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邦基母 其一
念別每驚魂,流年多病身。
惟我延陵子,情真意更親。
分攜無淚盡,望遠更愁新。
老眼將何暖,音書不厭頻。
念別每驚魂,流年多病身。
惟我延陵子,情真意更親。
分攜無淚盡,望遠更愁新。
老眼將何暖,音書不厭頻。
每次想到離別就會心驚,歲月流逝我身體多病。只有我這延陵般的友人,情誼真摯又格外親近。分別時淚水流不盡,遠望友人更添新愁。我這老眼靠什么溫暖呢,希望你多多寄來書信。
驚魂:指因離別而內心驚悸不安。
流年:指光陰、歲月。
延陵子:延陵一般指春秋時吳國季札,這里可能是借指張邦基,贊美其有賢德。
分攜:分別、分離。
老眼:年老之人的眼睛,也可指老年人自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年老體弱時,友人張邦基要離開,詩人感慨時光易逝、身體多病,又不舍友人離去,故而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分別的不舍和牽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質樸語言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友情。
永夜無他慮,長吟畢二更。
暗燈搖碧影,滯雨滴堦聲。
道進愁還淺,年加睡自輕。
如何得深術,相與舍浮名。
街西靜觀求居處,不到權門到寺頻。
禁掖人知連狀薦,國庠官滿一家貧。
清儀稱是蓬瀛客,直氣堪為諫諍臣。
自顧無成年漸長,報恩惟愿殺微身。
自持衡鏡采幽沈,此事常聞曠古今。
危葉只將終委地,焦桐誰料卻為琴。
蒿萊詎報生成德,犬馬空懷感戀心。
明日還家盈眼血,定應回首即霑襟。
瑞氣遶宮樓,皇居信上游。
遠岡連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所思同海岱,所夢亦煙波。
默坐看山久,閑行值寺過。
獨吟黃葉亂,相去碧峰多。
我有歸心在,君行竟若何。
傍舍蟲聲滿,殘秋宿雨村。
遠勞才子騎,光顧野人門。
敗葉盤空蔓,雕叢露暗根。
相攜未盡語,川月照黃昏。
江上長思狎釣翁,此心難與昨心同。
自承丘壑新恩重,已分煙霞舊隱空。
龍變偶因資巨浪,鳥飛誰肯借高風。
應憐死節無門効,永嘆潛懷似轉蓬。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橫。
宣傳無草動,拜舞有衣聲。
鴛瓦霜消濕,蟲絲日照明。
辛勤自不到,遙見似前程。
彩筆曾專造化權,道尊翻向宦途閑。
端居有地唯栽藥,靜坐無時不憶山。
德望舊懸霄漢外,政聲新溢路歧間。
眾知圣主搜賢相,朝夕欲徴黃霸還。
處處是歡心,時康歲已深。
不同三尺劒,應似五弦琴。
壽笑山猶盡,明嫌日有陰。
何當憐一物,亦遣斷愁吟。
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
秋聲巫峽斷,夜影楚云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
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猨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八月曾殊選,三星固異儀。
祔陵經灞浐,歸赗雜華夷。
旌去題新謚,宮存鏁素幃。
重泉應不恨,生見太平時。
一榜盡精選,此身猶陸沈。
自無功讜分,敢抱怨尤心。
暖陌開花氣,春居閉日陰。
相知豈不有,知淺未知深。
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
風塵匹馬來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
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今朝儻降非常顧,倒屐寧惟有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