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清風亭
四面無塵一徑深,嵐煙吹盡好披襟。
寒生醉榻宜春睡,冷入詩窗豁夜吟。
坐有清涼非待扇,夏無煩慍不須琴。
泠然試把闌干倚,頓起飄飄物外心。
四面無塵一徑深,嵐煙吹盡好披襟。
寒生醉榻宜春睡,冷入詩窗豁夜吟。
坐有清涼非待扇,夏無煩慍不須琴。
泠然試把闌干倚,頓起飄飄物外心。
四周沒有一點塵土,小路幽深靜謐,山間的霧氣散盡,正好敞開衣襟感受清爽。醉臥榻上生出寒意,正適合春日安睡,涼氣透進詩窗,讓夜間吟詩的興致更加暢快。坐在這有清涼之意,無需扇子;夏日里沒有煩躁,也不用撫琴來靜心。悠然地靠著欄桿,頓時生出超脫塵世的心境。
無塵:沒有塵土,形容環境清幽。
嵐煙:山間的霧氣。
披襟:敞開衣襟,形容自在。
豁:開闊,這里指激發。
煩慍:煩躁惱怒。
泠然:形容清涼、自在的樣子。
物外心:超脫塵世的心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是在一個夏日來到清風亭,被這里清幽涼爽的環境所吸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放松的心境,享受著遠離塵世紛擾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清風亭的清幽涼爽,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環境的宜人,讓讀者感受到清涼之意。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清幽之境的追求。
有酒不病飲,
況無菖蒲根。
空懷楚風俗,
角黍吊沉魂。
路車申伯去,白馬庾公歸。
殄瘁人相吊,哀歌露易晞。
石麟森立木,蜜印鎖泉扉。
絮酒慚徐孺,回看旅雁飛。
未到歲除剛數日,何人騎馬入山來。
欲從南越通消息,曾向東齊撥草萊。
屋里無過云片片,巖前依舊雪皚皚。
好歸直為而兄道,不是寶山空自回。
陳生生平好古書,日手一編坐庭除。八索九丘披未艾,海內人稱老蠹魚。
陳生生平懷素心,素心耿耿托孤琴。時開綠綺鼓雅操,冷熱高飛太古音。
謝卻煩塵愛漱盥,誅茆結屋臨河畔。滄波澄澄芙蓉鮮,鷗鷺翩翩云影亂。
孤清厭世作蜉蝣,日日河邊看水流。安得仙槎傍精舍,我亦乘之過斗牛。
非蘭非蕙香欲浮,不日不夜光盈眸。天孫衣我鳳文錦,列仙騎我雙龍騶。
丹砂玉屑作珍饈,瓊臺寶樹恣遨游。忽忘人間樂馬憂,一任塵寰春與秋。
酒尊加飯黜茅臺,白酒年來飲不來。
寒舍人多無廈屋,詩翁韻少未胡柴。
眠花心事真成夢,糊口文章最費才。
小學生求幫組字,字題荒谷暮祠埃。
八十光陰有二年,
煙蘿門戶喜開關。
近來無奈山內相,
頻寄書來許綴班。
玉笛送殘梅。
片片隨風入鏡臺。
臺下新妝傳玩處,徘徊。
臘尾春頭恨幾回。
三月安居已半過,虛明心地又如何。
有求宛然成機巧,無作方能不較多。
爐里寒灰香旖旎,巖前枯木葉婆娑。
白頭人在千峰上,妙唱新豐一曲歌。
亭閣樓臺七寶裝,更于高處起禪房。
香檀虛奉龕中佛,巨苑真娛簾后皇。
遍地瘡痍無凈土,此間富麗似天堂。
可曾萬壽山頭望,煙柳斜陽正斷腸。
月色何清腴,團團明鏡姿。
玲瓏媚瑤簟,窈窕映蘭閨。
秋花不自好,含意弄霏微。
座有雙明珠,流彩入幽菲。
攬以慰我懷,忽忽生遐思。
愿言托靈鵲,銜之西北飛。
天涯別我東復西,行行各自念前路。
惟有飛塵逐馬蹄,今宵兩下宿何處。
不識君安并汝苦,去日漸遠路漸長,幾夜夢中或相語。
飛云上山泥入地,一人一身原自異。
風吹云影落泥中,到底相親不相棄。
江東橋上望,山上鄴山堂。
道學無馀子,先生有瓣香。
艱難丁末造,閱歷冷滄桑。
偶話前朝事,勾陳勿起芒。
晨逢南州牧,攜手滇之陰。
言從太白來,貽我瓊黃音。
題封五云爛,開緘雙鳳吟。
伊人先鳴者,夙齡晏清襟。
良史古班馬,逸民今尚禽。
商泛憫宋玉,芻委嗟師金。
沜東青霞想,滸西紫芳心。
戎旅未云返,嵇駕何由尋。
因聲萬里風,調短情方深。
我是遍江海,
獨仰金山孤。
試問急流中,
更有高者無。
四字丹書萬仞崖,
神清之洞鎖樓臺。
煙霞極目無人到,
鸞鶴今應待我來。