淡泊名利、安于自然的生活態度。
古寺名泉畔,鐘鳴客到初。溪山春日晝,花柳老人輿。遠眺招無鶴,閒居食有魚。臥云呼不起,苔隱石床書。無期還隔夜,春事共游初。徑仄花薰蓋,坡平草藉輿。山僧勞供茗,野客許提魚。新句推敲處,摩挲石上書。
最憶東林檜,婆娑一檻陰。寒枝生自好,細葉長還深。記憶花香近,憂虞草蠹侵。弟兄勤愛惜,留慰百年心。
馬首都門十載分,宣城把酒念離群。榻非孺子猶稱客,詩似玄暉卻羨君。歌里娟娟春谷月,尊前片片敬亭云。江南此別三千里,何處飛鴻尺素聞。
愔愔軒館,蹙波紋、數疊湘簾垂地。庭樹蔭移斜照下,小立碧紗窗底。枝簇輕紅,籬扶瘦綠,秋色方清美。對花惆悵,迢遙人隔千里。無聊獨繞珍叢,寒泉自溉,默默愁心碎。幾幅蠻箋書遍了,不盡萬重離思。畫檻閑憑,幽芳共賞,往事依稀記。兵干擾攘,故鄉名歲歸未。
孤云觸壁壘,翩來墮東荒。滄海試臨眺,勢壓萬丈強。積水澹悠悠,亹斷中無梁。戶限割要會,龍蜃淵委藏。日月蹋潮至,涵育青冥光。規險置雄都,江漢久沸湯。所備偶弗繕,千里同一創。禹航郁驚濤,弱宋縣帝鄉。在昔鋒鏑窟,寒墟散牛羊。湖風戀簫管,觥船樂未央。君知杞客憂,幾倍錢江長。清淺衣帶渡,浙西近剝床。吳越相吞滅,況鄰貙與狼。深人計堂奧,遠能制河湟。安得恭儉臣,內息百禍殃。
西園成雅集,清夜寂無喧。冷露團花影,寒波斂月痕。危樓倚空翠,疏柳掛黃昏。好為留馀興,中秋結桂尊。
茫茫菰草綠于藍,渺渺長江白如練。蘭舟晚溯急流中,戲浴輕鷗沒還見。
樓依初日對愁生,邊徼烽煙照眼明。薇蕨西山人可采,魚鹽東海利同傾。蠻歌入戶曾惆悵,朝報沿街有戰爭。置我此間宜中酒,江潮滿地獨閒行。
巖冬風雪交,凜冽摧羈客。念爾遠行人,道路逾千百。衰年多暮感,聚散何悤迫。與子十年交,歡晤幾晨夕。傷離情倍親,疏闊悔疇昔。老淚向君彈,眷戀無終極。邛郲雖云險,叱馭揮前策。燕市有貧女,馀光候鄰隙。升沈道各殊,相期勖明德。
四朝元老雁行齊,帝眷優隆顧獨西。玉體無虞王在趙,珠崖永棄國為黎。包容相意稱師德,篤慎鄉評愧日磾。休暇亦多般飲會,民間疾苦是詩題。
有生何處得安穩,方寸是為風火本。看來出爾方寸間,雨霽風休海天遠。
秋雨織愁成段,暮云過眼生花。棲鳳亭中寂寞,武夷舊有仙家。
凍雨霏霏不濕山,冰溪淺淺欲生瀾。我來問訊無消息,笑倩東風與破寒。
岸芷凋青,汀蘋碎白,夢斷楚騷香草。攜將破帽,呼得幽人,試踏石城霜曉。驀遇古佛堂西,萬朵秋容,綠柔紅小。想勻脂調粉,費他青女,工夫多少。真不料、無色天邊,空香界內,種就許多煩惱。南朝舊日,四百樓臺,落葉飄花誰掃。應有三閣嬌魂,粘蕊依枝,千春不老。倚西風、暗說興亡,夜夜向、龕燈繞。
最憶東林竹,蕭疏入夢魂。秋枝馀鳳實,春徑長龍孫。聲轉晨風細,陰生夜月繁。幾時歸袂接,爛熟醉芳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